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受灾人员可通过下列( A )方式逃生。
A.疏散楼梯
B.普通电梯
C.跳楼
D.货梯
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A )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C.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D.救人为主,物质为次
3、高层建筑火灾,由于( B )的作用,火势通过电梯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途径迅速向着火层上层蔓延,甚至出现跳跃式燃烧。
A.火风压
B.烟囱效应
C.热传播
D.风力
4、我国《刑法》规定,对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 C )。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B.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三十万以下罚款
5、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不同,划分为( B )。
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C.规范和标准
D.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6、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 D )。
A.流动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7、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 D ),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业房间。
A.安全信息
B.通讯信号
C.设备信息
D.火灾报警信号
8、《消防法》规定,消防通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 C )米。
A.2
B.3
C.4
D.5
9、我国现行的消防法于( C )开始实施。
A.1998年9月1日
B.2005年9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2年5月1日
10、在火灾扑救初期,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灾现场实际,在火势蔓延方向设置水阵地及水帘,( D )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
A.打开
B.拆除
C.反复启闭
D.关闭
11、常用的简易灭火工具不包括( A )。
A.消火栓、灭火器
B.水桶、水盆
C.泥土、拖把
D.锅盖、棉被
12、在平时,消防控制室24小时( C )各种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
A.报道
B.显示
C.监控
D.反馈
13、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 C )。
A.火焰
B.温度
C.引火源
D.热源
14、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一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 )。
A.重大火灾
B.特别重大火灾
C.一般火灾
D.较大火灾
15、《消防法》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 D )。
A.人身保险
B.财产保险
C.养老保险
D.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16、下列( C )不属于企业防火检查的内容。
A.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
B.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C.企业工作人员出勤情况
D.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情况
17、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C )。
A.
B.金属钠
C.黄磷
D.纸张
18、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疏散要求,以下( C )表述错误。
A.制定安全疏散计划
B.分组实施引导
C.寻找场所未着火房间躲避
D.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序疏散
19、常闭防火门平时在( D )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火灾发生时能起到阻止火势及烟气的蔓延。
A.报警器
B.释放器
C.顺序器
D.闭门器
20、在平时,消防控制室24小时( C )各种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
A.报道
B.显示
C.监控
D.反馈
21、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C )。
A.
B.金属钠
C.黄磷
D.纸张
22、起阻止火势蔓延作用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 C )小时。
A.1
B.2
C.3
D.4
23、《消防法》规定,消防通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 C )米。
A.2
B.3
C.4
D.5
24、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所具有的灭火作用是( B )。
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25、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A )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C.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D.救人为主,物质为次
26、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所具有的灭火作用是( B )。
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分离作用
27、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由于接触面处理不好,接头松动,造成连接处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的现象,称为( B )。
A.短路
B.接触不良
C.过载
D.漏电
28、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 D ),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业房间。
A.安全信息
B.通讯信号
C.设备信息
D.火灾报警信号
29、以下( B )方面属于造成过载的原因。
A.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构强度下降
B.设计有缺陷,使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载运行
C.过电压使绝缘层击穿,由于拖拉、摩擦、挤压使绝缘层造成机械损伤
D.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
30、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下列( D )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打开门窗通风
31、( B )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32、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一点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造成相碰或相接,引起电气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 A )。
A.短路
B.接触不良
C.过载
D.漏电
33、下列( B )灭火器在使用前需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A.手提式清水灭火器
B.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C.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
D.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34、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D )。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35、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D )。
A.控制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
D.阻止火势蔓延
36、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疏散要求,以下( C )表述错误。
A.制定安全疏散计划
B.分组实施引导
C.寻找场所未着火房间躲避
D.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序疏散
37、当建(构)筑物内某一个被监视现场发生火灾时,( D )探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立即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
A.火灾报警装置
B.火灾警报装置
C.火灾报警器
D.火灾探测器
38、《消防法》规定,消防组织的形式包括消防队、( A )和志愿消防队。
A.专职消防队
B.企业消防队
C.社区消防队
D.集体消防队
39、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其中最危险的是( C )。
A.SO2
B.H2S
C.CO
D.CO2
40、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通常不允许逃生人员利用建筑物中的( B )进行安全疏散。
A.防烟楼梯
B.普通楼梯
C.室外楼梯
D.悬挂式逃生梯
41、常见的火源有七种类型,电炉属于( A )。
A.高温物体
B.明火焰
C.电火花
D.化学反应放热
42、下列( C )不属于企业防火检查的内容。
A.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
B.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C.企业工作人员出勤情况
D.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情况
43、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B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
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
B.一定的点火能量
C.引燃温度
D.引燃能量
44、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的温度降低到( A )以下。
A.燃点
B.闪点
C.沸点
D.自燃点
45、起阻止火势蔓延作用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 C )小时。
A.1
B.2
C.3
D.4
46、建筑消防设施发生故障,系统停用时间超过( C ),在上报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报当地消防机构备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A.8h
B.12h
C.24h
D.48h
47、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一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 )。
A.重大火灾
B.特别重大火灾
C.一般火灾
D.较大火灾
48、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是( B )。
A.18%
B.21%
C.28%
D.31%
49、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受灾人员可通过下列( A )方式逃生。
A.疏散楼梯
B.普通电梯
C.跳楼
D.货梯
50、下列( C )不属于防火分隔物。
A.防火门
B.排烟防火阀
C.防排烟风机
D.防火卷帘
51、当企业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场实际,果断地在火势蔓延方向采取必要的堵截措施。下列( D )措施不能阻止火势蔓延。
A.关闭防火门
B.设置水阵地
C.降下防火卷帘
D.打开门窗通风
52、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高,还有比较通畅的竖向气流通道,容易使烟热气流在向上升腾时产生一种像烟囱一样的抽拔力,即( B )。
A. 火风压
B.烟囱效应
C.热传播
D.热对流
53、对初期灭火要领表述错误的是( D )。
A.灭火人员在使用灭火器材时,要利用最近的室内消火栓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B.离火场最近的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正确、有效地利用附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报警和灭火
C.灭火时要考虑消防水的有效射程,应尽可能靠近火源,压低姿势,向燃烧物喷射
D.灭火人员最好不要动用室内消火栓,以免造成财物损失
54、《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B )。
A.考核上岗
B.持证上岗
C.培训上岗
D.定期上岗
55、下列( C )不属于防火分隔物。
A.防火门
B.排烟防火阀
C.防排烟风机
D.防火卷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