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用C/A码测定的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对流层延迟是相同的。
2、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消除星钟差。
3.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 用户 部分组成的。其中地面监控部分是由 主控站 、 监测站 、 注入站 、和 通信及辅助系统 组成的。
4. GPS卫星信号是由 载波 、 测距码 、和 导航电文 三部分组成的。
5. GPS卫星是采用 二进制相位调制法 来进行信号调制的。
6. 测码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电离层延迟与 总电子含量(TEC) 成正比,与 信号频率的平方 成反比。
7. 在软件控制下能依次对多个卫星进行观测,且循环观测一次的时间大于20ms的通道称为 序贯 通道。
8.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后可消除 卫星钟差 参数,继续在卫星间求二次差后可消除 接收机间的相对钟差 参数,再在历元间求三次差后可消除 双差整周模糊度 参数。
9.夜晚进行GPS观测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
10. GPS卫星信号的基准频率是10.23 MHz
11. GPS测量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采用的是GPS时时间系统
12. WGS-84系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
13. 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历元间求差后可消去整周未知
14.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用C/A码测定的伪距观测值所受到的对流层延迟是相同的。
15.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消除卫星钟差迟
16. 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电离层延迟
17. 组成宽巷观测值(wide lan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整周模糊度
18. 未经美国特许的用户不能用 Y码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19. 利用广播星历进行单点定位时,所求得的站坐标属于WGS-84
20. 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双差固定解
21.单点定位:利用卫星星历及一台GPS接收机的观测值来确定该接收机在地球坐标系中绝对坐标的方法。
22.物理同步误差:卫星钟钟面时与标准GPS时之间的差异。
静态定位:在测量时间内,如果待定点参数(待定点的坐标或基线向量)没有可察觉到的变化,将待定参数作为作为固定不变的常数求解,确定这种参数叫做静态定位。
导航电文:由卫星向用户发送的有关卫星的位置、工作状态、卫星钟差及电离层延迟参数等信息的一组二进制代码,也称数据码。
被动式测距 :用户自己不发送信号,只是接收发射源发射的信号进行距离测量,称为被动式式测距。
23. 何为多路径误差?载波相位测量中L1,L2的多路径误差最大分别为多少?
答:多路径误差:GPS测量中,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与被周围环境反射的信号相互干涉进入接收机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的现象称为多路径误差。载波相位测量中L1,L2的多路径误差最大分别为其波长的1/,即4.8cm和6.1cm。
24. 请简述差分GPS的基本原理。何为位置差分?何为距离差分?
答:差分GPS的基本原理:利用相距不太远的两个GPS测站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单点定位时所受到的卫星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和卫星钟差等误差源的空间相关性较好的原理,利用基准站上的观测结果求得上述误差的影响并通过数据链将误差改正数发送给流动站从而提高流动站定位精度。
位置差分:基准站播发的差分改正数是基准站利用GPS测定的坐标与已知坐标之差
距离差分:基准站播发的差分改正数是对各GPS卫星的距离观测值的改正数
25. 举例说明GPS的应用。
答: GPS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军事、交通运输、测量以及其它领域中。答题者可以针对某一个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在全球定位系统中为何要用测距码来测定伪距?
答:用测距码测距有下列优点:
(1) 易于将十分微弱的卫星信号从噪声的汪洋大海中提取出来;
(2) 可提高测距精度;
(3) 可用码分多址技术来区分、处理不同卫星的信号;
(4) 便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26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学因素,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叫极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极点叫瞬时极,某一时期瞬时极的平均位置叫平地极,简称平极 。
27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坐标系。
28.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 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9.数据剔除率
答;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30. 观测时段
答: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
31.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
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GPS网一般应通过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3)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
(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5)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