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1分)
1、复合地基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3、桩身完整性
反映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4、桩身缺陷
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5、静载试验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现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6、钻芯法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性状的方法。
7、低应变法
采用低解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8、高应变法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9、声波透射法
在预埋声波管之间发射并接受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率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10、地基变形允许值
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11、永久性边坡
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边坡。
12、锚杆(索)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13、强夯置换法
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粘结强度桩,并由桩、桩间土和桩垫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15、砂石桩法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并和原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0.5分)
1、检测机构资质按其所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
2、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应当注明见证人的单位和姓名。
3、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4、质量监督中所称的责任主体分别是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5、不良记录通过有关建设信息网公布的,公布的保留时间不少于6个月。
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目的为: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7、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目的为: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判定桩身弯矩。
8、高应变法检测目的为: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9、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①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②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③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④当工程桩作锚杆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⑤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超过80mm。
三、单项选择题(共12.5分,每题0.5分)
1、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受理资质申请后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D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作出书面决定。
A、30
B、60
C、15
D、20
2、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B。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管理责任
3、下列D试样必须实施见证取样送检。
A、构造柱钢筋
B、承重墙的砼砌块
C、门窗
D、拌制砌筑砂浆和砼的水泥
4、见证取样是指在建设单位或C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实验人员对工程中设计结构安全的试件和材料现场取样。
A、设计单位
B、勘察单位
C、监理单位D、监督单位
5、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或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A,且不得少于20根。
A、30%
B、20%
C、10%
D、40%
6、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内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应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B,且不应少于10根。
A、30%
B、10%
C、20%
D、40%
7、钻芯法检桩时,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B组芯样。
A、4
B、3
C、2
D、1
8、钻芯法检桩时,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C倍桩径或1米。
A、2
B、3
C、1
D、1.5
9、采用钻芯法检桩时,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B倍桩径内均匀对称布置。
A、0.1-0.2
B、0.15-0.25
C、0.2-0.3
D、0.2-0.25
10、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空心桩的激振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角宜为A。
A、900
B、1800
11、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空心桩的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A处。
A、1/2
B、1/3
C、1/4
D、2/3
12、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A个。
A、3
B、2
C、1
D、4
13、高应变检测时重锤应材质均匀,形状对称、锤底平整,直径(宽)不得小于A,并采用铸铁或铸钢制作。
A、1
B、2
C、1.5
D、2.5
14、低应变法检桩时,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CHz。
A、1000
B、1500
C、2000
D、800
15、钻芯法检桩,钻取芯样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A转/分钟。
A、790
B、690
C、590
D、490
16、钻芯法检桩时,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A。
A、0.5%
B、1%
C、2%
D、5%
17、钻芯法检桩时,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A米以内。
A、1.5
B、2
C、2.5
D、3
18、高应变法检桩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A米。
A、2.5
B、3
C、3.5
D、1
15、高应变检桩时,二类桩桩身完整性系数值β值为A。
A、0.8≤β<1.0
B、0.7≤β<1.0
C、0.6≤β<1.0
D、0.5≤β<1.0
19、声波透射法检桩时,声波放射与接收换能器,水密性满足AMPa不漏水。
A、1
B、0.5
C、0.4
D、0.3
20、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B倍,可终止加载。
A、1.0
B、0.9
C、0.8
D、1.221、钻芯法检桩时,钻取芯样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轻速调节范围不少于A挡。
A、4
B、3
C、5
D、2
22、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确定JC值,拟合计算的桩数不应小于检测总桩数的A,不应小于3根。
A、30%
B、20%
C、10%
D、40%
23、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其最低的质量保修期限为D。
A、80年
B、50年
C、30年
D、设计主体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24、见证取样的试块、证件和材料送检时其委托应有D签字。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送检人员
25、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应检测室内C含量的控制指标。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氨气
D、氯气
四、判断题(共12.5分,每题0.5分)
1、所有从事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均应取得检测资质。(×)
