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15:32
文档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强化干部管理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近年来,X县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选人用人监督两个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探索实践一是“量化考核+星级评定”,让管理监督严在日常。出台《按照“三项机制”量化考核考评干部实施细则》,依据岗位职责,围绕四个全面、工作业绩、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12个方面,分班子正职、班子副职、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四类,每类至少设计53项正向加分和否决扣分指标,以积
推荐度:
导读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强化干部管理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近年来,X县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选人用人监督两个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探索实践一是“量化考核+星级评定”,让管理监督严在日常。出台《按照“三项机制”量化考核考评干部实施细则》,依据岗位职责,围绕四个全面、工作业绩、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12个方面,分班子正职、班子副职、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四类,每类至少设计53项正向加分和否决扣分指标,以积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

强化干部管理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近年来,X县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选人用人监督两个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探索实践

一是“量化考核+星级评定”,让管理监督严在日常。出台《按照“三项机制”量化考核考评干部实施细则》,依据岗位职责,围绕四个全面、工作业绩、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12个方面,分班子正职、班子副职、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四类,每类至少设计53项正向加分和否决扣分指标,以积分评定星级,每季度向社会公示,实现干部监督管理的量化、细化和具体化。

二是“挂牌上岗+负面清单”,让监督“探头”无处不在。推行党员干部挂牌上岗,晒出岗位职责和联系电话,人牌一体、牌随人动。“八小时内”,是在岗、下乡,还是出差、请假,干部去向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八小时外”,列出10方面负面清单匡正干部行为,引导干部不失德、不犯错,实现24小时无缝监督。

三是“4+2”,让监管融入发展大局。推行“4+2”工作机制,结合季度考核,赋分排名、通报全县,排名第一位的颁发“红牌”,年内干部提拔任用优先考虑。排名末位的颁发“黑牌”,约谈班子主要负责人;全年领受两次“黑牌”的,调整班子主要负责人并约谈班子其他成员。

四是“专项整治+电视问政”,让监管催生担当作为。深入开展干部“走读”专项整治,狠刹“走读干部”和“远程指挥”歪风。开通镇办科级干部微信公众号,上午上下班、下午上下班和晚上11时左右五个时间段,发送个人守岗履职图片,实现在线监管。在全市率先开办“电视问政”,一季度一期,一期一主题,干部群众和新闻媒体就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向相关负责人发问,问出民心,问出作风转变,社会反响很好。

二、存在问题

一是监督氛围不够浓厚。一些干部不愿接受监督,甚至逃避排斥监督,认为新常态下,为官不为、为官不易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若再动真碰硬抓监督,真正谋事干事的干部就更少了。

二是经常性监督不够规范。学习教育、谈心谈话、述职述廉等干部日常管理制度落得不实不细,对一些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提醒,致使一些小毛病拖成大问题、小漏洞变成大窟窿。

三是监督重点不够突出。对“一把手”监管办法不多,往往陷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对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和财务管理等重要岗位干部监管缺乏针对性措施,实效性也不强。

四是责任追究不够到位。一些单位奉行好人主义,尤其“一把手”有“护犊”心理,对违规违纪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查处也是从轻处罚、遮人眼目,导致一些干部对党纪党规无所畏惧,最终犯下大错。

五是制度设计不够明晰。近年来,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也有一些制度过于原则笼统,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特别是一些权责界定还有待明晰。如,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中,不少规定条款都加上了“原则上”等字眼,执行落实过程弹性较大,制度刚性约束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要丰富监督内容。新形势下,要把学习教育、工作绩效以及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主要内容,制定刚性约束,切实抓好落实。各级干部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具体目标;组织部门要采取述学、评学和考学等方式,对干部学习后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监督,把学习成绩作为提拔使用的依据之一。要全面准确管理监督干部工作绩效,不仅要监督干部平时履职尽责情况,还要监督干部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更要监督为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情况,解决一些干部安于现状、为官不为问题。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采取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等方式,既监督干部工作圈,又监督干部生活圈和社交圈,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管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二要前移监督关口。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教育干部坚守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用好《干部监督条例》、“四项干部监督制度”等制度,落实谈心谈话、约谈函询等制度,在干部年度考核、发现苗头性问题、被提拔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个人或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思想情绪有波动、迫切要求向组织倾诉意愿时,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进行谈话,对有思想波动的加以引导,对群众有反映的及时提醒,对有错误言行的予以纠正。在建立组织约谈干部制度的同时,也要完善干部约谈组织制度。坚持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制度,给班子把好脉、为干部画准像,打好“预防针”,增强“免疫力”,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三要健全监管网络。充分利用举报电话、手机短信、官方微博和来信来访“五位一体”群众举报网络,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领导干部有关问题,从快从严受理调查,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干部进行函询约谈。从全县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组建干部监督员队伍,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干部问题,搭建立体化、无障碍的监督网络,增强干部监督的广泛性。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组织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要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规范“一把手”轮岗交流制度,全面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全面推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利益牵涉事项制度,探索实行决策过程纪实制、重大决策终生负责制。加快推进权力运行网上公开,按照“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要求,绘制“一把手”权力运行流程图,完善工作纪律等制度规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纪律要求嵌入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制定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采购、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纪律监督规定,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试行“决策旁听制”,对社会涉及面广、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实行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发挥公众对决策事项的监督作用。对执法执纪、行政审批、资金划拨等身处关键岗位的干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过程化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寻租、“小官巨腐”。

五要严格考核问责。把担当有为作为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推手,以实绩考干部,凭实绩论得失。结合“4+2”工作机制,每年对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赋分排名、奖优罚劣,为全县干部做出样子。以追赶超越为统揽,强化“三项机制”导向,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探索一套优上劣汰庸下的成熟路径,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上动真格,加大不作为、不称职干部处置力度,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及时诫勉谈话或进行组织调整,让在任干部感到“下”的危机,让优秀干部有“上”的希望。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对用人严重失察失误,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管理监督部门责任,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文档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

调研报告: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强化干部管理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近年来,X县紧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选人用人监督两个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探索实践一是“量化考核+星级评定”,让管理监督严在日常。出台《按照“三项机制”量化考核考评干部实施细则》,依据岗位职责,围绕四个全面、工作业绩、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12个方面,分班子正职、班子副职、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四类,每类至少设计53项正向加分和否决扣分指标,以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