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g wān jǐ liang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 ( ) ( )
méng lóng lián méng zhǎn dīng jié tiě
( ) ( ) ( )
2、用横线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腼腆(tiǎn diǎn) 马蹄(tí dí ) 浑身解( jiè xiè )数
迸(bèng bìng) 裂 沉浸(qīn jìn) 称(chèn chèng)心如意
3、查字典。
用手指戳鼻尖的“戳”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此处,它的意思是( )①、用尖端触击 ②、图章 ③、竖立。
4、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棉囊( ) 曝竹( ) 秘决( )
煤碳( ) 迫不急待( ) 以经( )
5、默写。
①、( ),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如果说我有什么秘诀透露给你们,那就是——( )。
③、我要写给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 )。
④、现在我们费点心思,( )。
⑤小表弟想写好作文,可不爱看书,你会用( )这句名言来教育他。
⑥春节到了,我想借用古( )这句诗来形容那热闹欢乐祥和的景象。
⑦爸爸用( )这句古话鼓励我努力学习,将来超越他。
6、依次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说话要说明白( )( )。作文是要写在纸上,更须把话说明白。一句话是由一些字和词组成的,所以一字一词都要用得正确( )( )。我们写一句话,不要随便( )( )想起哪个字就用哪个字。
7、选词填空。
[屹立、 矗立、耸立、挺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尽管……但…… 无论……都…… 即使……也……]
( )复习期间时间很紧,( )他仍然坚持去社区照顾独居的王奶奶。
[做 干 搞]
事情被他( )得一团糟。
8、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①、《牧童评画》是宋朝作家苏轼写的文言文。
②、《我爱在树林中漫步》这篇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③、唐朝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首古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④、春节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
⑤、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是中秋节的习俗。
9、仿写句子。
①、浩渺的东江湖是湘南地区一块璀璨的明珠。
②、妈妈不陪我去参加比赛,不是她不关心我,而是为了帮助我树立自信心,培养自理能力。
10、改写句子。
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她。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
今天,你发现郑晓庆有一本你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可昨天你曾拒绝把自己的书借给他看。你将怎样说才能把书借到呢?设想一下你们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篇补充教材,题目是《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解。
老师却没有那样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再读几遍,( )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 )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现出那个捕鱼人的经历……
我们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1、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用“—— ”画出具体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句子。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给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说说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
(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田世国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很意外,他不接受,(养育、培育)他几十年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他问医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的母亲。医生说,一是血液透析;还有,就是肾移植。可是,这两样不仅费用昂贵,而且肾源也不好找。尤其是像母亲这样年纪的老人,风险更大。
他没有灰心,(决定、坚定)将自己的肾给他母亲。他 (召集、招呼)他的兄弟姐妹,商量此事。他说:“妈妈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到了(享、亨)福的时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老人家受苦。如果靠血液透析来活一天算一天的话,那还要我们做儿女的干嘛!”
一 (翻、番)话之后,兄弟姐妹几个争着要给母亲捐肾。他说“全家人都去试,谁的合适,用谁的,要是都合适,那就我捐,我是老大,我说了算,好了,就这样定了。”
眼看母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儿女们(急切、焦急)万分。联系医院后全家人去做了配型检验,田世国的肾配型成功。医生说,捐一个肾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万一将来唯一的肾受到损害,那将危及生命。医生让他慎重抉择。他想……①。他说:“我一定要救自己的妈妈,反正我是从妈身体里出来的,给我妈捐一个,就当是又回去了,物归原主……”
手述很成功!并且他的肾在母亲身体内正常工作!
我们常常说将来要报答我的父母,到底该去做些什么呢?当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们明白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3、在文中①处你认为儿子会想什么呢,请补充。
4、“当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们明白了。”你认为作者明白了什么?
5、读了短文,你能写出一句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或名言吗?
6、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这对母子说两句什么话呢?
三、作文
家乡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