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8:34:37
文档

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现今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指导游戏时容易忽视发挥幼儿主体性,往往出现如下偏差。在游戏中,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仅仅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教师干预过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地压抑。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指导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活动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放松,快乐、自主、自信体验快乐和自信是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
推荐度:
导读在现今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指导游戏时容易忽视发挥幼儿主体性,往往出现如下偏差。在游戏中,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仅仅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教师干预过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地压抑。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指导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活动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放松,快乐、自主、自信体验快乐和自信是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
在现今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指导游戏时容易忽视发挥幼儿主体性,往往出现如下偏差。在游戏中,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仅仅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教师干预过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地压抑。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指导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活动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放松,快乐、自主、自信体验快乐和自信是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状况,通过游戏区域的创设、适宜的提供材料、做游戏同伴等方式,把游戏活动的目标和必要的指导要素,物化于其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放松、快乐、自主与自信。下面以角色游戏为例具体说说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及经验的梳理。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遐想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体验,他们是角色游戏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角色游戏能促动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和各种智能,促动幼儿社会水平的发展,还能促动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的发展。 

    通过研究使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的内容与角色,在角色游戏中自主的展开游戏。幼儿能够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满足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需求,在没有高控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意愿,共享游戏的愉悦。从而达到情感上、智慧上的平衡,和自身个性品质的塑造。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提升教师的观察、反思和总结水平。使教师摆正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明确自身角色持续地引导和协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使用适当的言行来指导幼儿游戏,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使我们的教育行为真正促动幼儿的发展。 

    一、了解角色游戏的意义以及发挥自主性的价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现实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源泉。角色游戏同样又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所以,角色游戏成为了幼儿表现自主性和发展自主性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体验,他们是角色游戏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角色游戏能促动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和各种智能,促动幼儿社会水平的发展。 

    二、明确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与放任的区别 

    要使幼儿在角色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首先,幼儿应能自由选择角色游戏的内容与角色,在角色游戏中自主的展开游戏。在属于自我的游戏中满足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需求,在没有高控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意愿,共享游戏的愉悦。从而达到情感上、智慧上的平衡,和自身个性品质的塑造。 

但幼儿自主的展开游戏,并不意味着放任幼儿的所有游戏内容及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价值判断。在健康、有序的前提先,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直接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和均等的游戏机会,在于材料和伙伴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动幼儿主动性、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归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 

    1、小班 

    特点:是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和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的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玩具。 

    指导:根究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满足儿童平行游戏的需要。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或以角色游戏身份加入游戏达到指导的目的,注重规则意识的培养,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学会。 

2、中班 

特点:游戏内容情节丰富起来,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却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角色意识较强,有了角色归属感,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然后以角色的身份,做自己想做的事。游戏情节丰富,游戏主题不稳定,在游戏中有频繁换场现象。 

指导:为游戏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游戏,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幼儿游戏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通过讲评游戏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以丰富游戏的主题及内容。指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并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对应的规范,以便协助儿童进一步与同伴交往,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3、大班 

特点:游戏经验丰富,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应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和计划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增强。 

指导: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多用语言指导儿童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种种意图,给幼儿游戏提供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通过游戏讲评充分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 

    四、总结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主动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角色游戏中确立适宜的主题发挥幼儿自主性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时候的一种游戏。要想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适宜的主题。 

    幼儿园展开的角色游戏,总体上其主要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 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所以幼儿所处的生活是角色游戏内容的直接来源。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内容。如在同一个小班,男孩子都喜欢玩开汽车的游戏,因为现在家长经常带幼儿做车外出旅游,幼儿目睹了汽车司机开车的动作,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和自豪感,梦想自己会开汽车多好,所以在玩开汽车游戏中,他们拿着模具型汽车方向盘左右摇动,嘴里持续发出“嘀嘀嘀、嘀嘀嘀、的响声,小司机带领小乘客愉快的郊游。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在工作表现的很认真、负责。总来说之,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爱护同伴、积极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 

    2、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确定主题 

    随着游戏的展开以及幼儿阶段性生活经验的丰富,娃娃家幼儿扮演的兴趣也会有所改变。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游戏进程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乐玩的主题环境,并应根据幼儿的需求持续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使环境为幼儿的游戏服务。 

    如:通过一段时间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厨房的操作游戏情有独衷。经常会发现有的幼儿因为没有提前“占领”到操作台而不高兴或者干脆摆在地上玩。于是,我们即时调整了娃娃家的摆放,扩大了厨房的面积,增加操作台的数量。但我发现很多孩子爱选择靠外一点的操作台,而操作起来面朝墙壁的操作台很少有人光顾。我即时实行了分析和反思,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种操作台幼儿面朝墙壁、背对同伴、视线较短、看不到伙伴,而且取放工具也不方便,所以,选择的幼儿很少。于是我们即时对厨房的摆设实行了第二次调整,将操作台的摆放尽量相邻、靠外,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借鉴、相互交流。烹调用具也悬挂在幼儿伸手可得的地方。经过这个调整,厨房的游戏既红红火火又井井有条了。 

