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碗面条的故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10:28
文档

一碗面条的故事

夏日的中午,我们坐在市中心一家极具乡村风情的酒楼聚餐。在座的人里,有一个乡镇的,话题便围绕着农民的命运展开。他以感伤的语调,讲了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鲁东南山区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那时的村庄叫大队,村支书叫大队支书。大队很穷,村支书去县里开会,都是步行往返。路上连个拖拉机也见不着。有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支书,在家里转了好几圈,找不到一点可当干粮的东西,就背上半袋地瓜干上路。中午开完会,去树林里拾点干柴火,借一口锅在县委大院的一角煮地瓜干吃。有一次上级到老支书所在的大队检查。老支书捧出宝贝
推荐度:
导读夏日的中午,我们坐在市中心一家极具乡村风情的酒楼聚餐。在座的人里,有一个乡镇的,话题便围绕着农民的命运展开。他以感伤的语调,讲了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鲁东南山区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那时的村庄叫大队,村支书叫大队支书。大队很穷,村支书去县里开会,都是步行往返。路上连个拖拉机也见不着。有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支书,在家里转了好几圈,找不到一点可当干粮的东西,就背上半袋地瓜干上路。中午开完会,去树林里拾点干柴火,借一口锅在县委大院的一角煮地瓜干吃。有一次上级到老支书所在的大队检查。老支书捧出宝贝
    夏日的中午,我们坐在市中心一家极具乡村风情的酒楼聚餐。在座的人里,有一个乡镇的,话题便围绕着农民的命运展开。他以感伤的语调,讲了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鲁东南山区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

      那时的村庄叫大队,村支书叫大队支书。大队很穷,村支书去县里开会,都是步行往返。路上连个拖拉机也见不着。有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支书,在家里转了好几圈,找不到一点可当干粮的东西,就背上半袋地瓜干上路。中午开完会,去树林里拾点干柴火,借一口锅在县委大院的一角煮地瓜干吃。

      有一次上级到老支书所在的大队检查。老支书捧出宝贝似的一点白面,让老伴擀两碗面条。热气腾腾的、漂着油花葱花的面条端上桌,老支书正生病的儿子的眼睛直了,他躲在里间门口探头探脑,不断地吸鼻子,他的小妹妹藏在他身后吮着手指。那么好吃的面条,上级人只吃了一碗就推开了碗筷。老支书送走领导,回身看见孩子们正争先恐后地扑向那碗面条,他严肃地呵斥住了他们:“这碗面条是大队的,不是咱家的,你们不能吃。”

      老支书召集大队干部开支委会,商议这碗面条的处理问题。最后商定以5分钱的价格卖出去。挂在村头老槐树上的大喇叭响起来了,村民们都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许多孩子都缠着他们的母亲,盼着吃上那碗面条。可是没有人舍得买。那时的5分钱,能买一瓶煤油。

      正是炎热的夏季,那碗面条从中午放到下午,快变馊了。老伴看看孩子,决定把面条买下来,可是翻箱倒柜也没凑够5分钱。天快黑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妇女来了,她的孩子被高烧折磨得几天不吃不喝,从喇叭里听到卖面条的消息,就央求妈妈买。妈妈不舍得,犹豫了一整个下午,才小心翼翼地端走了那碗面条。

      听到这里,满桌的山珍海味没有人再动。人们的眼睛都潮潮地红着。那样贫穷的岁月,不会再有了,那样的村支书,在中国,还有着千千万万个。他们在最荒僻的乡野亮着,是温暖的灯盏,在最贫瘠的岁月绿着,一点一点,绿成一个春天,绿成无边的希望。

文档

一碗面条的故事

夏日的中午,我们坐在市中心一家极具乡村风情的酒楼聚餐。在座的人里,有一个乡镇的,话题便围绕着农民的命运展开。他以感伤的语调,讲了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鲁东南山区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那时的村庄叫大队,村支书叫大队支书。大队很穷,村支书去县里开会,都是步行往返。路上连个拖拉机也见不着。有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支书,在家里转了好几圈,找不到一点可当干粮的东西,就背上半袋地瓜干上路。中午开完会,去树林里拾点干柴火,借一口锅在县委大院的一角煮地瓜干吃。有一次上级到老支书所在的大队检查。老支书捧出宝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