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余额宝
1.1 余额宝概念
余额宝是2013年6月13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上线的存款业务。通过“余额宝”,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
余额宝是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推出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把钱转入余额宝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支持支付宝账户余额支付、储蓄卡快捷支付(含卡通)的资金转入。目前不收取任何手续费。通过“余额宝”,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根据其官方介绍,2012年,10万元活期储蓄利息350元,如通过余额宝收益能超过4000元。
1.2 余额宝的主要特点
(1)操作流程简单
余额宝服务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实际上是进行货币基金的购买,相应资金均由基金公司进行管理,余额宝的收益也不是“利息”,而是用户购买货币基金的收益,用户如果选择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购物支付,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整个流程就跟给支付宝充值、提现或购物支付一样简单。
(2)最低购买金额没有
余额宝对于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没有,一元钱就能起买。余额宝的目标是让那些零花钱也通获得增值的机会,让用户哪怕一两元、一两百元都能享受到理财的快乐。
(3)收益高,使用灵活
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余额宝更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收益,还全面支持网购消费、支付宝转账等几乎所有的支付宝功能,这意味着资金在余额宝中一方面在时刻保持增值,另一方面又能随时用于消费。
(4)安全
支付宝对余额宝还提供了被盗金额补偿的保障,确保资金万无一失。
2、关于余额宝的讨论
关于余额宝,现在已有的争论大凡分两类:一类认为“余额宝”是个厉害的金融创新,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的利益(“余额宝”账户能够替代商业银行的活期账户);一类认为“余额宝”现在购买货币基金的尝试,与商业银行业务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余额宝”账户与商业银行活期账户有差别)。简单地说,两类观点争论的焦点停留在:“余额宝”账户与商业银行活期账户有何异同(风险、流动性等)?两者的可替代性有多强?
在对余额宝的争论中,银行业内部的声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就银行业人士来看,有的已经把分析余额宝特性、筹划对应措施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则在了解之后认为余额宝并不足惧,而且也和银行现在的主要业务交集不大。
警惕余额宝的银行业人士认为:1、余额宝的高收益会吸收大量的银行活期存款转入余额宝;2、余额宝使天弘基金一炮走红,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三方公司加入,这势必会对银行的代销业务造成冲击,直接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3、余额宝的方式极为灵活,业务开通方便,完全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银行目前很难有类似的产品相对应;4、余额宝虽然在产品创新上并无特色,但支付宝强大的渠道优势、客户黏性和数据优势让银行不得不防。监管层面、层面对于支付宝这样的摸索与挑战,也表现出明显的支持、鼓励态度。因此,他们认为银行需要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前应对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
但是也有人认为余额宝不足为惧,他们认为:1、像余额宝这样的产品早就有了,银行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举动;2、余额宝在宣传时没能正确的提示风险,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一旦出了问题,客户肯定就会产生恐慌情绪,有可能对余额宝带来致命的打击;3、余额宝的小额资金来源不会对银行的存款产生大的影响;4、利用余额宝理财的说法并不符合专业理财角度的要求,银行更好的服务和收益不会受到大的冲击;5、支付宝、余额宝的资金,最终也要托管在银行,不会对银行购成实质性的威胁。所以他们并不担心余额宝带来的所谓的“冲击”。
基本上,无论是警惕性的意见还是“无忧论”的观点,每一点都有各自的道理,谈不上谁对谁错。但问题在于,这些观点大都还站在银行业自身的角度来看待余额宝这个事儿,在思考问题及对策的时候,难免带有那么些银行业自身的思维定势。一个比较鲜明的态度是,来自银行业的人士很大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所有夸大余额宝作用的人,都是不懂金融的。
阿里巴巴永远都成不了阿里银行,因为它没必要这么做,支付宝永远都实现不了由三方支付平台、类金融工具向“准银行账户”的转型,但它也无需这么做。借助余额宝,支付宝跨出“类存款”的第一步,未来走向“类银行”速度只会比银行想象的更快。
也就是说,面对这样一个来自互联网的门外汉、“搅局者”、“野蛮人”,固有的那一套思维定势,已经不那么好使了。而一旦跳出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你就会发现:银行的优势其实已经非常模糊。
3、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截至6月30日24点,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余额宝只用了18天时间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的宝座。
余额宝金融产品的创新直接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如果说支付宝让传统银行业领教到什么叫“冲击”的话,那么余额宝则让传统银行业领教到什么叫“危机”。危机在哪里呢?如果说阿里小贷应运而生、阿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支付宝的越来越强大以及支付宝上代卖各类理财产品等将银行行长们吓出一身冷汗,那么,余额宝的出现对银行来说简直是性的。
商业银行经营基础和根基在于资金来源,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才能放贷款、投资、拆借等运用资金实现盈利。而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最重要的是储蓄存款特别是低成本的活期储蓄存款。而余额宝正好卡住了银行资金来源的咽喉,正好切断、截流了银行活期存款来源的渠道。
目前,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存款能力大大下降,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危机四伏,与利率未市场化关系很大,更与社会融资风起云涌带来的冲击有关。其中,支付宝、余额宝等新型金融产品工具对银行储蓄存款构成直接威胁。商业银行一旦失去了赖以“养家糊口”的稳定储蓄存款资金来源,对其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放开民间资本自行设立创办商业银行已经如箭在弦。精明的马云说不定已经开始筹划筹建商业银行了。同时,余额宝产品的巨大成功,必将引来无数基金公司与支付宝合作创新出更多金融产品。雨后春笋般类似余额宝的金融产品,民间资本创办设立商业银行一旦闸门放开,那么,传统商业银行真正的危机必将到来。
当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时,都说狼来了。结果这只“狼”把国内商业银行没咋地。没想到真正可怕的“狼”在国内冬眠许久后已经开始出击了,已经吓出传统商业银行行长们一身冷汗,最终能否吃掉传统商业银行,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