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读与写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在教学中以协同效应作为指引,读后续写的合理性和融洽度,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读后续写 教学实践 协同 运用 评价
一.引言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采用了读后续写题型。即阅读一篇350词以内的短文,根据其内容和所给段落的开头语续写两段,续写词数150词;所续写部分与给定的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该题型符合生活中学生在文本内容不全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符合新课标倡导的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的要求(教育部,2018),也体现了通过阅读理解原文来获取信息,经过思维逻辑进行创意写作的重要性。
读后续写是以读为先,以写为目的,综合考察学生对本文理解能力与对续写内容的表达能力。主要关注学生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以及对语篇结构的把控和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的能力。一篇好的读后续写的短文应在体裁、情节、语言、主题上协同融洽连贯,内容丰富充实。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存在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一般指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彼此适应、动态配合以及相互调整认知过程。它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一、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协同效应是交流者为达到沟通的目的,通过情景模式等互相协同建立起的一种心理表征状态。二、二语习得研究学者认为协同效应是学习者为实现学习的目的。是语言对周围环境变化体验转化而来的一种心理表征。
王初明(2012)教授提出外语学习的有效路径: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 他认为,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总是超出其产出能力,因这种不平衡产生的拉平效应,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潜在动因。在拉平过程中,理解和产出之间互动而催生协同效应,较弱的产出能力在与理解能力的协同中不断得到提高。而有效的语言习得植根于互动,经历理解、协同、产出等环节,得益于产出与理解紧密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因此,王初明教授认为教师应致力于促进续写文段与阅读理解的协同效应,最大程度提高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体裁一般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话题贴近生活,上下文连贯性较强、语言难度不会太大,学生易于理解。读后续写通常包含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阅读文本交代的故事背景体现了人物性格、情感线索和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意图和主题意义。因此,在解读原文时通过文本语言分析这些深层信息的关联,并利用两句段首句续写出协同融洽度高的文段。语言协同效应不仅存在于对话中,王初明、王敏(2014)等学者认为在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的读后续写任务中同样存在协同效应。这一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输入语言对输出语言使用准确性的影响
三.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后续写的难度比较大。在读后续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 有近50%的学生认为阅读部分的理解是最大的困难。首先面对阅读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读?读什么?对于文章主要大意的把握不准确。更不知道阅读文本有什么用途。
问题二、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各类的细节描写也是续写时一个很重大问题。首先在于学生的自我储备不足。 在续写表达时缺乏丰富的语言表达,所写语句干瘪,可读性不高。另外,学生不会有效利用、模仿,改造阅读部分的表达和各种细节描写。
问题三、读后续写中情节的设定和主题的一致性对学生而言也是问题之一。学生在预设情节时往往脱离阅读文本暗含的主题思想,思维天马行空,最求情节的曲折多变。不懂回扣原文。
问题四、 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没有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可以借鉴和实施课堂操作。面对新的高考题型,绝大部分的老师依然处在摸索和探究的阶段。
学生除了存在书面表达惯有的问题,例如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英语思维逻辑,单词拼写,书写和卷面整洁等,在读后续写这个题型也遭遇到新的挑战。表现在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合理把握,所给段首句的正确解读和情节的合理预设,以及读、写之间的表达、情节和主题的协同一致性。面对新的高考题型,学生和老师缺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目前现阶段仍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反复实践的时期。
