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应该多读书
温宿镇第六小学 冯元旦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学习了几天中很多专家都谈到教师要多读书,在交谈中我也发现自身在这方面也有不足,反思之后发现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随便哪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来。而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不是很高,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是规范地生活着,但规范不等于纯粹的束缚、不等于刻板,规范中更需要创造,创造的灵感从哪里来?读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来源。其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比较狭隘地生活着的,这种狭隘可以使教师远离社会的浮躁,可同时也远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是教师的心灵世界不能狭隘,为此,教师需要广博的阅读。同时,教师又是重复地生活着的,重复使教师熟练、成熟,甚至走向成功。但同时,也易使教师对工作丧失新鲜感,产生惰性,久而久之,职业的倦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生活是难免的,又是必须改变的,而改变重复生活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最终使自己站起来。
综上所述,多读书、读好书无论是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是对我们自己的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我这样说绝不是让大家重新尊重读书,事实上,我们现在要“看轻”它,让它“轻”的像我们的起居饮食一般自然亲切但是又不可或缺。“轻”的没有过分的价值符号,同样更不会因为它出现的不同场合而惹来大惊小怪的侧目。它需要的不是高贵矜持的供奉,而是积极热情的享受。所以从今天起,让我们开始读书吧,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