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普遍性
(B)科学性
(C)依附性
(D)共享性
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三类资源。
(A)物质、知识、信息
(B)能量、知识、信息
(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C 提出的。
(A)香农
(B)维纳
(C)钟义信
(D)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 的应用。
(A)计算机
(B)电报
(C)电视
(D)电话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 C 次信息技术有密切联系。
(A)一
(B)二
(C)三
(D)四
7.以下对信息特征的描述, D 是不正确的。
(A)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B)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C)同一信息能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D)信息不但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8.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A ,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9.现代信息技术是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以为支柱,以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A
(A)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B)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10.当今的计算机能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 B 。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1. C 检索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WWW资源查询的服务。
(A)菜单
(B)关键词
(C)目录
(D)屏幕
2. 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已成为 A 的重要内容。
(A)信息素养
(B)信息科技
(C)信息基础(D)信息媒介
3.分类检索无需输入 C ,只要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便可查找到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A)任何数字
(B)任何字母
(C)任何文字
(D)任何拼音
4.判断信息的价值可以从信息的 B 进行判断。
(A)多样性、时效性
(B)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
(C)时效性、公开性
(D)共享性、权威性
5.下列关于信息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光盘属于电子媒介
(B)书刊是纸质媒介
(C)人不属于信息来源
(D)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6.因特网的意译是 A 。
(A)国际互联网
(B)中国电信网
(C)中国金桥网
(D)中国科教网7.http://www.google.com 提供的服务是 C 。(A)新闻娱乐
(B)全世界网站介绍
(C)搜索引擎
(D)网络技术咨询
8.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搜索引擎一般采用“关键字”的查询方式
(B)一般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C)一般的搜索引擎支持逻辑运算
(D)搜索引擎只能搜索英文信息
9.使用布尔运算符搜索的表达方式中 D 。
(A)符号“+”的作用与AND相同,符号“-”的作用与NOT不同
(B)符号“+”的作用与AND不同,符号“-”的作用与NOT相同
(C)符号“+”的作用与AND不同,符号“-”的作用与NOT不同
(D)符号“+”的作用与AND相同,符号“-”的作用与NOT相同
10.搜索关键词时,假如有两个关键词 A和B,使用“AND”或“OR”,它们分别表示 C 。
(A)“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B)“AND”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包含A和B
(C)“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只需符合所有关键词中的一个A或B(D)“AND”表示不必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1.文本信息的加工是信息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下列不属于文本信息加工的是 A 。
(A)修饰图片
(B)制作一张摘要卡片
(C)对重点文字进行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着重号等
(D)根据一段文本制作表格
2. 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加工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A)对于某一具体的数据,可把这一数据绘成折线图(B)需要分类统计的数据,可进行分类汇总的处理
(C)需要反映相关事物所占的比例,可将表格数据处理成饼图
(D)需要形象直观地表现事物的变化情况,可将表格数据处理成折线图3.下列各选项是我们常见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其中D 不属于模式识别。
(A)语音输入
(B)手写输入
(C)光学字符识别
(D)机器翻译
4.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下列属于声音文件的是 A 。
(A)MIDI格式文件
(B)HTML格式文件
(C)AVI格式文件
(D)SWF格式文件5.网页中的超级链接具有很强的功能,下列选项中不可以链接的是 B 。
(A)声音、动画
(B)信件、图书
(C)视频、电子邮件
(D)文本、图片
6.关于声音数字化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将声源发出的声音(机械振动)通过话筒转换为模拟信号
(B)将声源发出的声音(电流振动)通过话筒转换为数字信号
(C)声卡对模拟的声音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编码
(D)最终得到用0和1表示的数字信号
7.自然的声音和磁带式录音机播放的声音,都需经过 A 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
(A)转换处理
(B)数据编辑
(C)声音调高
(D)声音调低
8.使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具有许多优点。下列选项中
错误的是 D 。
(A)只要能接上因特网,可在任何地点、任意时间发送
信息
(B)可利用存储、转发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交换
方式
(C)传递方便、快速,且信息的表现形式不受
(D)发送和接收邮件的大小不受9.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作品主题”、“规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和“测试发布作品”五个步骤。下列对各步骤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D
(A)确定作品主题时要充分依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意图和中心思想
