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05教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16:20
文档

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05教材

四电接口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 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涪秀铁路工程监理站二〇一五年三月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工程概况及特点: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新增二线监理三标,管段里程(ZDK294+425—ZD3K309+300)段,还包括黔江站引入工程等。桥梁、隧道工程比例大,特殊跨度桥梁多,桥梁现场浇筑,站前与站后四电接口对接工作将全面展开。涪秀二线铁路自2015年X月开工建设的涪陵至梅江段,站前工程在20XX年XX月前基本接近尾声。站后工程即将全面展开施工。涉及设备类型较多,与各专业接口多,
推荐度:
导读四电接口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 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涪秀铁路工程监理站二〇一五年三月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工程概况及特点: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新增二线监理三标,管段里程(ZDK294+425—ZD3K309+300)段,还包括黔江站引入工程等。桥梁、隧道工程比例大,特殊跨度桥梁多,桥梁现场浇筑,站前与站后四电接口对接工作将全面展开。涪秀二线铁路自2015年X月开工建设的涪陵至梅江段,站前工程在20XX年XX月前基本接近尾声。站后工程即将全面展开施工。涉及设备类型较多,与各专业接口多,
四电接口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

涪秀铁路工程监理站

二〇一五年三月

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概况及特点:

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新增二线监理三标,管段里程(ZDK294+425—ZD3K309+300)段,还包括黔江站引入工程等。

桥梁、隧道工程比例大,特殊跨度桥梁多,桥梁现场浇筑,站前与站后四电接口对接工作将全面展开。

涪秀二线铁路自2015年X月开工建设的涪陵至梅江段,站前工程在20XX年XX月前基本接近尾声。站后工程即将全面展开施工。涉及设备类型较多,与各专业接口多,紧凑衔接需加大协调力度。

项目特点

涪秀二线铁路工程,设计运行速度120Km∕h 的客货线,临近原有既有线,本工程技术标准高,列车运营速度快。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在站前工程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考虑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等专业的预留、预埋等基础施工项目,是多专业工程综合在一起按施工先后顺序,不同时期施工作业的系统集成。

四电接口工程是土建施工单位与四电施工单位的交叉配合的关键部位,好坏不仅影响站后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和进度,也会对主体工程甚至全线的调试、运营和安全构成影响。 

四电接口工程本身不是复杂的施工项目,但由于既涉及到桥梁、路基、隧道、站场等土建专业,又与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等站后专业密切相关,因此略显繁琐。同时,与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大型项目相比,四电接口工程主要是内部的接地钢筋、接地端子、贯通地线、预埋件等细小内容,容易被忽视。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四电接口工程主要特点归纳起来两个字:繁、细。 

1、 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原则

1.1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四电接口监理工作,并与站前工程各专业互相配合协作。

1.2 配合站前工程路基、桥梁、测量、试验监理工程师,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审查复核施工单位的四电接口工程项目作业成果。

1.3 督促本合同段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建立的与本工程技术相适应的技术组织机构;审核施工单位土建、结构技术人员的资质。

1.4 参加设计交底;审查设计图后向总监提报审图意见。

1.5 审核本标段四电接口施工方案后向总监提报审查意见,督促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

1.6  配合安全监理工程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1.7  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教育。

1.8  督促施工单位对特殊工种人员(焊工、起重工、电工、挖掘机司机等)的资质管理,人员资质资料必须上报监理。

1.9 对本合同段的施工内业资料进行100﹪检查;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采取巡视、见证、旁站、抽检等方式控制现场施工质量,对交验检验项目按总计10﹪频率进行抽检。

1.10 检查施工单位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1.11督促施工单位每道工序施工完工后前先自检,自检合格后再向监理报检,监理检查合格签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2 对施工中发生违反施工程序、使用不合格材料、野蛮施工或继续施工会留下质量隐患等情况时,要及时口头通知,并经总监签批后下发监理通知。