四.基于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理解和产出设计续写任务,还应引导学生评价续写短文,通过判断续写情节是否合理,掌握构建合理续写情节的方法(马旭,2021)。通过对部分学生情节走偏的现象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在读后续写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生虽然能理解阅读部分的主要大意,但是对于阅读材料深层次的信息(人物的性格,写作风格,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还缺乏挖掘和在续写时继续延续相关信息。这是导致续写情节走偏的原因之一。其次,学生在解读所给的两个首句也存在误读、偏读,甚至因为个别不认识单词造成情节设定不能回扣原文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因此,既要把握好阅读材料的主要大意,同时也需深挖阅读材料中的时间线,情感线以及情节线中的关键词。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和把握。加强对所给两段首句解读。帮助学生从两个句子中传递的信息读出情节的正确走向和升华主题。
本文以2021年4月的广州市二测试卷的读后续写作为阐述课例。该文本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做人与做事”主题群,核心主旨指向个人努力成就自我发展。文章讲述了怀着当面包师梦想的青年Aram,在得知垂暮的偶像Rossi太太因双手患关节炎不能再亲手烤制面包时,如何由最初的悲伤失望到灵机一动,努力说服对方传授手艺,最终得到倾囊相授、成为面包店合伙人,成就职业梦想的双赢故事。题目要求学生续写故事的高潮(重在描写Aram如何说服Rossi太太传授手艺的过程),并补全故事的结局(重在描述青年Aram事业梦想得以实现,传统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结局)。
步骤1:读懂文本并掌握好主要大意和深层信息。
读后写作活动必须与前期的阅读活动建立有机关联,以便发挥协同效应,这至少包括语篇主题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的协同(潘正凯,2021)。因此,文本的阅读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续写的高效展开和主题意义的一致。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完成思维导图的活动任务,解决读后续写“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文本的主要大意。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文本的背景和故事的发展来掌握文本阅读部分的主要大意,把握好主要人物和性格特征。结合所给的两句段首句,为预测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也为续写时保持人物协同一致,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特点服务。同时进行深层阅读,体验阅读文本语言风格,重点把握好相关动作、情绪/心理、对话等方面的描写。为续写时的模仿描写和升级改造运用做好准备。细读出在续写时可以提升协同融洽度的可再续写使用的句子和表达。为续写时搭建起好的语言表达的支架
步骤2:延续阅读文本中情节发展。
学生在掌握了文本的主旨大意和写作风格后,就是构思故事的情节。“情节”的续写是读后续写的重头戏,学生必须在句式、词语、语法准确、丰富的前提下,构建合情合理、前后融合的故事情节(王初明 2012)。教师要培养学生情境搭建的能力,让学生融入英语写作、创作的情景,写出优秀的故事情节(官燕 2018)。
Para.1: Then a thought occurred to Aram that he could ask Mrs Rossi to teach him.
A thought: Ask Mrs Rossi to teach him how to bake.
Para.2 : Mrs Rossi finally said, ”Let’s buy the ingredients first.”
设计意图:
正确解读所给两句段首句对准确预断情节发展和结局至关重要。在分析两句段首句,采用bottom up 由下至上的方法来分析。第二句中Mrs Rossi 所说的话充分表明了第一段她已经答应传授Aram手艺,重点描写Aram如何说服Mrs Rossi 传授手艺的过程描写。第二段根据原文中Aram的职业梦想和Mrs Ross’s Bakery 可推断出Aram学到了制作面包的手艺并最终实现了职业梦想。
步骤3:习得阅读文本中的表达,模仿运用到续写文段。
读后续写的“互动协同”原理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模仿和运用原文语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习和体会到的各种细节描写为续写作好了语言铺垫,起到了搭建语言输出的支架功能。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巧妙运用原文词汇和句型,与原文协同度高,且故事结尾合理,与原文写作风格符合度高。如下面学生习作:
Para.1: Then a thought occurred to Aram that he could ask Mrs Rossi to teach him..(动作描写)Hesitating for a while, he plucked up all his courage to speak to Mrs Rossi, “Mrs Rossi, I’m not here to be a cashier, I am here to learn to be a baker. Could you please teach me?” (动作描写) Raising her eyebrows in surprise, Mrs Rossi froze, as if rooted on the ground. (动作和心理描写)Scratching her knotted, swollen fingers, she sighed, “ I am too old to do this now. Look at my hands!” “But I can be your hands!” Aram replied with trembling but determined voice. (情绪/心理描写)Moved by his words, Mrs Rossi nodded her head slowly.
