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考核
姓名: 科室: 分数: 阅卷老师:
考核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卫生部84号令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自( )起施行
A 2012年1月1日 B 2012年8月1日
C 2013年1月1日 D 2013年6月1号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 )
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 B抗生素类
C合成抗菌药物类 D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3、我院抗菌药物目录品种数不能超过( )种
A 35 B 45 C 50 D 55
4、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组长由 ( ) 担任
A院长 B感控科科长 C药学部主任 D医务科科长
5、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牵头部门是( )
A医务部 B药学部 C感控科 D院办
6、负责抗菌药物公示点评结果,落实奖惩的部门是( )
A医务部 B药学部 C感控科 D院办
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
A.20% B.30% C.40% D.50%
8、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9、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
A. 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 C. 氨基糖苷类 D. 磺胺类
10、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可( )。
A.维持24-48小时 B.维持24-72小时 C.维持72-96小时 D.立即停药
11、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
A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 利福平 D头孢曲松
12、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不可用于( )
A肠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D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13、Ⅰ类切口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 )
A喹诺酮类 B三代头孢 C 一代头孢 D孢西丁
14、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15、哺乳期妇女在应用何种抗菌药物时可继续哺乳( )
A四环素 B青霉素类或头孢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16、有明显耳毒性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B四环素 C氯霉素 D链霉素
17、万古霉素对以下哪些微生物敏感( )
A葡萄球菌、链球菌 B支原体、衣原体
C军团菌、螺旋体 D真菌、病毒
18、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 )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曲松
19、头孢曲松不能与含( )制剂液体混合注射
A镁 B铁 C钙 D锌
20、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1个扣1分,选错任何一个均不得分,共20题40分)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 )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稳定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要求,抗菌药物应分为哪几级进行管理( )
A非使用级 B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普通使用级
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成员应包括( )部门负责人
A 医务科 B 感控科 C 药学部 D检验科
4、下列抗菌药物中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有 ( )
A β-内酰胺类 B 大环内酯类 C 四环素类
D 氨基糖苷类 E 喹诺酮类
5、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使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作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 )
A 开颅手术 B 胃十二指肠手术
C 心脏大血管手术 D 膝髋关节置换术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督查抗菌药物范围包括治疗( )等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A细菌 B 真菌 C支原体 D结核病
7、主治医师及以上具有下列哪些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
A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B头孢他啶
C 头孢哌酮/舒巴坦 D 卡泊芬净
8、本院制度规定,对以下哪些情况应开展调查( )
A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
B 1年内使用量始终处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C经常超适应症、超剂量使用
D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E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9、术中可追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 )
A 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C术中失血量大于1000ml D术中失血量大于1500ml
10、下列哪项I类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
A乳腺疾病手术 B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C颅骨肿物切除手术 D腹股沟疝修补术(含补片修补术)
11、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应组织( )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点评。
A感染 B药学 C微生物 D呼吸
1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13、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包括( )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1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一般包括( )
A消化道反应 B视力减弱 C肝毒性 D过敏反应
15、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必须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
A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感染控制科应当 及时将预警信息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B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C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20%的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D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E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16、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 )
A普通感冒 B 麻疹 C中毒 D休克 E肿瘤
17、属于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的有 ( )
A头孢哌酮/舒巴坦 B美罗培南
C万古霉素 D两性霉素B
18、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
A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 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C 预防呼吸道感染 D 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E 预防消化道感染
19、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
A 病原菌 B 感染部位 C 感染严重程度
D 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20、采用哪些措施可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
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减少滥用 B给予足够剂量和疗程
C必要的联合用药 D有计划地轮换用药 E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应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要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具。( )
3、头孢菌素类用药期间禁止饮酒或限用含乙醇饮料。( )
4、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3个月内不得恢复。( )
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
6、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应作出取消处方权处理。( )
7、肾功能不全时,头孢曲松及头孢哌酮亦需减量应用。( )
8、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
9、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药物为青霉素。( )
10、氯霉素可致早产儿、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应避免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