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药理学考试题 打印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14:07
文档

药理学考试题 打印版

40分,包括名词解释10分(5个*2分),选择题20分(20个*1分),简答题10分(2个*5分),复习题一、绪论药效学二、药效学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剂1.药物产生副作用是由于()A药物安全范围大B用药剂量过大C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敏感2.关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病人不利的作用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C毒性作用可在超剂量下发生D副作用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造成的,是难以避免的E后遗效应是药物长期过量应用出现的反应3.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
推荐度:
导读40分,包括名词解释10分(5个*2分),选择题20分(20个*1分),简答题10分(2个*5分),复习题一、绪论药效学二、药效学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剂1.药物产生副作用是由于()A药物安全范围大B用药剂量过大C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敏感2.关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病人不利的作用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C毒性作用可在超剂量下发生D副作用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造成的,是难以避免的E后遗效应是药物长期过量应用出现的反应3.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
40分,包括名词解释10分(5个*2分),选择题20分(20个*1分),简答题10分(2个*5分),

复习题

一、绪论

药效学

二、药效学

效价强度

治疗指数

激动剂

1.药物产生副作用是由于(   )

A药物安全范围大

B用药剂量过大

C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D病人肝肾功能差

E病人对药物敏感

2.关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病人不利的作用

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

C毒性作用可在超剂量下发生

D副作用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造成的,是难以避免的

E后遗效应是药物长期过量应用出现的反应

3.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

A药物作用的强度

B药物剂量的大小

C药物的脂溶性

D药物的内在活性

E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三、药动学 

首过消除 

肝肠循环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 

4.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 

A 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转运加快 

D药物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5. 以下哪项不是肝药酶的特点(    ) 

A个体差异大 

B数目有限,存在竞争性 

C非专一性的酶 

D其活性不受药物影响 

E多数药物被其灭活 

6. 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    )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7. 一级动力学消除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恒比消除 

B恒量消除 

C药物消除的主要类型 

D 血药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越多 

E半衰期恒定 

解热镇痛抗炎药

对阿司匹林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解热镇痛

C.抗胃溃疡

D.抗风湿

E.可引起哮喘

解热镇痛药的抗炎机制

A.促进炎症消散

B.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

C.促进PG从肾脏排泄

D.促进PG在肝脏中代谢

E.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

A.对乙酰氨基酚

B.阿司匹林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布洛芬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规律的学科

效价强度: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剂量越小,强度越大。

治疗指数:是LD50/ED50的比值,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值越大,药物的安全程度越大。

激动剂:指既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首过消除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先入门静脉经过肝脏,再到达体循环,药物可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半衰期:半衰期是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 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和速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与药物起效快慢和作用强弱密切相关。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可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只是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简答题:

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

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COX,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 (TXA2) 合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因此可采用小剂量(50~100mg/d),预防血栓的形成,治疗心肌梗死等疾病。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 强心苷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 降低心肌耗氧 

B 正性肌力作用

C 减慢心率

D 减慢房室传导

E 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2 强心苷治疗房颤的的机制主要是

A 缩短新房有效不应期

B 抑制房室结传导

C 降低心房自律性

D 降低普肯野纤维自律性

E 抑制迷走神经

3 地高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下列哪种酶起作用

A 磷酸二酯酶

B 鸟苷酸环化酶

C 腺苷酸环化酶

D Na -K-ATP酶

E碱性磷酸酶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强心苷的不良反应

A 胃肠道反应

B 室性早搏

C 色视障碍

D 粒细胞减少

E 神经系统症状

抗心绞痛药

1 甘油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

A 贴皮

B 静脉注射

C 口服

D 舌下含服

E 直肠给药

2 甘油扩张血管的机制是

A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B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释放NO

