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 级 | 五 | 日 期 | 时 间 | ||
| 夯实基础 | 写人类阅读(二) | ||||
| 答题分拨: 一、仔细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 了解文章所写的来龙去脉是抓住文章中人物性格特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文章中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情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类文章的关键。 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写人类文章一般会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在阅读时,准确掌握这些描写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三、认真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笔记记录处: 专题训练 (一)盲婶 我家斜对面有一家馄饨店。店主姓夏,因高度近视,人们戏称她为瞎婶。 瞎婶煮的馄饨鲜美无比,青花瓷碗里的虾米也别有滋味。因而,尽管有时我多吃到了一两只馄饨,但我还会得寸进尺,要求瞎婶添加一小勺虾米。 星期天下午,我闲得发慌,揣了一个空瓶子,准备捉几只蜻蜓。 我蹑手蹑脚挨近一株玉米秆,上面停立着一只老虎蜻蜓。可我的手指只抓到一片玉米叶子,老虎蜻蜓早就机敏地飞走了。 我紧追不舍,从一扇虚掩的院门钻了进去,却不见了老虎蜻蜓的踪影。 这时,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鱼腥香味,一只紫褐色的圆形支着一只白色纱布罩子,纱罩下面铺晒是一层白花花的小虾米。小虾米勾起了我对泡泡馄饨、对虾米汤的美妙记忆。我忍不住嚅动着两片嘴唇,吞咽着口水。 我转动脑袋,睁大双眼,警惕地东张西望。当我确定四周无人时,便迅速把手伸进罩子下,抓了一撮虾米,迫不及待塞进嘴里。虾米的尖嘴戳痛了舌头和上腭,我全然不顾,上下牙齿加快频率咀嚼着。还没晒透的虾米,少了点松脆,多了点韧性,有点儿腥味,也有点儿甜糯的味儿。虾米刚咽下喉咙,我不由自主又把手伸进了罩子…… 鬼使神差,一不做,二不休,我从口袋里掏出装小昆虫的空瓶子,快速旋开瓶盖,掀开窗纱罩子,抓了一把虾米往瓶子里灌…… “吱呀——”就在这时,院里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声响。院门口出现了瞎婶微驼的身影,正慢慢地朝我走来。 我拿起瓶子迅速撤退,心慌意乱中,手肘碰翻了竹匾,手里的瓶子、竹匾里的虾米一起散落在草丛里。 躲在玉米丛中,不敢发出半点声响,静静地看着,等待着。 瞎婶把虾米放进米箩,用井水仔细冲洗着,然后拿着米箩进了里屋。 我不失时机,迅速溜向院门,悄悄拨开门闩,逃出瞎婶的后院。我如释重负,双手胡乱抹着头上、脸上的汗水,嘴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每天路过瞎婶馄饨店,脚下有点儿迟缓,我偷偷朝店里瞄了一眼,灶台上方搁板上摆放着一个药瓶。我做贼心虚,不敢停留脚步,赶紧转过头去,急急地走了。 一连几天,我在睡梦中都会看到一些小虾米,不停地在我眼前上下飞舞,针尖似的嘴巴扎得我脸上生疼。一忽儿,小虾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拥来,浩浩荡荡汇成了一张坚实的黑色大网,把我困得死死的,透不过气来……猛然醒来,浑身大汗淋漓,衣衫湿漉漉的…… 我深深吸了口气,鼓足勇气走了进去。“夏,夏婶……”我嗫嚅着,声音有点儿发颤。 我从裤袋里掏出一把零碎钞票,有一毛的硬币,也有一毛、两毛的纸币。我指着桌上一堆零钱,说:“夏婶,我偷吃了你后院晒着的虾米,竹匾是我弄翻的……平时吃馄饨,我也常常欺骗你……我错了……今天,我来赔你的虾米,要是不够,以后攒了钱,接着还——”我像背书似的,嘟嘟囔囔说着。 瞎婶呵呵笑着说:“秋明,婶子知道你喜欢吃馄饨,也喜欢吃虾米,看,我为你准备好了一瓶虾米,正等着你呢!”瞎婶说从灶台搁板上取下装满虾米的瓶子,塞到我手中。 我心里升腾起一股热浪,瞎婶非但耳朵好,心里也亮堂着呢…… 1。文章叙述了“我”因为 而无意中犯下了 的错误,一连几天 ,最后“我” ,得到了 的事。(3分) 2。文中有四处写到了“瞎婶”的行为,请用“ ”画出来。(4分) 3。“瞎婶似乎没发觉,她把虾米放进米箩,用井水仔细冲洗好,然后拿着米箩进了里屋”。这句话中“似乎”一词表明“瞎婶” (2分) 4。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内容,体会瞎婶是怎样的人,试着写下来。(2分)
(二)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人性美的向往(3)读句子,回答问题。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三点。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学过的知识,说说“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 |||||
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说泰语很别扭,常常被本地人取笑。
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不但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反而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可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要不是没学过,就是还不能理解。
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都密密麻麻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她在求学的路上进步之速令人难以置信。不过5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
母亲现在还做了我几个孩子的教师。这又是个奇迹。我得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母亲于是毫不犹豫给我代劳,把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为宝贵经验,传给外孙。她会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qiè)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母亲发奋求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的。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修学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作者的母亲从 时开始学习泰文,那时我才 ,便做了 的教师。每当晚饭之后, 做功课, 则学泰文。不过 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 、 或报纸、泰语娴熟之后,她又学 。现在她又做了 的教师。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1)形容坚持不懈。 ( )
(2)心里怎样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记忆纯熟,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 )
3、从下面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一天。
(2)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的,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4、从母亲奋发求学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发?
5、生活实践题:你的母亲有什么值得你学习,请简单地写出几点来。
(一)答案:
1.爱吃虾米 偷吃虾米 心神不宁 认错赔钱 一瓶虾米(原谅)
2.(1)院门口出现了瞎婶微驼的身影,她正慢慢地朝我走过来。(2)瞎婶似乎没发觉,她把虾米放进米箩,用井水仔细冲洗好,然后拿着米箩进了黑屋。(3)瞎婶呵呵地笑了笑。(4)瞎婶说着从灶台搁板上取下装虾米的瓶子,塞到我手中。
3.其实已经发觉我在偷吃虾米,但没有当场指出来。
4.瞎婶是位心地善良、宽厚待人的长辈。
(二)故答案为:(1)祖父和孩子们玩藏帽子的游戏。 祖父擦祖母地榇上的摆设。(2)A;(3)不以这样感到奇怪。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从侧面突出表现了祖父的和蔼可亲。(4)祖父和蔼可亲,脾气好,富有童心。(5)指的是充满自由、快乐的园子。
(三)【参】1、36岁 10岁 母亲 我 母亲 5 小说 史书 英语 我几个孩子 3、(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凡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总回成功的。 (2)无论什么时候学习,不管多大年龄,学习总会有收获的,只要努力,持之以恒。4、学习应该像作者的母亲一样,不怕困难,有恒心,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5、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