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件名称:分级护理制度 | 文件编号: |
| 生效日期: | 制定部门:护理部 |
| 修定日期: | 修订次数: |
| 修订说明: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制订下发 | |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护理分级方法
(一)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二)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三)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四)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二、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
(一)特级护理
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
(二)一级护理
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 二级护理
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 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附表1: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附表2:自理能力等级
表1 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 序号 | 项目 | 完全 | 需部分 帮助 | 需极大 帮助 | 完全依赖 |
| 1 | 进食 | 10 | 5 | 0 | / |
| 2 | 洗澡 | 5 | 0 | / | / |
| 3 | 修饰 | 5 | 0 | / | / |
| 4 | 穿衣 | 10 | 5 | 0 | / |
| 5 | 控制大便 | 10 | 5 | 0 | / |
| 6 | 控制小便 | 10 | 5 | 0 | / |
| 7 | 如厕 | 10 | 5 | 0 | / |
| 8 | 床椅转移 | 15 | 10 | 5 | 0 |
| 9 | 平地行走 | 15 | 10 | 5 | 0 |
| 10 | 上下楼梯 | 10 | 5 | 0 | / |
| Barthel指数总分: 分 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对应的得分上划“∨” | |||||
| 自理能力等级 | 等级划分标准 | 需要照护程度 |
| 重度依赖 | 总分≤40分 | 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
| 中度依赖 | 总分41~60分 | 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
| 轻度依赖 | 总分61~99分 | 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
| 无需依赖 | 总分100分 | 无需他人照护 |
附件:眼科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眼科专业特点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参照以上制定以下护理分级。
一、特级护理
(一) 病情依据:
眼病患者并伴有全身慢性疾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
二、 一级护理
(一) 病情依据:
眼眶蜂窝组织炎;眼眶手术后;全麻术后;病情较重患者。
(二) 护理要点:
1、每1小时巡视患者,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眼眶手术后按时测量光感,观察眼部及全身疾病变化,询问所需;
2、根据医嘱,及时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卧床休息,按疾病要求采取正确体位,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精神鼓励;
4、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照顾病人,正确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功能体位,预防并发症;
5、患者生活部分自理时,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生活上给于必要的协助和照顾,实施安全措施,预防并发症;
6、保持病区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安全;
7、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护理健康宣教和指导。
三、 二级护理
(一) 病情依据:
1、手术后病情稳定,但需多卧床休息的患者,如白内障摘除的术后,抗青光眼术后,眼球摘除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角膜移植术后、眶部手术者等;
2、急性虹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疾病较轻者;
3、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
(二)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一) 病情依据:
1、内眼术前准备阶段,外眼手术前后的病人;
2、单眼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3、视力尚好,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二) 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