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导学案
(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熟练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步骤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操。
【学习重点】
掌握分析诗歌形象的答题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学法指导】
【预习案】
(一)诗歌的形象
1.人物形象:
2.景象:
3.物象:
(二)人物形象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③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人物形象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四)典题引路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本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操作示范:
第一步:诗歌塑造(描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遭遇(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的形象。
第二步:这个形象是如何展现的,(结合表达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第一步: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第二步:通过对比,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第三步: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五)课前预习自学训练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问: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总结】
答题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案】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 徐 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杜甫《蜀相》中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心机,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3、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4、胸怀宽广、豪放豁达的形象:《将进酒》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悲感已极的内蕴,却丝毫不堕纤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怀山海、狂放不羁的千古巨人。
5、踌躇满志、自信潇洒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风流英俊、爱情美满的周瑜,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一位少年得志、从容潇洒,功业有成的俊杰形象呼之欲出。
6、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真实形象、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把田园生活当作理想人生,安贫乐道。
8、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柳宗元的《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诗中的渔翁来去自如,仿佛是这山水中的精灵一样,与山水合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孤傲高洁,遗世。
9、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10、怀才不遇、沉郁郁愤的形象: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常用术语: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不拘礼节、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情趣高雅、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不慕权贵、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建功立业、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