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完善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宽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活,结合“责任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特别是让全体学生做在学校和在家庭、在社会表现中都表里如一的好孩子,将责任教育落到实处。
二、领导机构:
组长:蔡国奇(校长)
成员:
吕旭展 副校长
黄 奇 副教导主任(主管德育)
张晓媛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陈焕根 周巷镇关工委副
熊国权 云城村村长
三、管理分布图:
→ 党支部 工 会 少先队
学校教育
→ 校长室 教导处 年段办
→ 德育基地(敬老院 吴耕民纪念馆 周巷镇社区教育学院)
社区教育
→ 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周巷镇交警中队 云城村村委会
家庭教育 → 家长学校
四、职责:
1、学校领导及年级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负责制定、组织、安排活动,并及时对学生校内、校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2、社区负责配合学校为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3、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学校和社区交流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开好家庭教育课和社会实践课程。
4、学校、家庭、社区经常保持联系,互通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爱全覆盖,不留盲区。
5、学校发挥主渠道作用,家庭、社区积极配合,为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动员社会各界对特困留守学生予以资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具体困难。
6、学校和社区要大力宣传,提高公民关爱留守学生意识,配合、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监护人)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在教育管理学生上给予方法指导。
8、开发和利用社区现成的教育资源,组织留守学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和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