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试卷评价:
本次期中测试,从试卷看,层面很广内容很多,知识点涵盖了本册书前四单元的重要内容。试卷综合性强,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份真正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试卷。同时,我认为这次检测试卷的难度不是很大,就是阅读理解题有点儿偏难。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学生共26人参加考试,总分2184,平均分84,优秀率69%,合格率80%。从整个答卷情况看,学生卷面较为整洁、字迹工整,大部分同学做题能认真思考,沉着答卷。
三、测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1、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相当部分学生字词错误较多同音、形近字混淆不清。
2、习作中出现错字太多,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分较多。
3、学生对阅读的训练不到位,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如:在短文中标自然段、没有很好的做到三读:一读了解内容;二读看问题;三读带着问题思考并斟酌准备下笔答卷 。
4、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够强,平时教学可能过多注重文本语言,而没有通过文本来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成语、古诗句、俗语积累不扎实,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较差,对短文中的重点部分分析不透,阅读短文不细致,只能对文章内容层面的理解,不能前后联系透过文字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
四、今后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中高年级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长抓不懈。有一句古话“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短文”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大量阅读课外经典、优秀书籍。
众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
4、多进行一些小作文练习。
作文是学生的最怕,因为学生总感觉到无话可说,他们的生活太单调,因此,老师应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些写作材料,以便学生有米下炊,同时,活动结束及时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再者,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习作。
5、平时教学中重视培优补差工作时候,要加大对优生的辅导力度,注意对优生的有效辅导。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生字组词人教版
《桃花心木》生字【秧】
读音:āng
巧记:“禾”苗长在中“央”。
字义:①植物的幼苗②特指稻苗③某些植物的茎
组词:①菊秧树秧儿②插秧秧田秧苗③瓜秧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正在田里忙着插秧。
笔顺:左窄右宽。“禾”末笔变点;“央”撇捺舒展。
2《桃花心木》生字【萎】
读音:ěi
巧记:八千(禾)“女”子戴草(艹)帽。
字义:干枯衰落
组词:枯萎萎缩萎谢气萎萎黄萎落萎蔫萎靡不振
造字:形声法
造句:大旱的天气使田里的小草都枯萎了。
笔顺:“禾”最后一笔是捺,“女”撇短点长,横最长。
3《桃花心木》生字【番】
读音:fān
巧记:一撇(丿)压扁“田”上“米”。
字义:①量词。遍,次②称外国的或外族的
组词:①一番几番几次三番②番椒番茄番薯
造字:象形法
造句:他的一番讲解令我茅塞顿开。
笔顺:首笔撇平且短,上下两竖画对正,撇捺舒展。
字歌:小伙本姓潘鄱阳边种田精耕细播种产量翻一番
4《桃花心木》生字【锻】
读音:duàn
巧记:一“段”金(钅)子,锤炼成宝。
字义:把金属加热,然后锤打
组词:锻炼锻工锻造锻锻压锻铁锻锤锻接
造字:形声法
造句:我们要从小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
笔顺:左窄右宽,书写宜紧凑,横画间距均匀。
字歌:金属需锻造点火来煅烧丝线织锦缎椴木把纸造
《桃花心木》生字【雅】
读音:ǎ
巧记:扯断维字线(隹),“牙”在旁边站。
字义:①高尚不俗,美好大方②正规的,标准的
组词:①优雅高雅雅致雅观雅座雅静文雅②雅言
造字:形声法
造句:她穿上这礼服非常优雅、大方。
笔顺:左小右大。右部垂露竖较长,四横间距均匀。
字歌:小雅和小维滩边堆圆锥细沙难聚拢累疼了颈椎
6《桃花心木》生字【勃】
读音:bó
巧记:小“子”戴帽(冖)上有“十”,右边紧靠一“力”字。
字义:旺盛
组词:蓬勃勃发勃兴勃勃生机勃然而起兴致勃勃野生勃勃英姿勃发
造字:形声法
造句: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笔顺:左宽右窄。“子”横变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