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基层质监普法工作的形式与实践
2010年是全国”五五普法”工作验收年,也是承前启后,展开新一轮”六五”普法的开年。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物质文明的进步是比较容易的,而且社会的迅速发展也满足了大部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而对人们精神的改化却似乎困难的多,精神上的食量似乎也很匮乏,发展相对慢得多,”六五”普法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精神食量,让我们有了更深的思想觉悟,对我们的思想给予了更深刻地定位,从法律角度来提倡我们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怎样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如今更加注重对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注重法治文化建设,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六五”普法强调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制约性,在行动和宣传上赋予更多的内涵,党、全国、提出 “用五年时间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五年普法”这不仅仅是一个时段的任务,不应是几个人的行为,而必须是广大公民的共同参与,用真正的行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入认识与学习,我们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回首瞻望前期普法工作人员打下的坚实基石,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再将普法这一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使命在肩上扛的更稳、走的更远呢?在此,就面临新的历史时期基层普法工作的形式与实践研究,粗浅地提出一些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认真回顾五个”五年计划”普法工作与”法制六进”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我国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都是正确的、切合实际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普法工作中,我们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五五”普法验收工作为中心,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着力提高法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质监系统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思想,顺应发展
新形势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全民普法二十多年来,人民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国家民主与法治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一是树立正确的普法观念。普法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其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是不言面喻的,尤其是我们这样长期浸透在封建历史长河中的国家,更是如此。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坚忍不拔的思想,克服一切可能的急功近利和悲观情绪,把功夫下在对广大群众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上。二是树立科学的普法理念。要从侧重普及法律知识,转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上来;要从侧重履行法律义务方面教育,转到增强公民积极的法律意识上来,尤其是要用现代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要从侧重法制教育的普及率,转到强化公民自觉自愿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上来。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必须不断创新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将普法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公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使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尤其要更加注重法治文化的熏陶。
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实践必须有所作为
普法实践证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灌输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法治活动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因此,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参与和推动法治实践方面必须有所作为。一是探索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践证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秉公执法是对社会对群众最好最直接的法制宣传教育。我们可以考虑成立由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纪委、监察局等部门和、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类代表组成的,针对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效能督察和评估中心,制定一整套督察和评估的程序、管理办法。通过群众投诉、媒体调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实施点面结合的检查督导,对发现并有证据显示的行政不作为、违法、违纪等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特别是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劳动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维权和排解纠纷的过程中来,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法律制度的运行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法治实践之中。
三、审时度势,创新机制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想,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基层普法宣传工作是接触面最广、社会形势最复杂、普法对象差异性最大、实施者与接受者比例最悬殊的宣传教育阵地,这就决定了基层普法工作必然有其空间和时间的因素。那么,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最大化做好质检普法宣传工作呢?
首先,明确接受群体,扩大宣传阵地,强化工作手段
普法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年仅有的几个宣传日活动。在宣传日中,老百姓、未成年人及消费者群体,无论是个人数量上还是社会群体数量上,只能是有限度地接受法律法规信息,并且大多数是非常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普通消费者,每年所关注的问题基本离不开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消费品等,比如粮油、副食品、各类酒、茶等,多年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不外乎辨假、辨劣,事实上是培养了消费群体的辨别力和警惕性,但可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这些产品的发源地——生产领域才是我们质检人最大的普法宣传教育阵地。各企业法人、生产厂长、质检品控部门等上至负责人,下到基层技术员都是普法重点宣传对象。通过多形式开展企业法制宣传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法治论坛、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水平。
再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了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是要对对口单位加强面对面普法意识。2007年以来,结合”法制六进”工作精神,我系统持续推进”法制进企业”工作深入,在生产加工企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多次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上针对热点事件进行过专题讲座和答疑。那么,就近来说,各业务窗口处室、科室在平日是与我们的服务对象接触最频繁的,如果通过提高业务窗口干部职工法律素养,从而将普法宣传教育应用到平日的业务接待和咨询中,面对面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普及与该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又做了普法宣传的工作,岂不是事半功倍?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同理,在日常的各类监督行为,如抽样、稽查、审查等深入企业开展工作的同时,将普法活动适时地融入到各项监督活动中,起到监督与服务并行,制度化与人性化并存,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针对涉及面广、事关重大的行业和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使企业明确质量守法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依法生产、守法经营意识。
四、拓宽层面,广泛吸收
法制建设及普法工作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此,就质监系统具体工作和职责范围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提一些内容。
1、大力加强学习宣传,继续加强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法律素质,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3、深化”法制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法制教育与公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4、开展技术机构普法培训。组织技术机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敦促技术机构制定实施学法计划,强化技术机构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使其依法施检、程序规范、数据准确。建立健全技术机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以制度的手段强化技术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促使依法施检和依法管理成为技术机构开展工作的自觉要求,维护技术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从不同方面加强思路的科学性、目标的远近性、对象的彼此性、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灵活性、推进的整体性等要素的建设,使它们更趋完善、科学。当然,一个人的想法不可能包罗万象、尽善尽美。但它不是孤立静止的,可以通过它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更好服从服务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以未来向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伊犁州产品质量检验所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