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08:56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1总则1.1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指导意见。1.2适用范围本公司内的一切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3定义a.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深度大于1.2m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b.有限空间
推荐度:
导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1总则1.1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指导意见。1.2适用范围本公司内的一切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3定义a.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深度大于1.2m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b.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指导意见。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的一切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3定义

a.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深度大于1.2 m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b.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4有限空间分类 

a.密闭设备:指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b.地下建筑物: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c.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1.5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a.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b.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c.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d.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e.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2.1进入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 应严格执行作业工作票制度,严禁无票作业,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同时作业组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强制通风, 通风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如在同一地点连续多天作业时,在每次作业前均应强制通风,且连续作业时每小时还应至少强制通风3次,每通风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如条件允许可在作业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危险。但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2.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人孔及上下爬梯等人员通行设施进行检查,对有存在防碍作业人员进出有限空间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予以消除。

2.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必需检测有限空间内的含氧量。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如条件允许还应用仪器检测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可燃气体浓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油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在作业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含氧量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通风检测后再进入。

2.5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监护人员不得少于2人。作业人员一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不得超过3人,且应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上系上安全绳。 安全绳应可靠绑扎,留于外部的安全绳应可靠固定。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间应保证联系畅通。

2.6在盛过易燃物品的容器内部或外部进行焊接工作,必须打开盖子,清理干净,对存有残余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应先用水蒸汽吹洗,或用热碱水冲洗干净,并将其盖口打开,对上述容器所有连接的管道必须可靠隔绝并加装堵板后,方准许焊接。

2.7采用汽体充压对箱、罐等容器、设备找漏时,应使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可靠的减压控制阀门控制在措施规定的压力下方可进行充压。对装过易燃介质的在用容器,充压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置换。禁止使用各类气体的气瓶进行充压找漏。

2.8在容器内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时,应先打开人孔门及管道阀门,并进行强力通风。工作场所应备有泡沫灭火器和干砂等消防工具,严禁明火。对这项工作有过敏性的人员不准参加。

2.9气设备与照明安全

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应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行灯的变压器不准放在有限空间场所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并定期检测。有限空间场所内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

2.10警戒与消防

a.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所打开的坑、井、洼、沟盖板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围栏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b.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油罐、各类塔器)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

c.存在易燃性因素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并设专职防火监护人监护。无论是否存在易燃性因素,作业人员都严禁将火种或可燃物带入有限空间。

d.严禁在狭小的有限空间内使用电、气焊作业及一切明火作业。

2.12参加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都应掌握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并熟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症的人员严禁参加有限空间作业。

2.13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作业。

2.14关闭关闭容器、槽箱的人孔门以前,工作负责人应清点人员和工具,确认没有人员或工具、材料等遗留在内外,才可关闭。

2.15急救援工作

一但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出现人员因中毒或缺氧窒息而晕倒的事故,切不可盲目进入有限空间内部施救。应利用作业的人员身上系的安全绳将其拉出。但应注意切不可用力过猛,以防被救人头部及四肢被撞伤。作业人员被救出后应及时送医院救治(或挂120到场救治)。 如不能通过安全绳将其拉出(或作业人未带安全绳)的,应立即挂119求救,并挂120到场救治。同时起动强制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危险。

   

                               汽机专业

附件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编  号

设施名称作业单位
主要危

害因素

作业内容填报人
作业人员监护人
进入前

监测数据

检测

项目

氧含量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检测人
检测

结果

检测时间
开工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
序号主要安全措施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签名)
作业人员监护人
1作业人员作业前安全教育
2连续监测的仪器和人员
3监测仪器的准确可靠性
4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5通风排气情况
6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
7照明设施
8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
9通风设备
10其他补充措施
项目负责人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结束确认人(作业负责人签名):

确认工作结束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
设备清单及检查情况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规格、型号数   量

状   态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规格、型号数   量

状   态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1总则1.1目的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指导意见。1.2适用范围本公司内的一切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3定义a.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深度大于1.2m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b.有限空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