Para.2 : Mrs Rossi finally said, ”Let’s buy the ingredients first.”(情绪/心理描写)Aram jumped up in happiness, with his eyes sparkling like shining stars. All the ingredients having been bought, all those empty bottles were filled.With Mrs seemed as overjoyed and hopeful as Aram.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原文可续写点)neighbors were seen lining up around the corner outside the Rossi’s. Two years later,(回扣原文,揭示主题) a new wooden sign was hung over the door, reading “Aram and Rossi’s Bakery”.
设计意图:
经过对原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和段首句的正确解读,合理预测情节的发展,旨在层层深入,不断递进,为续写与原文的协同打好必要的基础。关键之处在于续写时语言和原文保持一致协同,模仿和改造运用原文的表达和句子可增强原文与续写的融洽度。尤其注意各种细节如:动作、情绪、心理和对话等的描写。
步骤4: 确定语篇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读后续写的文章往往会向读者表达一种思想,体现一定的主题。 要么是体现人间温情,友爱互助,要么体现个人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等等。 一般都是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广州二测的主题正是个人通过努力,实现双赢。因此,Aram gained his career success and smiles spread on Mrs Rossi’s face again.较好的揭示了文本的主题。
设计意图:
续写完文段之后,回顾原文,确定原文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思想。进一步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步骤5: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反馈相结合,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和教师一样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应设计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促进学生自我监督式学习。在读后续写教学的评价环节,有效的评价表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也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精神。
读后续写协同评价表
| Items | Yes | No | |
| 1.Content(内容) | ①persons人物 ②character人物性格 ③change of emotion情感变化 ④plot情节 | ||
| 1.Language(语言) | ①genre体裁 ②style语言风格(detail description): a. movement动作描写 b. psychological emotion心理描写 c. scene场景描写 d. conversation对话描写 ③coherence衔接 ④rewrite point可续写点 | ||
| 1.Theme(主题) | 续写表达的主题与原文是否协同一致 | ||
| 1.Culture(文化) | 续写传递的(中西)文化与原文是否协同一致 |
通过此表中内容、语言、主题和文化四个指标来评估阅读文本与续写文段之间的协同融洽度。使用此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续写文段合理地进行自评和互评,从中感悟出读与写之间的关联,增强读与写之间的融洽度,提高学生语言输出和表达的能力。
以上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步骤表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首要解决学生应该“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协同的情景和内容;然后正确解读和利用所给两句段首句,运用协同效应来预测情节的发展;续写时体现出与阅读文本所所协同的人物性格,情感和语言风格;把读、写合理融合在一起,把握好主题意义,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协同评估表来引导学生读和写。以此形成如下图的教学流程:
五.结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阅读原文的主要内容,忽视了文本中的语言风格、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续写短文时随意想象编造,追求曲折的情节,导致续写的短文与原文协同融洽度低。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在理解原文时多停留在表面,不能从原文获取有用的深层信息,运用有效的语言来表达,对所给两句段首句挖掘不深,以致情节偏离原文。此外,学生在续写时常常忽视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解读文本入手,利用贯穿全文的故事背景、情节脉络、人物设定、写作意图、主题意义以及段首句的提示合理续写情节,并以协同来续写的合理性和融洽度,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王初明(2016)教授实施的关于读后续写是否产生协同效应以及此协同效应如何影响写作的实验结果表明英语输入的协同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有显著影响。读英语之后续写能使英语写得更地道,犯错率也更低。他的实验还表明续写有趣的故事所出现的语误明显更少。王初明教授强调语言协同,建议学生模仿阅读文本中的词句,在续写完成之后,认真回顾原文,修改自己的续写,尽量使用阅读文本中的表达法,用的越多越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同意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实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 外语界,(5)2-7.
[4] 胡洁元. 2016.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研究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11):1-5.
[5] 马旭. 2021. 例谈如何构建读后续写的合理情节 [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1):45-49
[6]王初明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促学功能 [J] 英语学习. 2016(11X)
[7] 潘正凯 读后阶段写作活动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2021.5
[8] 王初明 王敏 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 [J]现代外语. 2014(4)
[9] 官燕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J]英语教师. 2018(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