(B)规划设计作品是从呈现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确定创作作品的具体工作思路和内容
(C)制作加工作品就是选择相应的工具软件,加工处理各种素材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信息作品
(D)测试发布网页作品,须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
10.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其中,对算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集合(B)解题的步骤是有限的
(C)算法就是解题的算式
(D)算法是可以被描述和实现的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 C 的有效利用。
(A)数据
(B)文字
(C)信息资源
(D)文件
2. 人们经常用到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主要有 C 两种。
(A)手工管理、机器管理
(B)人脑管理、计算器管理
(C)手工管理、计算机管理(D)卡片管理、图表处理
3.对信息资源实行手工管理可以 B 。
(A)提高效率
(B)分类存放、检索
(C)工作简单
(D)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空间
4.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可分为 B 两种。(A)文件存档管理方式和数据保存管理方式
(B)文件管理方式和数据库管理方式
(C)计算器管理方式和机器管理方式
(D)自动化管理方式和程序化管理方式5.在数据库中,表的结构由字段组成,每一行中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便是一个完整的 D 。
(A)数据库
(B)档案
(C)数据
(D)记录
6.关于“表”的描述, D 项描述是正确的。
(A)对所有数据的求和,就形成了“表”
(B)所有人数的累加,就形成了“表”
(C)对满足条件的数据的集合,就形成了“表”
(D)集合所有的记录,就形成了“表”
7.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 A 数据的集合。
(A)有组织的、可共享的
(B)有序的、不可共享的
(C)无序的、可共享的
(D)既无组织又不可共享的
8.在一个数据库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搜索,称为 A 。
(A)查询
(B)统计
(C)排序
(D)编辑
9.用数据库进行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仅错误少,而且容量大、速度快,因为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 C 的特点。
(A)硬盘大
(B)内存大
(C)存储容量大、速度快、计算准确
(D)软硬件配置好
10.数据库的类型除了关系数据库外,还有网状数据库、C 等等。
(A)结构数据库
(B)叠加数据库
(C)层次数据库
(D)网络数据库
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有关影响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促进科技进步(B)给人带来麻烦
(C)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D)加速产业的变革
2. 信息技术有自身的特点,下列选项中, C 不属于给人类带来的特有的矛盾与问题。
(A)“共享”与“尊重”
(B)“开放”与“安全”
(C)“交通”与“文明”
(D)“虚拟”与“现实”
3.下列关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可以复制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
(B)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C)可以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
(D)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不需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4.如果用英文写电子邮件,属于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的行为是 A 。
(A)不要随意给他人发信,不能给他人制造垃圾邮件(B)全文都用大写字母书写
(C)发信时无所谓是否输入邮件主题
(D)信件的内容很长
5.下列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
(B)影响计算机使用(C)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D)能够使人或动物致病的一种微生物
6.计算机病毒具有 C 等特点。
(A)危险性、易读性、伪装性
(B)多发性、安全性、寄生性
(C)潜伏性、传染性、复制性和攻击性
(D)激发性、盲目性、夸张性
7.“黑客”(hacker)是指 D 。
(A)穿黑衣服的侠客
(B)晚上到别人家做客者
(C)到电脑房搞破坏者
(D)对电脑系统的非法侵入者8.我国分别于2000年4月26日和1994年2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 A 。
(A)《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C)《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和《刑法》第286条第3款
(D)《刑法》第286条第3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9.在网上可以利用 B 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A)e-mail(电子邮件)
(B)BBS(电子公告栏)(C)WEB(网页)
(D)手机
10.对个人来说,防范计算机病毒应从 C 等方面来进行。
(A)检测文件、删除文件、刻录光盘
(B)文件不保存、不与别人交流
(C)预防、检测、清除病毒
(D)关闭网站、清洗磁盘、关闭计算机
1.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普遍性、依附性、价值性和 C 。
(A)多样性及时效性
(B)多样性及共享性
(C)共享性及时效性
(D)时效性及公开性
2. 程序是一组 D 所组成的集合。
(A)数据
(B)软件
(C)二进制数
(D)有序指令
3.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 B 。(A)高级语言
(B)机器语言
(C)汇编语言
(D)语言
4.以下行为中,不正当的是 C 。
(A)安装正版软件
(B)购买正版CD
(C)未征得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资源
(D)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
5.Internet的含义是 D 。
(A)泛指由多个网络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B)指由学校内许多计算机组成的校园网
(C)由某个城市中所有单位的局域网组成的城域网
(D)专指在阿帕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遍布全球的因特网
6.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般格式为 D 。
(A)域名@用户名(B)域名@IP地址
(C)IP地址@域名
(D)用户名@域名
7.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信息,必须要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之为 C 的软件。
(A)HTTP
(B)YAHOO
(C)浏览器
(D)万维网
8.HTML指的是 A 。
(A)超文本标记语言
(B)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