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混合与分离教案与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01:36
文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混合与分离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水第7课时混合与分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水第7课时混合与分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
第一单元 水

第7课时 混合与分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 份食盐、1 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 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 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放大镜、一张咖啡过滤袋、一个漏斗、一个铁架台、一个烧杯。

教师准备:过滤过程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投影图片出示: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食盐和沙分离?

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板书)

二、科学探索:

1.初步了解食盐和沙子的特点:食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呢?

  每组领取食盐和沙,集体交流讨论食盐和沙子的特点,并完成活动手册。

2.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你会怎么样来分离?(引导学生根据食盐和沙不同特点来设计方法/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现象?)

3.方案一:教师演示将食盐和沙混合物倒入装有水的烧杯,并搅拌溶解食盐。

 方案二:学生领取装清水的烧杯,并把食盐和沙倒入搅拌溶解食盐。

4.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开?

方案一:

a.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

b.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分离沙和盐水?

c.怎样将食盐和水分离?(把水蒸发了)

d.展示蒸发装置,并学习操作规程。

e.学生进行蒸发实验,分离食盐和水。

方案二:

a.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

b.食盐怎么从水中分离出来呢?

c.提供蒸发装置,学习操作要求。

d.学生实验操作,先进行过滤实验分离沙和盐水。

e.用过滤装置换取蒸发装置分离食盐和水。

f.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三、研讨:实验发现

1.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

  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

2.水再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

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追问水到哪里去了?

(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

4.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

课后拓展:

1.准备:木屑、铁屑、磁铁、纸、水、烧杯、网筛

2.木屑和铁屑混合了可以怎么分离?

 (利用铁屑能磁铁吸的特点,利用木屑在水中是浮的、铁屑在水中是沉的特点)

【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职责和目的是:注重培养同学良好的科学素养,经过科学教育使同学逐步领会科学的实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职责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进行具体操作,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构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当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协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同学构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发明潜能。

文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混合与分离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水第7课时混合与分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