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11:05
文档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红梅新村幼儿园小班年级组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开始)幼儿园活动目标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小结:我们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其始部分,是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活动内容是根据活动目标而确定,活动过程围绕目标而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活动目标的制定,使活动能体现
推荐度:
导读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红梅新村幼儿园小班年级组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开始)幼儿园活动目标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小结:我们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其始部分,是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活动内容是根据活动目标而确定,活动过程围绕目标而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活动目标的制定,使活动能体现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红梅新村幼儿园 小班年级组

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

(开始)幼儿园活动目标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

  小结:我们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其始部分,是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活动内容是根据活动目标而确定,活动过程围绕目标而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活动目标的制定,使活动能体现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的当前兴趣等教育理念。

幼儿园活动目标应该如何制定,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讨论:你在制定活动目标中遇到过哪些困惑:

二、主要通过两个案例开展研讨活动:

案例一:小班科学活动《请你摸一摸》活动目标的制定

如:原目标是这样的

1、使幼儿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培养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讨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上述目标中第1条显得笼统模糊,不够准确;第3条不是当前能够实现的,需要有个过程,不能拿来做课时目标。而且整体目标显得一刀切,没能体现个体差异性,因此我们对其作了调整,如下:

1、通过摸捏、猜想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的特征,初步获得感知经验。(其中“猜想”弹性较大,既能激发整体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又能满足思维活跃的幼儿的需要,能够兼顾整体与个别。“获得感知经验”比“发展感知能力”更具实效性。)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乐于表达,乐于操作。(对于初入园的幼儿,这方面的引导是很必要的。)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现第1)条目标要点过多,导致内容过多,而且小班幼儿对物体的认知具有单面性,如果在同一活动中对物体的认知面多了容易让小班幼儿混乱,反而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故作了调整:

1、通过摸捏、猜想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冷热(或软硬、或粗糙、光滑)的特征,初步获得感知经验。

由于幼儿对粗糙、光滑的经验较少,在进行相关活动前应注重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这一目标虽不能作为当前的课时目标,但它也是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作为一个过程目标来认真对待。

感悟:①目标要明确,与活动主体的关系要密切,要比较直接。②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单元的目标要有重点,但必须兼顾各个方面。③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

案例二:分析材料《数小鸟》  指导有效制订教育活动目标

故事:数小鸟

狐狸站在树下,呱啦呱啦地数小鸟,小鸟一共五只,可狐狸数来数去数不清。狐狸想:我会加法,我用加法来数。五只小鸟飞来飞去,枝头上停了一只,鸟巢里躲了两只,三只落到了地上,四只飞到了天上,小狐狸便说:“2+3+1+4=10。啊我知道啦,你们一共是10只小鸟。”   狐狸没说完,小鸟们都笑了起来。什么?数错了,狐狸很难为情,忙用红尾巴遮住了脸。

“请你重新数一遍吧!” 小鸟们喊。狐狸抬起头,只见五只小鸟整整齐齐地站在树枝上,再也不乱飞了。

 “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只,对吗?”狐狸小心地问,它又怕数错。

“对啦。” 小鸟说,“不过你得想个法子记住我们,要不我们一飞起来,你又数不清了。”

狐狸盯住五只小鸟,忽然说,“小鸟一瘦、小鸟二胖,小鸟三矮,小鸟四高,小鸟瘦不胖不高不矮正好。”狐狸一说完,小鸟们都笑着像刚才一样飞起来。狐狸忙用他的新方法重新数一遍,果然是对了,还是五只。 

讨论:1、通过这个教材,你认为可以让孩子学什么?

2、拿到教材,你在制定活动目标一般分哪几步进行?