2、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后即可生效。(×)
3、检测机构可以转包检测业务。(×)
4、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5、监督机构可对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检测,检测记录可以不列入质量监督报告。(×)
6、在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和桩型及其截面相同的情况下,JC值的极差不宜大于平均值的30%。(√)
7、钻芯法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作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8、声测管埋设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D≤800mm,1根管。
2、800mm 式中D-受检桩设计桩径。(×) 9、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用压力表、油泵、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宜超过工作压力的90%。(×) 10、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统计时,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 1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桩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9倍作为单眨水平承载力的特征值。(×) 12、采用钻芯法检桩时,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 13、做低应变检测时,实心桩的激振的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米处。(√) 14、低应变检测时,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1个。(×) 15、进行高应变检测时,锤的重量应大于预先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0%-1.5%。(√)16、高应变检测时,三通道有测试数据,可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17、高应变检测时,桩身波速可根据下行波起沿的起点到上行波下降的起点之间的时差与已知桩长值确定。(√) 18、采用凯司法测定桩承载力,在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和桩型及截面积相同情况下,JC值的极差不宜大于平均值的30%。(√) 19、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判定桩承载力,对于柴油锤打桩信号在T1+2L/c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0ms。(×) 20、砂土为桩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含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含量50%的土。(√) 21、塑性指数由相应于76g圆锥体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22、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17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含量50%的土。(×) 2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芯样大于一般为Φ50mm×100mm,数量不应少于六个,进行饱和处理。(√) 24、岩基载荷试验时,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平均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5、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五、简答题(共30分,每题3分) 1、简述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时,可终止加载的条件。 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桩身折断; (2)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 (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2、简述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可终止加载的条件。 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3、简述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依据的几种情况。 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高应变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1)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开裂或出现严重塑性变形使力曲线最终未归零; (2)严重锤击偏心,两侧力信号幅值相差超过1倍; (3)触变效应的影响,预制桩在多次锤击下承载力下降; (4)四通道测试数据不全。 4、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油压千斤顶还应符合什么规定。 答:(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5、简述采用钻芯法检桩时,钻孔位置宜符合什么规定。 答: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内均匀对称布置。 6、简述钻芯法检桩时,桩身完整性判定为Ⅳ类桩的特征。 答:钻进很困难,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芯样局部破碎长度大于10cm。 7、简述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桩时,桩身完整性为Ⅳ类桩的时域信号特征。答: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 8、简述采用高应变法测桩时,出现什么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 答:以下四种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 (1)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2)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 (3)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反射弱,即波形表现出竖向承载性状明显与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不符合;(4)嵌岩桩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2L/c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也可采用钻芯法核验。 9、简述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综合判定方法。 答:(1)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U-б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б-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 )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 10、简述锚杆基本试验时,应终止加载的条件。 答: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可终止加载: (1)土层锚杆试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锚头位移增量2倍; (2)锚头位移总增量超过设计允许植; (3)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六、论述题和计算题(共20分,每题10分) 1、静力压桩桩顶偏位,桩身倾斜的主要原因? 答:桩顶偏位的主要原因:(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使桩向一侧斜。(2)二节桩施工时,上下节桩轴线不一致,使桩顶偏位。(3)桩身原有弯曲,沉桩时把相邻桩推向一侧或使地面隆起将邻桩一起拱起。 桩身倾斜的主要原因:(1)施工场地不平,或表面松软,施工机械产生倾斜,使桩身随之倾斜。(2)送桩时,送桩器与桩身不在同一轴线上。(3)桩身弯曲度超过规定值、桩尖偏离中轴线。(4)桩尖在底下遇见大块坚硬障碍物。(5)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不平,装身受偏心荷载作用,沉入后桩身倾斜。(6)二节桩施工时,由于接桩时上下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桩沉入后柱身倾斜。(7)桩距太近,邻桩压桩时土体挤压。 2、一根桩受到一个刚体的冲击,在冲击的最初瞬间桩头质点速度为3.0m/s。在冲击过程中桩身的最大力是多少?已知E=210000Mpa,A=115cm2,c=5120m/s 答:F=3.0〔210000(115)/5120〕=1.42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