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与回答问题
1. Lindler催化剂:组成为Pd/BaSO4/喹啉等的催化剂毒剂使催化剂中毒则中毒的催化剂称Lindlar催化剂
2. 活性中心:是指在催化剂表面晶格上一些具有很高活性的特定部位,可为原子、离子,也可为由若干个原子有规则排列而组成的一个小区域。
3. 毒剂:引入少量即可使催化剂的活性大大降低或完全丧失的物质称毒剂。
4. 助催化剂:指加入催化剂中能提高催化剂活性的一种助剂。
5. 钯黑:是指钯的水溶液盐类经还原而得的极细金属粉末,呈黑色,故称钯黑
6. Raney Ni:又称活性镍,由镍铝合金组成,为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的金属镍颗粒。
7. 均相催化氢化:指将催化剂变成络合物,使之与待氢化物形成一液相均相再与氢气相所进行的催化氢化反应。
8. 相转移催化氢化:指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进行的催化氢化反应。相转移催化剂是指在非均匀相反应中,它能使水相中的反应物转入有机相,从而改变了离子的溶剂化程度,增大离子反应活性,加快反应速率,简化处理手续的一种有机试剂。
9. 比较LiAlH4与NaBH4 在应用范围、反应条件及产物后处理方面的异同?
答:LiAlH4 还原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许多试剂的还原,但选择性差。NaBH4 由于其选择性好,操作手续简便、安全,已成为某些羰基还原成醇的首选试剂。
由于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不同,使用时反应条件也不同。LiAlH4 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且不能使用含有羟基或锍基的化合物作溶剂。NaBH4 常用醇类作为溶剂,在反应液中常加入少量的碱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用LiAlH4 反应结束后可加入乙醇、无水乙醚或10%氯化胺水溶液以分解未反应的LiAlH4 和还原物;NaBH4 反应结束后可加稀酸分解还原物并使剩余的NaBH4 生成硼酸,便于分离。
二、举例说明或解释以下人名反应
1.Clemmensen反应
2.Wolf-kiscer-huang ming long 还原反应
3. Birch反应
4.Bouveault-Blanc反应
三、请选出下列反应的主产物
1. A
2. B
3. D
4. A
5. C
6. C
7. B
8. A
9. D
10. D
11. C
12. A
13. D
14. D
15. B
16. B
17. C
18. B
19. C
20. D
21. A
22. D
23. C
24. B
25. C
26. D
27. B
28. C
29. C
30. A
31. C
32. B
33. A
34. C
35. D
36. B
37. C
38. B
39. D
40. A
四、请写出下列反应的主产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