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默以下词语。
1、早晨 坪坝 绒球花 汉族 穿戴 鲜艳 服装 打扮 敬爱 飘扬 国旗 敬礼 朗读 安静 树枝 停留 好奇 孔雀 摔跤 招引 粗壮 枝干 凤尾竹 影子 洁白
2、轰响 阵雨 飘落 湿润 荒野 竹笛 跳舞 狂欢 功课 游戏 罚站 放假 互相 碰触 狂风 衣裳 住所 急急忙忙 自然 能够 猜测 飞扬 双臂
3、背诵 照例 圆圈 练习 糊涂 段落 鸦雀无声 戒尺 厉声 道理 清楚 挨打
语文园地: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二、多音字组词。
好hào(好奇) 假jià(放假) 散sàn(分散) 背bèi(背诵)
hǎo(好听) jiǎ(假话) sǎn(散文) bēi(背包))
挨ái(挨打) 教jiào(教室) 圈quān(圆圈) 觉jué(觉得)
āi(紧挨) jiāo(教书) juàn(羊圈) jiào(睡觉)
三、近义词。
鲜艳(艳丽) 好听(动听) 好像(似乎) 招引(吸引)
粗壮(强壮) 摇晃(晃动) 突然(忽然)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四、反义词。
鲜艳(素净) 好听(难听) 安静(喧闹) 喜爱(讨厌) 冷清(热闹)
粗壮(纤细) 洁白(乌黑) 流利(结巴) 有趣(无聊) 认真(马虎)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清楚(模糊)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五、填入合适的词语。
(打)招呼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 (站)墙角
(朗读)课文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收起)戒尺
(好奇地)听着 (肯定地)说
(欢唱的)小鸟 (敬爱的)老师 (飘扬的)国旗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墙壁 (鲜艳的)服装
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六、照样子,写句子。
1.例: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拟人)
2.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来,他们便跳舞了。蝴蝶一来,他们便撒欢了。
太阳一来,他们便盛开了。
七、课文要点。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 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 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 友爱与团结 ,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 自豪与赞美 之情。
2.《花的学校》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墨,运用 拟人的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 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 花儿 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3.《不懂就要问》叙述了一位伟人 孙中山 小时候在 私塾 读书的故事,赞扬了他 勤学好问 的精神。
4.《所见》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诗中的“振”指震荡,回荡。“意欲”指心里想要。
八、《所见》要理解背诵并正确默写。
第二单元
一、会默以下词语。
4、寒冷 石径 斜线 霜花 赠送 菊花 残忍 橙子 挑拨
5、放晴 明朗 潮湿 亮晶晶 水洼 金黄 雨珠 院墙 水泥 平铺 脚印 闪闪发光 地毯 尽头 落叶 熨帖 平展 排列 规则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愉快 蹦跳 歌唱 迟到
6、钥匙 清凉 温柔 留意 饭盒 五彩缤纷 颜料 扇子 炎热 枫叶 一枚 邮票 凉爽 田野 果树 你挤我碰 争论 菊花 仙子 频频点头 好闻 气味 香甜 香味 勾结 喇叭 粮食 加紧 洞穴 松柏 厚度 汽油 过冬 歌曲 丰收 温暖
7、抖动 手臂 唰唰 道别 蟋蟀 振动 翅膀 歌韵 叮咛 掠过 吟诵 辽阔 饱满 匆匆
语文园地:春光明媚 春风拂面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秋雨绵绵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丹桂飘香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瓜果飘香 五谷丰登 果实累(léi)累 春华秋实
二、着重看生字表中前后 鼻音的读音。
三、近义词。
明朗(晴朗)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愉快(愉悦)
清凉(凉快) 憧憬(向往) 忐忑不安(提心吊胆)
四、反义词。
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清凉(炎热) 仔细(马虎)
五、词语搭配。
(加紧)挖洞 (睡)大觉
(明朗的)天空 (彩色的)地毯 (棕红色的)小鸟
(金色的)海洋 (美丽的)菊花 (好闻的)气味
(金色的)小喇叭 (丰收的)歌
一(双)小雨靴 一(个)小巴掌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 一(把)扇子 一(枚)邮票
六、积累词语。
颜色多:绚丽多彩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色彩斑斓
春:暖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夏:炎热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烈日当空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秋:凉爽 秋高气爽 金风送爽 秋色宜人 五谷丰登 金桂飘香
冬:寒冷 滴水成冰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鹅毛大雪 寒风刺骨
七、会背会默。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古诗三首。
3.《秋天的雨》第二节。
八、课文要点。
《山行》的作者是 唐 代著名诗人 杜牧 ,诗人漫步山间,以自己的所
行、所见、所感,描绘了 深秋山林景色的美妙 ,表达了 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喜爱这深秋山林美景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解释为因为。
《赠刘景文》是 宋 代大文豪 苏轼 赠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这首诗诗人借 残秋动人景色 的描绘,表现了一种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的精神,也暗含 对怀才不遇的友人境遇的同情和鼓励 。诗中勉励朋友的诗句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夜书所见》是 宋 代诗人 叶绍翁 的作品,诗人细致描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之情。诗中“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勾起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童年生活的追忆、留恋。“书”解释为书写。