     3、观察生活持续拓展幼儿游戏主题   

     生活即课堂。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又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所以教师应持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比如:我们的开心超市就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又到了角色游戏的时间,孩子们在“娃娃家”里玩得兴高采烈,忽然“妈妈”王梦阳抱着娃娃找到了我:“老师,老师,我家孩子想喝果奶呢,我们该再开个超市了,我妈妈就经常带我去超市买吃的和玩具呢。”旁边的孩子们一听都围了过来:“对呀,对呀,超市里东西可多了,超市里有很多整齐的货架,上面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于是,在离园前我布置了个特殊的任务,要求家长带孩子去超市好好观察里面的人和物,回来后讲给朋友们听。经过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个星期的准备,大家用塑料鞋架、各种废弃旧包装盒、果奶瓶、可乐瓶、塑料小提篮、废旧电脑键盘等东西布置了一家小超市。大家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开心超市”。(随着游戏中买卖活动的增加,在老师的协助下,后来孩子们又增加了“如意银行”。) 

   (二)角色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发挥幼儿自主性 

在游戏中,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体现着教师的理念,影响着幼儿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师要研究材料的投放策略,赋予材料以价值,更好的与幼儿产生积极地互动,从而促动幼儿的发展。 

    1、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的价值不是以价格为标准的,而是以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促动幼儿自主活动为标准。《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展开活动。所以,只有努力挖掘幼儿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2、提供低结构游戏材料。 

    幼儿在其特殊的发展阶段,需要依靠材料实行建构活动;教师能够将很多教育意图通过材料这个媒介自然的传递给幼儿,不同的材料能够萌发幼儿不同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幼儿在活动中不是学习规定的操作程序,而是主动摆弄材料去尝试不同的玩法,创造性的展开游戏。在面对度低结构材料时,幼儿不但感触到了各种材料的特性,更多的了解了各种材料的功能,而且,还萌发了探索的欲望,在活动中能更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3、游戏材料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适宜小班幼儿特点的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实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水平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具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教师在组织他们展开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展开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在数量上能够多一些,但要注意将玩具分类 

    ◎适宜中班幼儿特点的游戏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使其的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即使他们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还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将游戏展开下去,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适宜大班幼儿特点的游戏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理解的加深,直接经验也随之丰富起来,其想象变得更为活跃。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但在内容上丰富、连贯,而且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体现自己的想象,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浓郁的创造的气息。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放游戏材料,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自己寻找替代品或是创造出游戏材料。 

     4、多元方式准备游戏材料 

     准备游戏材料,即是游戏的准备,也是幼儿的前瞻性活动。尤其是参与材料的发现及选择,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他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利用幼儿自主收集、师幼共同收集、家长参与收集等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都不能忽视幼儿的存有,应该与幼儿共同商量和讨论,材料的玩法和用途,为幼儿顺利的展开游戏奠定基础。 

    (三)角色游戏中注重教师适宜指导发挥幼儿自主性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模仿成人世界的真实情景,在虚拟和想象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主动交往,充分表现。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但自主游戏并不意味着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任自流。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合理的实行指导,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教师对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是保证游戏顺利实行的关键,也是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的保障。 

    1、注重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发现游戏中的问题。 

深入有效的观察,是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推动游戏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幼儿游戏的不确定性,幼儿在游戏中过程中会持续出现显性或隐性的问题,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水平,要善于在幼儿的语言、动作中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此获取有价值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契机,从游戏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对策。 

     ◎观察游戏中的材料。 

    幼儿在参与主题的确定、资料搜集、材料准备、制作与装饰中体验着游戏的乐趣。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伴随着主题内容的深入而持续丰富。游戏出现的问题将体现在环境中。观察游戏材料的影响因素,对促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情景一:小班幼儿对厨房的操作游戏情有独衷。经常会发现有的幼儿因为没有提前“占领”到操作台而不高兴或者干脆摆在地上玩。于是,我们教师扩大了厨房的面积,增加操作台的数量。但发现很多孩子爱选择靠外一点的操作台,而操作起来面朝墙壁的操作台很少有人光顾。 发现这个情境后,我们即时实行了分析和反思,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种操作台幼儿面朝墙壁、背对同伴、视线较短、看不到伙伴,而且取放工具也不方便,所以,选择的幼儿很少。于是我们即时对厨房的摆设实行了第二次调整,将操作台的摆放尽量相邻、靠外,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借鉴、相互交流。烹调用具也悬挂在幼儿伸手可得的地方。经过这个调整,厨房的游戏既红红火火又井井有条了。 

