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中的圆点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为第n层(n为正整数)圆点的个数,则下列
函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
A.y=4n-4 B.y=4n C.y=4n+4 D.y=n2
2.如图,△ABC的底边边长BC=a,当顶点A沿BC边上的高AD向D点移动到E点,使DE=1
2 AE
时,△ABC的面积将变为原来的( )
D C
A
A.1
2
B.
1
3
C.
1
4
D.
1
9
3.如图,△ABC的面积是2cm2,直线l∥BC,顶点A在l上,当顶点C沿BC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不超过点B)时,要保持△ABC的面积不变,则顶点A应( )
l
C
B
A
A.向直线l的上方运动;
B.向直线l的下方运动;
C.在直线l上运动;
D.以上三种情形都可能发生.
4.当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原来的2倍,高变为原来的1
3
时,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 )
A.2
3
B.
2
9
C.
4
3
D.
4
9
5.如图,△ABC中,过顶点A的直线与边B C相交于点D,当顶点A沿直线AD向点D运动,且越过点D后逐渐远离点D,在这一运动过程中,△ABC的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先由大变小,后又由小变大
D.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
6.如图,圆柱的高是3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当底面半径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柱的体积增加了______cm3.
7.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一个斜坡向下滚动,通过仪器观察得到小球滚动的距离s(m)与时间t(s)的数据如下表:
写出用t表示s
8.烧一壶水,假设冷水的水温为20℃,烧水时每分钟可使水温提高8℃,烧了x分钟后水壶的水温为y℃,当水开时就不再烧了.
(1)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其中自变量是________,它应在________变化.
(2)x=1时,y=________,x=5时,y=________.
(3)x=________时,y=48.
9.设梯形的上底长为x c m,下底比上底多2c m,高与上底相等,面积为2c m2,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
10.用一根长50cm的细绳围成一个矩形.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面积为y c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11.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若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选择其中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
W1、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W1、W2、W3与x间的关系式;
(2)当x=250时,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
12.一个梯形,它的下底比上底长2cm,它的高为3cm,设它的上底长为x cm,它的面积为y 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变量是因变量.
(2)当x由5变7时,y如何变化?
(3)用表格表示当x从3变到1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4)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明你的理由.
13.已知水池中有800立方米的水,每小时抽50立方米.
(1)写出剩余水的体积Q(立方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6小时后池中还有多少水?
(3)几小时后,池中还有200立方米的水?
14.一辆加满汽油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L)与行驶的时间t(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随着行驶时间的不断增加,油箱中剩余油量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3)请直接写出Q与t的关系式,并求出这辆汽车在连续行驶6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4)这辆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多能连续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15.用一根长是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一边的长为x cm,它的面积为y 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这个关系式中,哪个是自变量?它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2)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3)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4)猜想一下,怎样围法,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
参
1.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n=1时,圆点有4个,即y=4;n=2时,圆点有8个,即y=8;n=3时,圆点有12个,即y=12,∴y=4n.
故选B
【分析】由图观察可知.
2.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判断△ABC的面积将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故选B.
【分析】由图观察可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判断当顶点C沿BC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底变小,则要保持△ABC的面积不变,高就要增大,即顶点A应向直线l的上方运动.
故选A.
【分析】由图观察可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4.答案:C
解析:【解答】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即可表示出变化后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表示出原来的体积和变化后的体积,比较即可得到结果.
故选C.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表示出原来的体积和变化后的体积.
5.答案:C解析:【解答】由题意得,这个过程中△ABC的底始终不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判断. 由题意得,这个过程中△ABC的底始终不变,则△ABC的面积的变化情况是先由大变小,后又由小变大.
故选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判断.
6.答案:(1)半径,体积;(2)297π.
解析:【解答】(1)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对于底面半径的每个值,体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自变量是:半径,因变量是:体积.
(2)体积增加了(π×102-π×12)×3=297πcm3.
故答案为:(1)半径,体积;(2)297π.