九、仿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吧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石榴,红红的石榴像一个个胖娃娃,笑啊笑啊,笑出了秋天的喜悦。
它把紫色给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秋天的丰收。
1-2单元语文课文梳理篇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小学。这所小学很美丽,同学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还有古老的铜钟,摇曳的凤尾竹。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亲如一家。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
我们的操场位于校园的东边,是椭圆形的,中间有绿油油的草坪,外边环绕着深褐色的塑胶跑道,跑道十分柔软,踩上去非常有弹性。绿色的草坪上有两个足球网和两个篮球架,上体育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那里踢足球,打篮球。操场的南边有一个小沙坑,午休时同学们可以在那里玩耍,操场的周围有一些高大茂盛的树木,天热时同学们喜欢在树下乘凉。
2、《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课文写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在风雨中成长,在学校里上课,去天上找妈妈。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的自然深厚。
想象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花儿穿着漂亮的花瓣裙摆着各种造型,献上最美的舞姿,他们一朵紧挨着一朵,高高扬起绿色的手臂,在风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静心听,似乎还听到他们嬉戏的笑声。
3、《不懂就要问》讲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中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4、《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牧童,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第二单元
5、《山行》描写了唐代诗人杜牧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6、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是: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啊,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7、《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表达了诗人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8、《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秋生的作品。“金色巴掌”是指像巴掌一样的金色的梧桐树落叶。
你在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呢?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一片树林,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就像一只只宽大的手掌,远看又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着的火。一阵风吹过一簇簇的枫叶轻轻摇动,我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看那银杏叶像一把把精巧的小蒲扇,秋风中银杏叶一片片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像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美丽极了,这些多姿多彩的秋叶,让秋天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9、《秋天的雨》从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三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会背会默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秋雨把红色给了柿子,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给人一种喜庆祥和之感。
10、《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蛐蛐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
古诗三首
一、理解并背诵古诗三首,会默写。
二、记住书上批注的加点字词的意思。(寒山、石径、生、坐、红于、擎、君、书、萧萧、知、挑、促织、篱落)
三、理解诗意和中心。
《山行》诗意: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
《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山间 )所看到的( 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喜爱、赞美 )之情。
《赠刘景文》诗意:荷花凋谢,连那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年中的好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的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赠刘景文》: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暗含对身处困境中的友人的同情和鼓励。
《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后两句用儿童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他乡的孤独和愁苦,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四、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山行》中,从“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看出;
《赠刘景文》中,从“荷尽”“菊残”“橙红橘绿”可以看出;
《夜书所见》中,从“萧萧梧叶”“秋风”可以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