
王伟权
书中说到:“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可依赖的朋友。”这个假期,全国新冠肺炎肆虐,人们被迫宅在家中。好动的我宅家是比较痛苦的,但想想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其他人员。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他们给了我们健康宅家的机会。上班很忙没时间学习,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捧上书本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非常充实。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最重要的。对于学校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德育是高尚的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德育需要智慧,需要的是最美的智慧。德育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最有力的能量。沐浴在德育阳光下的学生会更加生动,会更加幸福。
德育教育必须是要用“心”来完成的。任何教育都不是通过说教和强行命令来深入人心的。能撼动心灵的,必须是那种能潜入心底的东西。学会爱,并不仅仅是帮父母洗脚这些外在的方面,甚至只是为了表演而做“秀”。我们要安排一些从做家务开始的系列活动,要教会孩子收拾碗筷、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只有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父母的辛劳,才会让他真正理解父母平日里所付出的爱。也只有理解了,才能发自内心地来回报。德育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它所需要的外在形式必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而对于受教育者,则必须要用心感受,通过心灵的真正触动,来感知德育的力量。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与他们的 “智慧因素”“策略因素”都对学习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在一开始就是失败的。”所以说,爱是教育的根基。但是有了爱,就有了教育了吗?师爱的表达需要智慧,师爱必须注入民主的内容。换句话说,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民主情怀的人。教师应该民主教学,与学生在平等互爱同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借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授之以渔,渗透教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所阐述的智慧和艺术是简约的、实用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借鉴,我能够在新课程实践探索的道路上,形成新的教学本领,使我的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