1.13  督促施工单位对现场四电接口已施工的设施进行看护,做好安全治安工作。

1.14  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施工干扰、周边建筑、交通人流等情况,为正确判断施工单位的索赔、进度滞后留下依据。

1.15施工资料单独存档;按竣工文件编制要求组卷,并制作成电子文档资料。

1.16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对施工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对事故中的数据进行公正判定。

2 、四电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规、规范、施工及监理合同。

2.2  铁道部TB10418-2003《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3  铁道部TB10419-2003《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4  铁道部TB10420-2003《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5  铁道部TB10421-200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6  通路2010-8401《铁路路基电缆槽》;

2.7  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指南》;

2.8  铁道部TB10402-2007《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3  施组及方案的监理

3.1  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组和施工方案,方案中必须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人力组织、机械设备配置、材料准备、安全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等。接触网支柱基础基坑开挖、综合地线埋设等施工项目应有紧急预案措施;所有施组和施工方案必须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3.2  当施组和方案需调整时,必须责成施工单位重新上报调整后的施组和方案,审核批复后才能执行。

3.3  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按审批的施组和方案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重点及施工进度情况,对各工点施工进行监督检查,使工程质量、安全在可控状态。

4、检验、验收资料的监理 

4.1 督促施工单位按建设指挥部竣工文件的要求,按时、按要求份数上报隐蔽检验报表和验收资料;不合格的资料责成施工单位返工。

4.2审查施工单位的隐蔽检验报表、质检验收报表,在最短时间内到工地进行复检;经复检合格签认后,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组织好下一道工序施工。  

4.3 审查施工单位的隐蔽检验报表、质检验收报表的真实性,虚假报表一律退回。

4.4 未经监理检验签认的工序,施工单位自作主张进行施工,即使工程质量合格,也不予认可。

5 、现场检查及旁站监理

5.1 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

5.1.1 支柱基础挖方

5.1.1.1 检查挖装、运输设备的完好率及作业能力是否满足工期要求。

5.1.1.2 检查出场运土运输设备的除尘设备,不能满足文明施工、环保及市防尘要求的车辆,一律不许出场。

5.1.1.3  检查施工单位基坑周边排水;开挖时督促及时做好人员安全防护。                                                                                      

5.1.1.4  基坑开挖宜采用钻孔机成孔,且每根桩的施工应连续进行。

5.1.1.5  基坑开挖尺寸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监理旁站检查见证。

5.1.1.6  开挖时遇到坍坡、及危及人员、机械安全情况时,及时通知总监下发暂时停工令。

5.1.1.7  整体完工后按设计图纸标准进行检测,并按分项工程要求做好监理资料整理。

5.1.2 基础砼浇灌

5.1.2.1 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

5.1.2.2 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接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5.1.2.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500m3的车站每100m3混凝土一组试块。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监理见证取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

5.1.2.4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见证取样检测,或查阅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5.1.2.5  基础应连续浇灌,一次成形。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完一个,再以该基础为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注。

 5.1.2.6  检查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施工缝整齐;基础的混凝土蜂窝、麻面面积不超过被检查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mm;所有蜂窝、麻面、不整齐的施工缝及缝宽大于0.15mm的裂缝,应按规定进行修整,并符合有关要求。

5.1.3. 支柱基础预埋件、基础限界检查

5.1.3.1基础施工的一般规定:

1)、区间接触网支柱基础的纵向位置允许误差±0.5m。

2)、车站道岔处接触网支柱基础的位置应以岔心为基准进行布置,必须在设计指定位置,不得随意调整。

3)、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外露允许误差-0,+20 mm,但同一组基础的螺栓外露应一致,螺栓外露部分应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防护处理。

4)、螺栓间距误差±2mm,是指相互间距。可通过与钢柱底盘相同结构尺寸的模板进行检查校正。

5)、接触网钢柱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接地端子与基础钢筋网连接可靠,焊接长度满足不小于6倍直径的要求,接地端子应与基础表面平齐,便于查找,施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灌入接地端子螺纹内。

