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年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5:12
文档

2020年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A、1张B、2张C、4张D、n张3.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B)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4.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C)A、现场调查人员B
推荐度:
导读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A、1张B、2张C、4张D、n张3.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B)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4.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C)A、现场调查人员B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 )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就近管理

D、户籍管理

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 )

A、1张

B、2张

C、4张

D、n张

3.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B )

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

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

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

4.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C )

A、现场调查人员

B、所属县(区)疾控中心

C、属地医疗机构

D、以上都可以

5. 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至少保存多少年?( C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6. 医疗机构应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至少配备几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 B )

A、1名

B、2名

C、3名

D、无要求

7. 甲型H1N1流感是(D )类传染病。

A、非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病

8. 以下传染病中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是(D )。

A、麻风病

B、流行性感冒

C、麻疹

D、水痘

9.以下哪个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B )

A、疟疾

B、乙肝

C、梅毒

D、肺结核

10. 外省籍民工在我市某期打工,发生身体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中的“病人属于”应选择(A )

A、本县区

B、本市其他县区

C、本省其他地市

D、外省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乙类传染病中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是肺炭疽、人感染H7N9禽流感。(×)

2. 如果同一患者在一年内多次患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只需要报告一次就可以。(×)

3. 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现住址时,填写的是患者的户籍地址,不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等。(×)

4. 某病例的人群分类为民工,可以不填写其工作单位。(×)

5. 不同单位报告的重卡,原则上保留医疗机构级别高的卡片。(√)

6. 查重时处在“修改”状态的重卡填写必要的信息后直接删除。(×)

7. HIV只报告确诊病例,阳性检测结果不再报告。(√)

8. 梅毒复发病例不需要报告。(√)

9. 丙肝抗-HCV检测结果阳性,符合临床诊断,但未开展HCV RNA检测的病例,填报确诊病例。(×)

10.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各级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可以对外发布传染病信息。(×)

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60分)

1.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

2. 按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_进行网络报告

3. 2小时报告:甲类、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

病人或疑似病人,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4.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

5. 门诊日志项目应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人群分类、有效证件号、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10项基本内容。

6.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等5项。

7. 传染病诊断病例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8. 病例分类需要进行急慢性分类的法定传染病有乙肝、血吸虫病和丙肝确诊病例。

9. 丙肝确诊病例的关键实验室指标是血清HCV RNA阳性。

10. 目前对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为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身份证填报完整率、重卡率、综合指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试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6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 B.卫生行政部门 C.宣传部 D.省

2、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 )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4、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5、食物中毒事件属于( )疾病范畴

A.传染性 B.食源性 C. 地方性 D.生物性

6、食物中毒按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 )

A.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B.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C.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D.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不明原因食物中毒

7、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应包括:( )

A.加强对有毒化学物的监督管理 B.防止有毒化学物污染食品,把好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关。C.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不要滥用、误用有毒化学物。D.以上几点都是

8、用于食物中毒的发病指标:(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构成比

9、判定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要有多少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C)

A.1        B.2       C.3        D.4

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者常有地域性、季节性,但无传染性

B. 沙门菌食物中毒按其临床特点分为五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类伤寒型。

 C.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低,病死率也低。

D. 以上选项全错

1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376号,于C起公布施行。

A  19年9月1日  B  1987年5月1日  C  2003年5月9日

1 2、B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         B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

1 3、C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          B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

1 4、A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 5、《条例》的施行为各级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起ABCD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A信息畅通B反映快捷

C指挥有力D责任明确

二、填空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 )、( )以及其他( )的事件。

2、突发事件发生后,( )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 )有关部门和( )有关部门组成,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事件发生后,()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和()有关部门组成,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文档

2020年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

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A)A、属地管理原则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2.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A、1张B、2张C、4张D、n张3.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是指(B)A、病人户籍所在地址B、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C、病人发病前居住的宾馆、旅店D、病人就诊时的居住地4.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谁来诊断并报告?(C)A、现场调查人员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