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种
答案: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2.皮肌细胞
答案: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这种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称上皮肌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
3.微循环
答案: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4.原体腔(或假体腔)
答案:原体腔是由胚胎期的囊胚腔形成的空腔,仅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膜。存在于原腔动物。
5.浮浪幼虫
答案:海产腔肠动物胚胎发育初期形成的幼体,为实心的原肠胚,其表面有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经一段时期后,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发育为水螅型个体。
6.同源器官
答案:是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却相同。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鸟翅、蝙蝠的翼、鲸的绍状肢、狗的前肢以及人的手臂等。
7.反射弧
答案:进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8.双重呼吸
答: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9.羊膜动物
答案: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在发育期间,发生羊膜、绒毛膜和尿囊等一系列胚膜是羊膜动物共有的特性,羊膜将胚胎包围在封闭的羊膜腔内,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创造的一个水域环境中进行发育,能有效地防止干燥和各种外界损伤。使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育初期对水的依赖,保证了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这类动物叫羊膜动物。
10.生物发生律
答案:生物的发展史可分为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二.填空(30分)
1.动物的组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 )、( )、( )和( )。
答案: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从受精卵开始,经过( )、( )、( )、( )、( )阶段。
答案: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
3.海葵为雌雄( )体,生殖腺长在( )上,这是由( )胚层形成的。它的受精卵经过或不经( )幼虫而发育为海葵。
答案:异,隔膜,内,浮浪。
4.( )动物具有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称为( ),扁形动物为( )的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为( )神经系统。
答案:腔肠,神经网;梯形,索式。
5.圆田螺的( )神经连索扭曲成( )形。各神经节多集中在身体的( )部,环绕在( )的周围。
答案:侧脏,8,前,食道。
6.棘皮动物特有结构是( )和( ),这是( )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开口与外界相通。
答案:水管系,管足,次生体腔。
7.鸟类皮肤的特点是 ,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 .
答案:薄、松而且缺乏腺体,尾脂腺
8.鸟类繁殖行为包括占区、 、孵卵、 等。
答案:筑巢、育雏
9.鱼体可分为 、 和尾三部分。
答案:头,躯干
10.两栖动物的幼体营 呼吸,成体用 呼吸。
答案:鳃,肺
11.两栖类脑神经 ,哺乳类脑神经 。
答案:10对,12对
12.现存的爬行动物约有6550多种,分为喙头蜥目 、 蛇目和鳄目。
答案:蜥蜴目,龟鳖目
13.扬子鳄属于 目,眼镜蛇属于 目。
答案:鳄目,蛇目
14.现今发现最早的类似与园口纲动物的化石叫做 ,它们和园口纲可能来自共同的 祖先。
答案:甲胄鱼,无颌类
15.腰带由 、 和耻骨构成,肩带由 、 、上乌喙骨和锁骨等构成
答案:髂骨、坐骨,肩肿骨、乌喙骨
16.骨质可分为 和 ; 由骨板构成, 由骨小梁构成。
答案:骨密质、骨松质、骨密质、骨松质
17.肾的实质分 和 两部分; 位于浅层,富有血管,红褐色; 位于实质深部,颜色较淡,致密而有条纹,形成15-20个 。
答案:皮质、髓质、肾皮质、肾髓质、肾椎体
18.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低,分为 和 两部分。
答案:躯椎,尾椎
19.植物性神经系统由相互拮抗的 和 组成。
答案: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0.两栖纲分为、 、 和 等3个目。
答案:蚓螈目、蝾螈目,蛙形目(无尾目)
三.简答题(35分)
1.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支。(4分)
答案: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有逆转现象,又有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具有骨针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2.昆虫的呼吸系统为什么说是动物界最高级的呼吸系统。(4分)
答案:昆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气管是体壁的内陷物,不会使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其外端有气门和外界相通,内端则在动物体内延伸,并一再分支,布满全身,最细小的分支一直伸入组织内直接与细胞接触。一般动物的呼吸器官,无论是腮还是肺,都只起到交换气体的作用,对动物身体内部提供氧气和排放碳酸气体都要通过血液的输送,唯独节肢动物的气管却可直接供应氧气给组织,也可只直接从组织排放碳酸气,因此昆虫的呼吸器官---气管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器官。
3.环毛蚓有哪些适应土内穴居生活的特点。(4分)
答案:头部退化,具有口前叶,饱胀时可摄食、掘土;疣足退化而代之以支持力强的刚毛;具背孔,可释放体腔液,湿润身体表面,使蚯蚓易于在土壤中钻洞和保护体表;具环带,分泌卵茧,保证在陆地上受精,和发育。
4.举例并简要说明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7分)
答案;单板纲:贝壳大,帽状,足广阔宽平。如新蝶贝。
无板纲:无贝壳,足退化。如龙女簪。
多板纲:贝壳8板着生背部,覆瓦状排列;足肥大,块状。如毛肤石鳖。
腹足纲:贝壳一枚,螺旋状,足块状。如圆田螺。
掘足纲:贝壳牛角状。如角贝。
瓣鳃纲:贝壳两半,左右合抱,足斧状。如河蚌。
头足纲:多具内壳。如乌贼。
5.简述尿的形成过程(4分)
答案:当血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管内压力较高,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裂孔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滤过屏障(filtration barrier),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若滤过屏障受损,大分子蛋白质及血细胞均可漏出,形成蛋白尿或血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和集合小管后,其中绝大部分水、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等又被重吸收入血,同时又收纳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排出的机体代谢产物,最后形成终尿排入肾小盏。肾在泌尿过程中,不仅排出了机体的代谢产物,而且对维持机体水盐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6.区别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主要特征(8分)。
