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09:55
文档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摘要】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上的做法,为国内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商业银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关键词】风险管理计量稽核1.审批人制度的建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
推荐度:
导读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摘要】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上的做法,为国内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商业银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关键词】风险管理计量稽核1.审批人制度的建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

【摘 要】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上的做法,为国内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商业银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实现风险动态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 计量 稽核

1.审批人制度的建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门,分别派遣高级管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会有很好的性,直接对银行的董事会负责。此外,他们三者相互合作,共同监控,为银行提供了稳健的、有效的风险监管。

目前国内银行正着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实行授信集中审批,风险分类集中审核,建立了专业审批人制度,加强授信发放审核和贷后管理工作,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力度。

2.信贷业务风险日常管理的主要经验

信贷风险管理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

2.1强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

在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新加坡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形成共识,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程序,银行对于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遵循三个步骤,即“了解相应——分析财务报表——贷款分类管理”。

2.2重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消化和处理

在对问题贷款的处理上,新加坡实行贷款分类管理程序,具体操作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控制企业的资金往来,将给于企业的贷款存放在特殊账户,由银行统一支配,综合管理,并且建立抵押品账户,及时观察抵押品的贬值与跌价。其次,信贷业务人员根据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通知主管负责人风险的现实状况,以及可能解决的措施。再次,凡是欠息在六个月以上,贷款逾期在三个月以上,如果抵押品的价值已经不足以覆盖本息,则应立即停止借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在消化不良贷款的处理上,主要采用有五种形式;风险递延;破产清算;清偿债权;债券互换;债务减免。最后,催收的过程中,信贷业务人员确认借款的可能性,对于具有持续可能性的企业实行包括增加贷款、延长使用期限支持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最终化解贷款信用风险;若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尽早制定收款计划。

3.要重视方法制度的创新

3.1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监控技术

信用风险度量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西方商业银行无不对此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相关度量方法与模型,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具体实践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信用组合模型不断涌现,其中尤以瑞士信贷集团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1]与摩根大通开发的creditmetrics模型[2]最为著名。

这些组合模型的核心思路都是通过计量行业信用风险耗用的经济资本,评估行业信用集中风险。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与组合模型相结合,计算得到不同情景及敏感事件影响下,经济资本等相关风险参数水平及变化情况,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度量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瑞士信贷集团利用以信用风险价值(creditvalueatrisk,简称creditvar)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模型,计算预期损失与经济资本等风险参数,度量行业信用集中风险。同时,及时识别易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压力事件及情景,进行评估其潜在影响,度量行业对组合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贡献,防范因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导致的总量损失。

3.2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防止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出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办法如下:

第一,相互制约的业务部门和谨慎的审批授权机制。西方银行一般在业务部门的设置上采取制约与均衡措施。不同的业务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他们彼此,业务也不得越权。

第二,科学的银行治理结构。在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中设有监事会,用以监督银行高级经理人员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状况。审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性和权威性。

第三,将电子化管理手段引入内部控制。电子化风险控制系统的实施,有效地化解了客户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并将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引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防范风险是西部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的目标,他们把风险的防范和监控作为工作的重点。银行建立了完善、的。稽核机构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达到稽核工作的总目标。

4.国外经验对国内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启示

4.1强调个人责任

国外商业银行均把信贷审批决策授权于个人,同时赋予其相应的责任。这样做有利于明确责任,达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将“业务风险”与“个人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风险人格化”。

4.2实施授权分类管理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分类授权管理方式,国内商业银行可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授权权限的调整,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并根据对分行绩效考核和风险监测结果,进行授权权限的动态调整。

4.3确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风险审议功能,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指导业务的开展。对于市场定位、业务规划、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应紧密围绕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分解、细化、明确、落实,避免各自为政、目标不清甚至是互相扯皮的事情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我们虽然也有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但实际评级工作做得还不够规范。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开展了对部分行业的信贷研究和风险分析工作,但分析力量较为分散,研究结果对制定信贷的影响力和对信贷投向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因此,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尽快地把各项信贷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起来,使我们的风险管理真正做到防范在先,对风险有所承受而不使之蔓延扩大,不是仅仅停留在“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和具体化解上。

参考文献:

[1]李静静.国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商界.2013(4)

[2]葛艳辉.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1

(作者单位:烟台银行授信业务部;山东 烟台 2000)

文档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启示与借鉴【摘要】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上的做法,为国内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商业银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对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实现风险动态管理。【关键词】风险管理计量稽核1.审批人制度的建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