6)、基础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0,+20 mm。

5.1.3.2 支柱基础施工误差要求

序号项         目

误差要求
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

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50mm

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10mm/-0mm

4螺栓相邻间距±1mm

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

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mm

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mm

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

9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

10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5o

11基础面至轨面距离(以内轨为标准);基础面高出路基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5mm

12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0mm

                                                                                        5.1.3.3 硬横跨基础施工误差要求

序号项         目

误差要求
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

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25mm

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10mm/-0mm

4螺栓相邻间距±1mm

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

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mm

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mm

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

9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

10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0.25o

11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路基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5mm

12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0mm

13

同组硬横跨两侧基础的锚栓中心连线应与线路中心垂直(在曲线应与线路法线重合)两锚栓组中心在平行线路方向的偏移

<50mm

5.2.综合接地系统工程

涪秀二线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是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

5.2.1 综合接地线的施工技术要求

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每侧一根贯通地线;

接地装置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以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2)、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3)、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

4)、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5)、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工作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6)、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按需设置)尾端C型压接。

⑴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⑵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电力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⑶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电力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电力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⑷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⑸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⑹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7)、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接地极。在施工作业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8)、 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9)、跨线桥处的路基地段,在桥墩处预留分支引接线,在电力槽内预留路基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与接地端子尾端压接,以便于跨线桥接地装置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0)、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11)、每个接触网支柱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设置2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端子间隔0.5m。供轨旁通信、信号等弱电设备、设施接地。

12)、车站咽喉区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处的电力电缆槽侧壁分别设置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

13)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置2个桥隧型接地端子。供无砟轨道板及附近金属设施就近接地。

14)、站台范围内的贯通地线与咽喉区贯通地线同径路敷设,自站台墙一侧纵向贯穿整个站台区。

15)、分支引接线约每100m设置一处,一端与贯通地线C形压接,另一端与站台墙预留的接地端子拴接。 

16)、在站台墙内,站台面上层靠线路侧60cm范围内的纵向结构钢筋需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通过站台墙内的部分横向、竖向结构钢筋将站台面纵向结构钢筋连接起来,并构成站台墙接地装置,并约每100m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一次。 

17)在每个站台墙靠钢轨一侧的侧墙下部,约每100m设置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并与站台墙接地装置相连接,端子孔朝向线路,采用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

18)在基本站台墙靠信号楼(或室)一侧的上部预留4个接地端子,以便于信号楼(或室)的环形地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端子与站台墙内的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19)、侧线铺轨前,在线间碎石层下方敷设热镀锌扁钢,将接触网基础上的接地端子与站台墙靠钢轨侧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

20)当正线为无砟轨道区段或线间有客车上水设施等金属物时,在线间敷设一根热镀锌扁钢,将线间接触网基础的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无砟轨道板及相关金属设施的接地均可就近与扁钢连接。

21)、信号楼(或综合站房,下同)等建筑物接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⑴距铁路20m范围内铁路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⑵综合接地系统在信号楼上、下行两端应分别与其环形接地体连接,每端设2根连接线,2根连接线的间隔为2~3m。

⑶其他建筑物的地网应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22)、与建筑物地网连接的接地干线,可用铜排或热镀锌扁钢埋地敷设,铜排的截面积不小于50mm2,热镀锌扁钢的截面积不小于200mm2。厚度均不小于4mm。 

23)站台范围内旅客可接触的建筑物及金属构件等应采取等待电位或分设接地等措施。条件具备时,可与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可靠连接,具体连接可参考信号楼环形接地体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 

24)、无砟轨道的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板结构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25)、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接触网基础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26)、T形连接及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 

27)、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8)、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29)、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30)、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31)、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32)、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