答案:软骨鱼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主要特征是:①终生无硬骨,内骨骼由软骨构成。②体表大都被盾鳞。③鳃间隔发达,无鳃盖。④歪型尾鳍。本系共分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硬骨鱼主要特征是: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②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③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多数有鳔。④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
7.脊柱形态特点(侧面观)及生理意义。(4分)
答:侧面观察脊柱呈“S”形,具有四个生理弯曲:颈、胸、腰和骶;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加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人类脊柱的这种弯曲,使脊柱具有弹性,从而缓冲了在跑、跳和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对脑有保护作用。
四.综述题(15分)
分系统叙述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答案:
外形:身体呈纺锤形,外被羽毛,具流线型外廓,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坚实紧密,后肢强大。
骨骼:轻而坚固,气质骨;头骨、脊柱和骨盆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具龙骨突起。
皮肤:薄而松,缺乏腺体。薄而松的皮肤便于肌肉剧烈运动。
肌肉:用于扇动翅膀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发达;背部肌肉因骨骼的愈合而退化;颈部肌肉、鸣肌、树栖握枝肌肉发达。
消化: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生理上的主要特点是消化能力强,消化过程迅速。
循环: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完全大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血液循环迅速。
呼吸:具发达的气囊,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排泄:排泄物为尿酸,减少体内水分散失,不具膀胱。
神经和感觉器官:大脑纹状体发达;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生殖:具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一系列复杂的繁殖行为,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1、皮肌细胞
答案: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这种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称上皮肌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
2、次生体腔
答案: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这种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的迟,所以称为次生体腔。
3、双名法
答案:为种的命名方法,由两个拉丁文字或拉丁化文字组成。前面为该动物的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字为其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第一字母不需大写;在学名之后还可加上定名人的姓氏。
4、齿舌
答案:腹足类由口腔的多列角质组成,带状;摄食时自囊中伸出口外,用以刮食物;它是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
5、马氏管
答案:节肢动物如蜈蚣、昆虫、蜘蛛等的排泄器官。为着生于中、后肠界处的盲管。马氏管的盲端游离于血腔中,并从血液中吸取代谢废物,把它送入直肠中,由肛门排出体外。
6、浮浪幼虫
答案:海产腔肠动物胚胎发育初期形成的幼体,为实心的原肠胚,其表面有纤毛,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经一段时期后,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发育为水螅型个体。
7、羊膜动物
答案: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在发育期间,发生羊膜、绒毛膜和尿囊等一系列胚膜是羊膜动物共有的特性,羊膜将胚胎包围在封闭的羊膜腔内,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悬浮于自身创造的一个水域环境中进行发育,能有效地防止干燥和各种外界损伤。使动物彻底摆脱了它们在个体发育初期对水的依赖,保证了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这类动物叫羊膜动物。
8、同源器官
答案:是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上却相同。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鸟翅、蝙蝠的翼、鲸的绍状肢、狗的前肢以及人的手臂等,它们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却很相似,在胚胎发育中有共同的原基与过程。这种一致性可以证明这些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其外形的差异则是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执行不同的功能造成的。
9、双重呼吸
答: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10、物种
答案: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二、填空题:25分
1、在某水体中观察到数量很多的绿眼虫,这是因为水体( )重度污染所致,这些眼虫可以做为监测( )的生物指标。
答案:有机物,水体污染
2、动物的组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 )、( )、( )和( )。
答案: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一个神经细胞可有一到多个( ),但( )只有一个,在机能上( )是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到胞体,( )则传导冲动离开胞体。
答案:树突,轴突;树突,轴突。
4、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 )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 )和( )生殖。
答案:裂体;配子,孢子。
5、海蜇属于( )门( )纲
答案: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
6、爬行动物的牙齿通常按其着生位置不同,可分 (如飞蜥)、侧生齿(大多数蜥蜴及蛇)、和 (如鳄类)。
答案:端生齿,槽生齿
7、线虫动物的生殖器官为( ),雄性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 )。
答案:细长管状,单个,成对。
8、圆田螺的( )神经连索扭曲成( )形。各神经节多集中在身体的( )部,环绕在( )的周围。
答案:侧脏,8,前,食道。
9、棘皮动物特有结构是( )和( ),这是( )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开口与外界相通。
答案:水管系,管足,次生体腔。
10、现今发现最早的类似与园口纲动物的化石叫做 ,它们和园口纲可能来自共同的 祖先。
答案:甲胄鱼,无颌类
11、陆栖哺乳动物足型分三种,即 、 和蹄行型。
答案:跖行型,趾行型
12、中华大蟾蜍属于 目,大鲵属于 目。
答案:无尾目,有尾目
13、依据鱼类泅游的不同类型,可分为 、索食泅游和 。
答案:生殖泅游,越冬泅游
14、鱼类躯干肌基本排列方式是 排列,其中大侧肌被水平骨隔分成
和 。
答案:分节,轴上肌,轴下肌
15、鱼鳞分3种,即 、 和硬鳞
答案:骨鳞、盾鳞
16、七鳃鳗属于 纲,七鳃的涵义是指 。
答案:圆口、体侧有鳃孔七对(或体侧各有七个鳃孔)
17、哺乳类的皮肤特点是 ,被毛和 。
答案: 表皮和真皮均加厚,皮肤腺特别发达
18、双角犀鸟属于 目,斑啄木鸟属于 目。
答案: 佛法僧目,列形目
19、鸟类皮肤的特点是 ,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 .