    ◎观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表现 

游戏是幼儿已有行为的表现,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的反映,教师应向一个敏感的接收器,随时接受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信息,注重幼儿在游戏中的经验和表现、需要与体验。教师只有基于对幼儿在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实行深入分析,才能有真正了解并准确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尝试适宜的教育方式,为幼儿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展开游戏,提供支架。 

情景二、如:初冬,是流感发病较高的季节,孩子们把这一生活现象也带入了游戏中。一次,娃娃家里齐齐抱着娃娃说:“别哭别哭,你感冒了,吃点药就会好的。”而后抱着孩子在屋里转了一圈,好像在找什么而又没有找到,然后把娃娃放在一边玩起别的来。看到这种情况,我想如果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小药箱,孩子们便能再现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丰富了他们的游戏内容。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娃娃生病了应该怎么办?”“想一想当小朋友生病了家里人是怎样照顾你们的?”“他们都用了哪些物品?”“我们的娃娃家需要添些什么?”等等。讨论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小药箱并搜集了药瓶、药棉、沙布、体温计等,投放在了娃娃家,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实际上,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只要认真观察,及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材料,就能很好地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 

    2、注重游戏问题的诊断,把我介入的时机 

许多教师为指导而指导,盲目地介入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甚至于反感。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幼儿是否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求,不要过早地介入游戏。所以,认真诊断游戏问题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通过观察研究,我们总结了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介入时机及几点策略。 

    ◎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 

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餐厅游戏中,洋洋不停地用橡皮泥做着元宵,“生意”还不错,但是可以看出,这时幼儿只是一种无意机械活动,游戏情节并没有得到发展。教师就以顾客身份介入,问:“咦,这些元宵颜色怎么不一样,口味相同吗?”洋洋想了想说:“不一样的。”老师又问:“你能介绍一下吗?”洋洋指着不同颜色的丸子说:“这是草莓味的,这是香蕉味的……”老师听了很高兴得说:“哇,有这么多口味啊,真不错!”老师与雯雯的对话引来了很多“顾客”,他们都感到很新奇,争着来买不同口味的丸子,新的游戏主题“多味丸子”便产生了。 

幼儿游戏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是游戏兴趣趋于低潮,游戏与幼儿兴趣密切相关。兴趣受经验和好奇心的制约,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的保持是短暂的,容易转移。所以幼儿对某一游戏从“热”到“冷”是正常的。如果通过调整游戏的材料重新唤起幼儿原来的游戏兴趣,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例如:照相馆是开设了很久的一个游戏了,幼儿对此的兴趣慢慢趋于低落。教师在游戏前向幼儿介绍了有关照片的内容,着重介绍照片的大小及画面的丰富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特意为幼儿准备了较大的纸张让幼儿随意分割,可以制成大小不同的“照片”。没想到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还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推出拍两张大的送一张小的的优惠促销活动,创造性地丰富了游戏,顾客络绎不绝,对该游戏的兴趣一下子又提高了。 

    ◎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良因素的时候 

幼儿游戏中的不良因素包括:出现危险、不安全因素;攻击性行为;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等。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介入。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还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吵、打架等行为,需要老师的介入调节,使游戏顺利进行。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有积极的现象,必然也有消极的。幼儿如果在游戏中玩消极内容,会强化其负面效应,教师必须介入予以指导。如在游戏中幼儿出现“祭奠死人,为死人烧纸钱”行为时,教师就必须介入了,因为这是一种迷信的消极行为,是不被社会正面提倡的。 

    ◎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 

对于幼儿来说,老师是他们最信任、最信赖的人,所以在当其遇到困难、困惑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向老师进行求助。这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推进游戏的进程,教师就要介入游戏。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干预性的,千万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例如:当超市的游戏中出现商品被一抢而空,孩子们在为没有办法再玩下去而抱怨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孩子们想出解决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应该怎么办?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决定开一个食品加工厂,随时供应货源。同时,超市增设理货员,顾客买回去的商品在一段时间后要送回来,由理货员再一次把他摆在货架上。这样一来游戏即有序,又玩的红红火火。这样由孩子们自己想出的游戏方案、制定的游戏规则他们在操作起来会更加顺畅,从孩子们发现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更能很好的发挥其在游戏中的主动性。 

    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正像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愿我们的孩子们能主动参与游戏主动建构经验,在自主和快乐中获得发展。

文档

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现今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指导游戏时容易忽视发挥幼儿主体性,往往出现如下偏差。在游戏中,教师想好主题定好情节,幼儿仅仅按规定去表演。整个过程教师干预过多。幼儿难有发挥的余地。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极大地压抑。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指导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活动并获得有效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放松,快乐、自主、自信体验快乐和自信是游戏活动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