C 阻断血管平滑肌β2受体

D 阻断α受体

E 以上都不是

3 普萘洛尔、甘油、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

A 减慢心率

B 缩小心室容积

C 扩张冠脉

D 降低心肌耗氧量

E 阻断Ca2+通道

4 变异型心绞痛不宜选择

A 甘油

B 异山梨酯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地尔硫卓

抗高血压药

1 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不宜选用

A 利尿药

B 钙拮抗药

C α受体阻断药

D β受体阻断药

E 中枢性降压药

2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不具有下列哪种不良反应

A 低血压

B 高血钾

C 咳嗽

D 影响胎儿发育

E 齿龈增生

3 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

A 酮舍林

B 卡托普利

C 可乐定

D 氢氯噻嗪

E 硝苯地平

4 高血压兼有溃疡病患者宜选用

A 卡托普利

B 可乐定

C 胍乙啶

D 拉贝洛儿

E 利血平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 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

A 减少胃酸分泌

B 降低血糖

C 促进骨骼发育

D 引起向心性肥胖

E 促进伤口愈合

2 长时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隔日清晨一次给药可避免

A 诱发溃疡

B 停药症状

C 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D 反跳现象

E 低血钾症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1临床用胰岛素常用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 静脉注射

C 肌肉注射

D 皮下注射

E 舌下含服

2 磺酰脲类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 增强胰岛素作用

B 提高靶细胞敏感性

C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 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

E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 能导致乳酸血症的药物是

A 胰岛素

B 苯乙双胍

C 阿卡波糖

D 甲苯磺丁脲

E 二甲双胍

传出练习题

1 治疗青光眼可选用

A 新斯的明

B 阿托品

C 山莨菪碱

D 毛果芸香碱

E 东莨菪碱

2 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应选用

A 毒扁豆碱

B 氯解磷定

C 阿托品

D 新斯的明

E 毛果芸香碱

3 治疗中重度有机磷酸脂类中毒应当采用

A 阿托品+碘解磷定

B 阿托品+新斯的明

C 阿托品+东莨菪碱

D 阿托品

E 碘解磷定

4 阿托品对眼睛的调节

A 扩瞳 降眼压 调节痉挛

B 缩瞳 降眼压 调节痉挛

C 缩瞳 升眼压 调节麻痹

D 扩瞳 升眼压 调节麻痹

E 缩瞳 降眼压  调节麻痹

5 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显著的是

A 子宫平滑肌

B 胆道输尿管平滑肌

C 支气管平滑肌

D 胃肠道平滑肌强烈痉挛时

E 奥地氏括约肌

6 关于琥珀胆碱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一种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B 作用可维持2h以上

C 可引起血钾升高

D 过量可用新斯的明对抗

E 持续阻断N2受体

7 关于筒箭毒碱的正确叙述是

A 是一种去极化型肌松药

B 可促进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C 可引起血钾升高

D 过量可用新斯的明对抗

E 持续激动N2受体

8 少尿或无尿的休克病人禁用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阿托品

D 肾上腺素

E 异丙肾上腺素

9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注射

A 麻黄碱

B 氯化钙

C 去甲肾上腺素

D 肾上腺素

E 异丙肾上腺素

10 为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多巴胺

11 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是

A  M受体阻断药

B  N受体阻断药

C β受体阻断药

D  H受体阻断药

E  α受体阻断药

12 具有中枢兴奋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A 麻黄碱

B 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多巴胺

心血管系统

不良反应较少的平喘药是

A 茶碱类

B 肾上腺素

C 沙丁胺醇

D 麻黄碱

E 异丙肾上腺素

色苷酸钠对已经发作的哮喘无效的原因

A 不能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B 不能直接对抗过敏介质的作用

C 有肥大细胞膜稳定作用

D 吸入给药可能引起呛咳

E 人肥大细胞对药物不敏感

乙酰半胱氨酸适用于

A 干咳

B 痰黏稠不易咳出

C 治疗支气管哮喘

D 急性咽炎

E 预防支气管哮喘

对氢氧化铝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中和胃酸作用迅速

B 口服易吸收

C 久用会导致腹泻

D 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

E 可产气

长期服用可引起阳痿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 氢氧化铝

B 西米替丁

C 哌伦西平

D 米索前列醇

E 奥美拉唑

具有止吐作用的药物是

A 乳酶生

B 甲氧氯普胺

C 米索前列醇

D 枸橼酸铋钾

E 阿片制剂

多潘立酮发挥胃肠动力作用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 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