答案:薄、松而且缺乏腺体,尾脂腺
20、两栖类脑神经 ,哺乳类脑神经 。
答案:10对,12对
三、简答题:30分
1、五界分类系统内容和意义?
答案: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系统反映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即原核生物代表了细胞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原生生物代表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再进化到真核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养。五界系统没有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支。
答案: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有逆转现象,又有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具有骨针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3、举例并简要说明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
答案;单板纲:贝壳大,帽状,足广阔宽平。如新蝶贝。
无板纲:无贝壳,足退化。如龙女簪。
多板纲:贝壳8板着生背部,覆瓦状排列;足肥大,块状。如毛肤石鳖。
腹足纲:贝壳一枚,螺旋状,足块状。如圆田螺。
掘足纲:贝壳牛角状。如角贝。
瓣鳃纲:贝壳两半,左右合抱,足斧状。如河蚌。
头足纲:多具内壳。如乌贼。
4、哺乳类的躯体结构保持着某些与两栖纲类似的特征,例如头骨具2个枕骨髁、皮肤富于腺体、排泄尿素;而鸟类则保持着一些类似现代爬行动物的特征,例如头骨具单个枕骨髁、皮肤干燥、排泄尿酸。依此编制一个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分纲检索表。
答案:1 头骨具2个枕骨髁、皮肤富于腺体、排泄尿素-----2
头骨具单个枕骨髁、皮肤干燥、排泄尿酸---------3
2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恒温----------------哺乳纲
体表光滑、卵生、变温动物---------------- 两栖纲
3 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恒温-------鸟纲
体表被鳞片、变温动物----------------爬行纲
5、区别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主要特征。
答案:软骨鱼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主要特征是:①终生无硬骨,内骨骼由软骨构成。②体表大都被盾鳞。③鳃间隔发达,无鳃盖。④歪型尾鳍。本系共分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硬骨鱼主要特征是: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②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③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多数有鳔。④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
6、开管式循环对节肢动物具有适应意义
答案:开管式循环由于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压力是比较低的,流速也比较慢。因而可避免由于附肢容易折断而引起大量失血,这对节肢动物是一种很好的适应。
四、综述题:25分
1、比较腔肠、扁形和环节三门动物,说明在有机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进化。(15分)
答案:腔肠动物门:(1)辐射对称,(2)两胚层(3)有组织分化(4)原始的消化腔—消化循环腔(5)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扁形动物门:(1)两侧对称(2)三胚层(3)无体腔(4)具皮肌囊(5)无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6)原肾管的排泄系统(7)梯形神经系统(8)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及附属腺。
环节动物门:(1)身体分成体节(2)具有真体腔(3)开始出现疣足形式的附肢(4)大多数具刚毛,着生在体壁或疣足上(5)有按节排列的后肾管(6)闭管式的循环系统(7)神经系统集中,前端有脑,每节各有一神经节形成一连锁状的神经索。
2、分系统总结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10分)
答案:
外形:身体呈纺锤形,外被羽毛,具流线型外廓,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坚实紧密,后肢强大。
骨骼:轻而坚固,气质骨;头骨、脊柱和骨盆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具龙骨突起。
皮肤:薄而松,缺乏腺体。薄而松的皮肤便于肌肉剧烈运动。
肌肉:用于扇动翅膀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发达;背部肌肉因骨骼的愈合而退化;颈部肌肉、鸣肌、树栖握枝肌肉发达。
消化: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生理上的主要特点是消化能力强,消化过程迅速。
循环: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完全大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血液循环迅速。
呼吸:具发达的气囊,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排泄:排泄物为尿酸,减少体内水分散失,不具膀胱。
神经和感觉器官:大脑纹状体发达;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生殖:具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一系列复杂的繁殖行为,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