【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圆柱的高没有变化,只有底面积变化,因此计算底面积之差即可. 7.答案:s=2t2(t≥0).21
解析:【解答】观察表中给出的t与s的对应值,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关系式.t=1时,s=2×12;t=2时,s=2×22;t=3时,s=2×32;t=4时,s=2×42,…所以s与t的关系式为s=2t2,其中t≥0.
故答案为s=2t2(t≥0).21
【分析】观察表中给出的t与s的对应值,归纳出关系式.
8.答案:(1)y=8x+20 x 在0--10变化;(2)28 60;(3)3.5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在20℃的基础上x和y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y=8x+20;水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自变量是时间x;当水温y=100时,水沸腾,因此时间x=10,所以x的变化范围是0≤x≤10.
(2) x=1时,代入关系式y=28 x=5时代入关系式y=60
(3)把y=48代入关系式,变形计算出x=3.5.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依次代入求值即可
9.答案为:x2+x-2=0
解析:【解答】设这个梯形上底边长为x c m,那么下底就应该为(x+2)cm,高为x cm,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2x+2)x÷2=2,
化简后得x2+x-2=0.
故答案为:x2+x-2=0
【分析】如果设这个梯形上底边长为x cm,那么下底就应该为(x+2)cm,高为x cm,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方程.
10.答案:y=-x2+25x
解析:【解答】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 cm ,面积为y cm 2,根据题意得出: y =-x 2+25x 答案为:y =-x 2+25x
【分析】先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即可. 11.答案:见解析过程
解析:【解答】(1)W 1=16x+1000+200(200
x
+2)=17x+1400 W 2=4x+2000+200(100
x
+4)=6x+2800 W 3=8x+1000+200(
50
x
+2)=12x+1400 (2)当x=250时,W 1=17×250+1400=5650(元) W 2=6×250+2800=4300(元)
W 3=12×250+1400=4400(元),因为W 1>W 2>W 3,所以应采用火车运输,才能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关系列出式子:总费用=(运输时间+装卸时间)×损耗+途中费用×距离+装卸费用,依次代入数据即可.(2)x=250,依次代入关系式比较计算结果即可.
(3)
(4)x 每增加1时,y 当x 变为x +1时,y 由3x +3变为3(x +1)+3=(3x +3)+3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依次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13.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Q =800-50t (0≤t ≤16); (2)当t =6时,Q =800-50×6=500(立方米). 答:6小时后,池中还剩500立方米的水; (3)当Q =200时,800-50t =200,解得t =12. 答:12小时后,池中还有200立方米的水.
【分析】(1)根据“抽水时间×抽水速度=抽水量”,“蓄水量-抽水量=剩余水量”解题即可;(2)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可得自变量相应的值;(3)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
14.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表中反映的是油箱中剩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的变量关系,时间t是自变量,油箱中剩余油量Q是因变量;
(2)随着行驶时间的不断增加,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在不断减小;
(3)由题意可知汽车行驶每小时耗油7.5L,Q=54-7.5t;把t=6代入得Q=54-7.5×6=9(L);
(4)由题意可知汽车行驶每小时耗油7.5L,油箱中原有54L汽油,可以供汽车行驶54÷7.5=7.2(h).答:最多能连续行驶7.2h.
【分析】(1)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油箱中剩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的变量关系,再根据自变量、因变量的定义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行驶时间的不断增加,油箱中剩余油量的变化趋势;(3)由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行驶1h消耗油量为7.5L.然后根据此关系写出油箱中剩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的代数式;(4)根据图表可知汽车行驶每小时耗油7.5L,油箱原有汽油54L,即可求出油箱中原有汽油可以供汽车行驶多少小时.
15.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1)y=202
2
x
·x=(10-x)·x,x是自变量,它的值应在0到10之间(不包括0和10)
(2)
(3)可以看出:
中,变大的速度越来越慢,反过来y的值在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变小的速度越来越快;③当x取距5等距离的两数时,得到的两个y值相等.
(4)从表中可以发现x=5时,y取到最大的值25.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同时熟记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函数值为因变量,另一个值为自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