第一步:我们反复地阅读了材料,对孩子们可能会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经验加以罗列

▪能从中得到关于“数”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数数、运算方法等)

▪了解确认数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讨论判断这些方法是否有效及原因

▪梳理一些便捷的方法

▪让幼儿知道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特征

▪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方法

▪要努力学习并与别人分享好方法

▪做错了要赶快纠正

▪和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帮助

第二步:

 重点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努力寻找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教材之间的有效契合点。

第三步:

       认真学习《纲要》中对幼儿发展的要求。依据这些要求和对教材、孩子的分析,确定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并清晰地表述目标。

3、讨论其活动目标(年级组互动制定活动目标,现场讨论)

活动目标:

•倾听、理解“狐狸数小鸟”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记”、“数”方法的思考。

•在发现、觉察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4、讨论比较与专家的目标的不同。

感悟: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要充分地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对本年段幼儿的发展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

•要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孩子的经验基础,尽量把已有经验分析透,把可能达到的经验点切准,正确定位及表述教育目标。

•目标要通过当前做的事,去着眼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其终生有帮助的习惯、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养。 

三、制定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

讨论:

包括:新《纲要》,其次还应将学生的兴趣、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社会的需求、教材内容综合起来考虑,社区环境、地区要求也可作为按需选择的依据。

四、如何进行表述活动目标?包括那些内容?

(一)“目标的表述是与目标的层级、价值取向、教育内容的性质与特点相联系,如何表述要结合目标实际运用的情境。”

(二)应本着精、新、序、趣、浅、少、实效、针对性、重难点突出的原则。

精——简明、准确               

新——目标反映的内容新,富有时代性

序——系统性、渐进性、层次性                 

趣——符合幼儿的兴趣

浅——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                  

少——知识量少

实效——是目前能够有效实现的                

针对性——有明确的任务

(三)“表述的要点包括教学对象、行为(即获得怎样的知识、形成怎样的技能、产生那些行为)、条件(即通过怎样的条件达到学习行为)、程度(即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行为),其中对象、行为不可缺少,条件、程度可选择。”

(四)“所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物体操作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所以科学活动目标的核心应是自主探究,如通过探究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的兴趣(能力、精神、态度等)学习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了解探究××的过程等。

(五)实验素质目标是关键,(如猜想和验证、操作习惯、性、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合作互助的态度和精神等)是一切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要求,虽不必一定表述,但在每次的具体活动中都应得到强调。

(六)具体的、可落实的目标应明确表述出来,发展性、成长性的目标(如心智、内在能力、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也非常重要,需要表述、是目前能够有效实现的应尽量表述,目前无法实现、但对幼儿的成长有一定影响的,应装在教师心里并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表述特点并非机械分割,而是相互渗透在上述目标中的,即使各条目标之间,也并非绝对地分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五、可参考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组织讨论

(一)按智力因素(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和非智力因素(情感个性、行为习惯、交往能力、意志品质、道德、审美等)进行划分。

(二)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

六、制定活动目标要避免以下问题:

1、目标内容过于狭隘

2、目标重点不突出

3、目标超难度

4、目标要求太低

5、表述过于笼统

6、表述不简练

7、表述方式不统一

(小结)制定教学目标还应学会反思,也就是说制定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实践后,通过幼儿的反馈,教师自身的体验,及活动的效果、主题的发展来反思目标的适宜性、可行性、可落实性等,并对目标进行补充调整。

七、抢答题:

1、活动目标一般可以分成哪两种目标?(预设和生成)

2、在制定目标时,每学期教师一般采取的流程有哪几步?(学期、月、周、日、活动)

这些属于预设还是生成?

3、活动目标一般一共有几点?从哪方面进行划分?

4、制定活动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5、制定活动目标要避免哪些问题?

(结束)幼儿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 的发展,但前提是教育者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征有深入的认识,否则会出现活动中无幼儿的现象。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幼儿园活动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研究社会,研究人类的知识,更好地了解是活动目标的来源。在以后的教科研中还有待大家的共同探讨。

文档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一次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红梅新村幼儿园小班年级组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目标的制定(开始)幼儿园活动目标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结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小结:我们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其始部分,是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活动内容是根据活动目标而确定,活动过程围绕目标而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活动目标的制定,使活动能体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