5.2.2 综合接地系统的主要器材

综合接地系统器材主要包括贯通地线(含分支引接线,以下同)、接地端子、接地连接导线、C形压接件、L形连接器等。

贯通地线的规格主要有铜截面积25mm2、35mm2、50mm2、70mm2几种规格。此外,也可根据现场需要提供其它规格电缆产品。

5.2.3 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技术指标

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5.2.4 综合接地系统的监理

1)、综合接地系统器材进场后,专业监理要对入场器材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的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品生产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对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产品坚决不准入场。

2)、综合接地线敷设、接地钢筋、接地体连结时,专业监理要根据综合接地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在现场进行见证及巡检,要检查路基段综合地线埋深和敷设防护状况,确认接地端子预留位置准确情况。形成现场监理检查记录和测试资料记录。

3)、综合接地线敷设后,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采用地线检测仪对接地体、接地端子进行测试,监理旁站记录测试数据。对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电阻值达不到1Ω的接地体,要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于不是施工原因达不到1Ω的接地体,要反复进行电阻值的确认,情况确定后,再将测试数据报告设计单位,寻求解决办法。

5.3. 电缆槽预留、电缆过轨预留和手孔等接口工程

     涪秀二线铁路全线路基、桥、隧道两侧都设有通信、信号和电力电缆预留槽道各一条,相应需要预留的还有路基、站场的过轨管、电缆井及手孔等。这些项目均属于站前的土建施工过程中考虑电力、通信、信号专业使用预留、预埋基础施工的四电接口项目。它的施工质量好坏不仅影响站后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和进度,也会对主体工程甚至全线的调试、运营和安全构成影响。

5.3.1电缆槽预留接口工程监理要点 

1)、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预留槽要严格按照《铁路路基电缆槽》标准图要求施工,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原则上应顺直,应保证槽道预埋的强度、防腐、美观要求,设置在铁路两侧设计规定位置,弯曲时的半径不少于1m(弯曲角度不小于1200)。

2)、路基段与桥梁、隧道电缆槽采取现浇一定长度的电缆槽在平面和纵断面上进行平顺连接,区间路基段与车站路基电缆槽采取电缆井连接。

3)、车站在信号机械室一侧设置从主干电缆槽(靠近信号机械室)到信号楼电缆井连通的电缆槽或电缆管涵,电缆槽或电缆管涵要有排水处理措施。

4)、站内牵了出线线路设置电缆槽,电缆槽尺寸应满足净宽200 mm,净深300 mm,电缆槽应与主干道电缆槽连通。

5)、每隔100 m,电缆槽须与排水沟连通一次,便于排除槽内积水。

5.3.2 电缆过轨预留接口工程监理要点

1)、电缆过轨管设计图要求均采用镀锌无缝钢管,其内径为100 mm、厚度不少于4 mm;过轨管(非导电材料)采用的材质、规格应满足与站前主体工程设计寿命的要求,在寿命期内不腐、不碎,钢管不穿孔、无裂缝及显著的凹凸不平和严重腐蚀等情况。

2)、过轨管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打磨光滑;过轨管若焊接必须保证焊接的内壁光滑,焊接工艺建议采用接头处打磨后抱焊方式。

3)、过轨管道的埋设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钢管内预留两根直径4 mm的铁丝以便穿引电缆过管。

4)、过轨管埋在槽底,设C15混凝土基础,厚度不小于100 mm。对于路堤地段,应在路堤填筑至基床层顶面后埋设,对于基床表层换填地段的路堑应在基床表层范围内原状岩(土)挖除后埋设;基床表层以下的基坑应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石。由于过轨管埋设质量要求高,监理人员必须进行质量见证,并做好监理旁站记录。

5)、过轨管道的埋设深度参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图《铁路路基电缆槽》的技术要求,过轨管与正线电缆槽衔接部分需要满足光缆转弯半径不小于15倍半径的弯曲要求(光缆直径为1.5CM)。

