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1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实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15:46
文档

01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实验

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一、实验目的(一)测量R-L-C串联电路电流响应的幅频特性。(二)研究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三)研究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四)熟悉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一)正弦信号源(低频信号发生器)(二)双踪示波器(三)晶体管毫伏表(四)电容、电感线圈、电阻板三、预习内容(一)阅读各项实验内容,看懂有关原理,明确实验目的。(二)图1.1中,设外接电阻R=20,电感线圈电阻r=8,电感量L=100mH,电容C=1F,U(f)=常数(2V)。[注
推荐度:
导读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一、实验目的(一)测量R-L-C串联电路电流响应的幅频特性。(二)研究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三)研究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四)熟悉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一)正弦信号源(低频信号发生器)(二)双踪示波器(三)晶体管毫伏表(四)电容、电感线圈、电阻板三、预习内容(一)阅读各项实验内容,看懂有关原理,明确实验目的。(二)图1.1中,设外接电阻R=20,电感线圈电阻r=8,电感量L=100mH,电容C=1F,U(f)=常数(2V)。[注
实验1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实验目的

(一)测量R-L-C串联电路电流响应的幅频特性。

(二)研究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

(三)研究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四)熟悉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一)正弦信号源(低频信号发生器)

(二)双踪示波器

(三)晶体管毫伏表

(四)电容、电感线圈、电阻板

三、预习内容

(一)阅读各项实验内容,看懂有关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二)图1.1中,设外接电阻R=20,电感线圈电阻r=8,电感量L=100mH,电容C=1F,

U(f)=常数(2V)。[注:实验用电感线圈多数规格为100mH,少数有例外]。

1. 写出I(f)的表达式;

2.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及谐振时的电流I0;

3. 求I(f)的通频带宽度f;

4. 电路发生谐振时,            。

(三)图1.1中,若电阻R=50,I(f)的通频带宽度f又为多少?

四、实验内容

(一)按图1.1接线(注意: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的黑色夹子为地线,应与正弦信号源共地),参照表1.1要求,完成如下实验内容:

1. 测量I(f)

先测量谐振状态下的电流I0,并记录电压UL、UC、UC-L和UR,再调整信号源频率(注意:要随时保持信号源端电压为2伏不变),使其在f0左右一个范围内变化,测量相应的电流I0。

(1)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参数(R、L、L、C)重新核算f0;

(2)使正弦信号源的频率等于核算值f0,电压U=2伏左右;

(3)图1.1中,示波器Y1显示总电压u的波形,Y2显示uR(即电流i)的波形。接Y2(X)钮,置拉开位置(此时,示波器为X-Y显示,Y2为X轴通道)。在核算值f0的基础上微调信号源频率,使Y1、Y2两波形同相,此时信号源的频率即是实际f0。记录相应的UC、UL、UC-L、UR。

(4)改变信号源频率(注意电源电压U=2V保持不变),测量相应的电流I(可测量UR,通过计算得出I)。

表1.1

C=1F        R=            L=            f0=            ∆f=           

U(V)

22222222222
f(Hz)

200f0()

800
I(mA)

"

>0

ui    =0

<0

UC(V)

UL(V)

UC-L(V)

UR(V)

2.用示波器定性观察ui(f);

(二)更换外接电阻,使R=50,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三)令C=0.5F,其他参数同实验内容(一),重新实测谐振频率f0以及谐振状态下的I0、UC、UL,注意U(f0)=2V不变。

五、总结要求

(一)在同一坐标上画出实验内容(一)和(二)的I(f)曲线,比较二者异同点。

(二)总结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所具有的特点。

(三)以实验为依据,从谐振频率f0、品质因数Q、通频带宽度f等方面说明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附录:李萨如图形法测谐振频率f0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当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不同方向振动时,质点的位移是两个分位移的矢量和。在一般情况下,质点将在平面上作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形状由两个振动的周期、振幅和相差所决定。若设两个揩振动分别在X轴和Y轴上进行,其位移方程为:

    (1)

    (2)

上述两方程是用参量t表示质点运动轨道的参量方程。质点的位置(x, y)随t改变。当2-1=0,即两个振动的相位相同时,将第一式除以第二式,可消去参量t,得:

                   (3)

因此,质点的轨迹是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A2/A1的一条直线(如图1.2所示)。

在任何时刻t,质点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其合振动也是揩振动。如果(或,周相差为时,合振动是斜率为y/x=-A2/A1的另一条直线),质点的轨迹是椭圆(或圆)。

在示波器中,由示波管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同时受到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即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电压控制,其电子运动轨迹遵循上述原理。如果将R-L-C电路中的电压u和uR(即电流i)分别加于x轴和y轴偏转板上时,若u、i同相,则示波器的显示(光点轨迹)为一条直线;若u、i不同相,则显示为一椭圆或圆。由此即可测得谐振频率f0。

文档

01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实验

实验1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一、实验目的(一)测量R-L-C串联电路电流响应的幅频特性。(二)研究串联谐振现象及特点。(三)研究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四)熟悉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一)正弦信号源(低频信号发生器)(二)双踪示波器(三)晶体管毫伏表(四)电容、电感线圈、电阻板三、预习内容(一)阅读各项实验内容,看懂有关原理,明确实验目的。(二)图1.1中,设外接电阻R=20,电感线圈电阻r=8,电感量L=100mH,电容C=1F,U(f)=常数(2V)。[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