C 激动外周多巴胺受体

D 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

E 阻断外周组胺受体

A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镁 C 碳酸钙 D 碳酸氢钙

抗酸较强、快、持久,但可引起反跳性胃酸增多的是

抗酸作用较强、快、但可引起腹泻的是

抗酸作用强、快、短暂,可产气的是

抗酸作用较强,兼有收敛、止血作用但可引起便秘的是

A 阻断M受体 B 抗炎抗过敏作用 C 稳定肥大细胞膜

D 阻断腺苷受体 E 激动β2受体

氨茶碱的平喘机制是

色苷酸钠的平喘机制是

异丙托溴胺的平喘机制是

沙丁胺醇的平喘机制是

地塞米松的平喘机制是

抗生素习题

1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

A 阻碍细胞壁合成

B 阻碍核酸合成

C 阻碍蛋白质合成

D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E 影响细菌叶酸的吸收

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不包括

A 加强主动流入系统

B 降低外膜的通透性

C 细菌基因突变

D 靶位的修饰与变化

E 产生灭活酶

3 磺胺嘧啶的的作用机理在于竞争性地抑制了

A β-内酰胺酶

B 二氢叶酸还原酶

C 二氢叶酸合成酶

D 转肽酶

E 碳酸酐酶

4 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

A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 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E 以上都不是

5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

A 抗叶酸代谢

B 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C 影响核酸

D 干扰菌体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E 影响细菌胞浆通透性

6 患者,女,21岁。因大叶性肺炎使用青霉素,注射后立即出现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腹痛恶心、呕吐及皮疹。应立即选用

A 肾上腺素 

B 糖皮质激素

C 青霉素酶

D 苯海拉明

E 苯巴比妥

7 青G过敏的病人,G+菌感染可换用

A 红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羧苄西林

D 氨苄西林

E 头孢菌素

8 与细菌和蛋白体50S 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而抑菌的药物是

A 甲氧苄啶

B 喹诺酮类

C 红霉素

D 两性霉素B

E 青霉素类

9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菌产生大量PABA

B 细菌产生大量二氢叶酸合成酶

C 细菌产生水解酶

D 细菌产生钝化酶

E 细菌细胞通透性降低

10 庆大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A 胃肠道反应

B 过敏反应

C 肾脏毒性

D 肝脏毒性

E 造血功能障碍

11 与呋噻米合用会增加耳毒性的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抗毒素

D 红霉素

E 苯唑青霉素

耐药性(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

一般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指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

抗菌药物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

简答

抗菌药的抗菌机制有哪些

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有哪些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磺胺类抗生素常与甲氧苄啶合用,为什么

血液系统

长期使用下列哪种药可以导致维生素K缺乏

A 硫酸亚铁

B 四环素

C 阿司匹林

D 肝素

E 枸橼酸铁铵

维生素K 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

A 凝血酶原

B 凝血因子II, IX, X, XII

C 凝血因子II, VII, IX, X

D 抗凝血酶III

E 凝血因子VIII

肝素的主要抗凝机制是

A 与钙离子生成络合物

B 加速ATIII对凝血酶以及IXa, Xa,XIa, XIIa 因子的灭活

C 抑制血小板聚集

D 影响凝血因子II, VII, IX, X 的活化

E 溶解血栓

肝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变态反应

B 消化性溃疡

C 血压升高

D 自发性出血

E 肝功能损伤

肝素与双香豆素都可用于

A 弥撒性血管内凝血

B 血栓栓塞性疾病

C 心血管手术的体外循环抗凝

D 高脂血症

E 血液透析

铁剂宜用于治疗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恶性贫血

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溶血性贫血

A 维生素K

B 鱼精蛋白

C 氨甲环酸

D 去铁胺

E维生素B12

肝素应用过量时应选用

香豆素类应用过量时应选用

尿激酶应用过量时应选用

铁剂过量应用时应选用

文档

药理学考试题 打印版

40分,包括名词解释10分(5个*2分),选择题20分(20个*1分),简答题10分(2个*5分),复习题一、绪论药效学二、药效学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剂1.药物产生副作用是由于()A药物安全范围大B用药剂量过大C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敏感2.关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病人不利的作用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C毒性作用可在超剂量下发生D副作用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造成的,是难以避免的E后遗效应是药物长期过量应用出现的反应3.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