5.3.3电缆井、手孔等接口工程监理要点

1)、电缆井、手孔的尺寸大小可参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图《铁路路基电缆槽》执行,设置的电缆井应在底部留有排水孔,出水孔须考虑防止沙漏。

2)、区间无线基站过轨两端设置手孔,手孔在线路两侧设置,当引入到无线基站时,在路基上手孔处设引下电缆槽。

3)、过轨管里程若与设置的集水井里程相重叠、或与接触网支柱里程有重叠的,可适当移动电缆井位置,并将过轨管和电缆井一同移动,但过轨管不应跨集水井,在过轨管的两端均设维修电缆井。

4)、区间、站场的手孔型号:Ⅰ型手孔:(1200 mm×1200 mm×900 mm),Ⅱ型手孔(1500mm×1200mm×900mm),Ⅲ型手孔(1800mm×1200mm×900mm),各型手孔壁厚为200 mm。

5.4  附:工程施工检查表格

 

接地及回流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编号:10010301001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  工  单  位

 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    控    项    目

1接地极的规格、质量第4.6.1条

  
2回流电缆第4.6.2条

  
3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第4.6.3条

  
4接地体的埋设深度第4.6.4条

  
5回流线与变压器的连接、接地保护放电装置与N线的连接

第4.6.5条

  
6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第4.6.6条

  
7避雷针接地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点距变压器或35kV及以下设备与接地网连接点距离

第4.6.7条

  
8避雷针及装有避雷针、线构架上的照明灯电缆(线)的保护第4.6.

  
9接地体的连接第4.6.9条

  
10接地干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第4.6.10条

  
11电缆沟内接地母线的敷设方式及与接地网的连接第4.6.11条

  
一           般           项             目

1回流电缆的固定第4.6.12条

  
2铁路岔线作回流线时钢轨连接质量、扁钢作回流线的防腐第4.6.13条

 
3建筑物出入口出的接地标志及临时接地线的连接第4.6.14条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专职质量检查员年   月   日

 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

  分项工程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

         
   设备(材料)开箱检查证

编号:铁程检-43

设备名称到货日期检查日期
规格型号制造厂数量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安装地点检查地点
设备包装情况
易碎件是

否完整

有否漏油

(气、水)

另配件及各附件是否齐全
外观有否机械损伤或缺陷
说明书合格证等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检查意见
材料保管员:      施工负责人:      监理或监察工程师:

                     年   月   日

                           

工 程 检 查 证 

                         编号:铁程检-18

检查综合地线的埋设情况

铁路线别:                           预算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地点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电缆型号              自     至   共长    米

检查结果如下:

1.埋设深度                                           

2.土质情况      有无浸蚀性                       

3.防护情况                             

                                           

4.穿过轨道下防护方法                               

5.接头及弯曲处的处理                             

6.始端备用量                                         

7.终端备用量                                           

 根据以上检查认为   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决定 可以投入使用                           

                               

              

主管工程师:          施工负责人:

检查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2011年   月    日

                 

                                                                

接   地   工   程   隐   蔽   记   录

   站(区间)

编   号

名    称

地    点

接地极规格埋深   (米)

土 质

接   地电   阻(Ω)

施工日期施        工   负  责  人

检查员备  注

           
           
           
           
           
           
           
           
           
           
           

文档

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05教材

四电接口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 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涪秀铁路工程监理站二〇一五年三月四电接口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工程概况及特点: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新增二线监理三标,管段里程(ZDK294+425—ZD3K309+300)段,还包括黔江站引入工程等。桥梁、隧道工程比例大,特殊跨度桥梁多,桥梁现场浇筑,站前与站后四电接口对接工作将全面展开。涪秀二线铁路自2015年X月开工建设的涪陵至梅江段,站前工程在20XX年XX月前基本接近尾声。站后工程即将全面展开施工。涉及设备类型较多,与各专业接口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