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5:53
文档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认识:运用创新的课堂导入方法;重视实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来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学科,学好物理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前提。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度:
导读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认识:运用创新的课堂导入方法;重视实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来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学科,学好物理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前提。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认识:运用创新的课堂导入方法;重视实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来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学科,学好物理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前提。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也开始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新课程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体如下:

一、创新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就可大大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就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很好的展开和有效的落实,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堂新课的导入。物理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课方法。 

运用小实验、看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进入学习。 

例如,教师在讨论“惯性”这节课时,可这样引入:用一块大石头(约10千克)压住左手(最好用毛巾垫着),用右手举起一个铁锤(约1千克),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如果用这个铁锤直接打到我这左手上,我这只手不断也得残废。现在我这只手压了一块大石头,已经不堪重负了,如果我再用这个重锤往下砸,我这可怜的左手会怎么样呢?”老师演示后,再提及社会上的“硬气功表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讲完了惯性知识后,再来解释所做的实验:铁锤敲击石块时,石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大大减小了石块对人体的冲击,所以人没事。这样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引入乐音三特征这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交响乐音乐会》录象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乐音的高低起伏(音调),轻重大小(响度),和不同乐器声音的差别(音色)。这样的视频引入,把平淡的文字表达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把抽象的知识演化为具体的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重视实验教学,突显学科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分组实验,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1、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

利用实验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分组实验,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浮力》一节,安排两人一组实验(配弹簧秤、盛水大烧杯、金属块各一),让学生把金属块挂在弹簧秤观察示数,然后用手稍向上用力托金属块,观察这时的示数变化。再把挂在弹簧秤下的金属块慢慢浸入水中,在观察示数的变化。启发学生分析各次观察到的记录结果,理解浮力概念及方向,并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之一———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G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称重)。为了克服学生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错误认识。在课堂实验归纳后,提出如下疑问:把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当正方体上表面跟水上面的距离增加5米时,则正方体受到浮力有没有变化?问题已提出,堂上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马上计算,有的认真思索,有的不加思考回答“变大”,针对这一模糊认识,让学生用上述有关《浮力》一节的实验器材动手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浮力不变”结果。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单凭日常生活经验下结论是不科学的,许多物理规律、公式、概念都是通过科学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从中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

捕捉学生的兴趣情感,再把这种情感推至理性的认识。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对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马德保半球实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的实验、把塑料瓶内的空气抽出的实验,用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的实验,都可使学生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而领会新课程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思想,突出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强化活动表现评价、改革过去单纯以笔试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做法。实际上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各人的素质也不相同。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善于语言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文字记忆,有的学生善于动手实验,有的学生善于数据处理等等。而且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均不同。单凭纸笔测验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是片面的,势必会影响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降低其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倡导不同的目标领域(认知领域,行为领域,情感领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我们既要评价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的主动性,思考能力,探究活动中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完成作业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上课的学习态度,对待困难的态度,思维的严密性,探究实验中提出猜想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可行性等多个方面。对在这些方面只要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适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作下记录。表扬学生时,不要吝惜你优美的词句。老师的一句表扬,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肯定的微笑胜过十句批评。课堂记录定期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交流,帮学生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巩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帮其找出美中不足之处,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完铅笔芯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有关后,我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铅笔芯的电阻大小还会与那些因素有关系呢?之后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比较分析等。在该物理问题解决活动中我为学生建立了学习评价表。评价的依据来源于教师的观察、学生的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每一项评价分为5个等级,可以理解成:A(很好)、B(良好)、C(一般)、D(较差)、E(很差),并把评价标准公开。告诉学生评价的重点在于活动本身的过程,而不是实验结论。一周以后,大多数小组基本上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并能得出结论,而个别小组的实验由于一些原因而失败。在交流中既可以总结实验结论,又可以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发挥、去挖掘、去探索、去实践,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培养,受益匪浅。根据实验探究中学生的表现情况,我对以上各项客观地进行评价并进行记录。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给予鼓舞和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感和成就感,稳定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成默契。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积极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科的选择,全凭个人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又云“爱屋及乌”。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切的笑容和蔼的表情、鼓励的眼神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欢欣,留下亲切、良好的印象。老师不要老背着师道尊严的观点不放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这样只会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就谈不上“信其道”了。老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能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这样,才能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由、没有任何顾虑。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有效地接收外来信息,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的兴趣也来源于成功。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称赞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正确理解成功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每次知识水平测试都打满分,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出人头地才算成功。只要能回答一个问题、能独自完成实验、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等,都叫成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针对性的对那些“学困生”提一些相对容易一点的问题,让他们表现自己,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实际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考试成绩,成绩只能反映学业进步的一个方面。只要通过学习,探究能力加强了,和同学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强了,思维更严密了,处理数据的能力加强了,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等等,就是进步了成功了。这样,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困生”,都有明确的目标,都有成功的机遇,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目标,把握新课程理念,就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输入逐步转化为内部自我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1~93.

[2] 何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M].广东省人世教育出版社,1997:57~81.

[3] 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5.

[4]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4~125.

文档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认识:运用创新的课堂导入方法;重视实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来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学科,学好物理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前提。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