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08:08
文档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曲线相等时的价格。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3.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嘚效用量的增量。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
推荐度:
导读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曲线相等时的价格。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3.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嘚效用量的增量。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
一:名词解释

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曲线相等时的价格。

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嘚效用量的增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7.预算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8.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厂商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9.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0.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12.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13.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4.隐成本: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自己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15.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6.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7.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18.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9.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0.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

21.平均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22.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23.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24.平衡预算乘数:指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收入变动的比率。

25.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影响商品需求、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消费者人数的变化。

影响商品供给主要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人数。

2.为什么钻石比水贵·?

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

 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高昂。

    另外,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看也可解释此现象,消费者均衡有MU钻石/P钻石

3.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谷贱伤农”的现象。

答:因为农产品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商品,而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和收益是成同方面变动的,就是说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就意外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4.为提高生产者收入,对农产品和高档电视机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为提高生产者收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高档电视机应采取降价的办法。因为,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当商品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当商品富于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缺乏弹性),当提价时,销售收入(即总收益)增加;高档电视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富于弹性),当降价时,销售收入(即总收益)增加。

5.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不断增加投入时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起初是不断增加的但必然会出现递减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不断增加投入时,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产量起初是不断增加的,但必然会出现递减的趋势。

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7.影响消费的因素?

答:如收入水平,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情况,消费信贷情况,消费者年龄构成,风俗习惯,这些因素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除了收入,还有: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

8.宏观经济的目标

答:1)充分就业:它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2)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3)经济持续增长: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10.从9.家户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应考虑的条件。

答:①国民收入的分配

②税收

③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占的比例。

10.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答:(1)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具体而言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可以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此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1.如何理解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2.人类历史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类?哪一类的经济效率较高?

自给自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四种类型。其中最有效率的是混合经济

3.为什么西方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分析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理论又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5.解释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与联系。

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相同。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而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需求水平)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答:①商品的可替代性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9.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分别论述实行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时的方法与效应。

最高限价是指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实行最高价格的目的: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 基本稳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并且体现国家的价格。制定最高价格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如在战争或饥荒时,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穷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

最低限价又称“保护价”。是指一国对某种进口商品规定的最低价格界限。制定最低价格的问题之一是有过剩产品。如果某一企业因为过高的价格而出现产品过剩,它就会试图逃避价格控制,降低价格。在很多情况下,最低价格不是由制定的,而是由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商议制定的,以便能保持较高的利润。这时,个别企业会试图破坏协定,挤垮竞争对手。最低价格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高价格会引起效率低下。在高价格使得企业的利润得到维持时,它们可能不会去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从而阻碍技术进步。

7.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石油产量?……

答:(提示:本题应利用供求理论及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来说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右油输出国组织曾连续多次采取石油生产的措施。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所以,当OPEC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幅度。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若该组织不石油的生产,则各成员国将因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如下图所示,当OPEC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由于石油需求缺乏弹性,因此P2* Q2大于P1 *Q1,总收益增加。

10.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11.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基础 推导消费者的 需求曲线 。 他们认为商品的 需求价格 取决于商品的 边际效用 ,从而形成 消费者需求 的一般特性,即:如果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的 数量 越多,该商品对他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则该消费者愿意为再增加一个单位的该商品而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消费者为购买这些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总是呈 反方向 变动的。 在 货币 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理性 的消费者为了实现其均衡,即: MU/P= α(使货币的边际效用与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所花费的最后 一元钱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增加商品的购买,致使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直至商品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在此 过程 中,商品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效用是等 比例 递减的。 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商品的 需求量 与商品的需求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 为负。

6. 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连续等量地把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的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0,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且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除递增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在这点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且逐步远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递减趋势了。

11.为什么MR=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原则?

答:如果MR>MC,则多生产1单位的商品时,生产者仍然可以获得正的利润,故他们会多生产,如果MR18.宏观货币的工具

答:工具: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变动法定准备率

文档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曲线相等时的价格。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3.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嘚效用量的增量。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