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专铁路因路基结构强度增大,为避免普速铁路采用的穿管过轨影响路基排水系统、路基强度及稳定性,各专业过轨均采用预留电缆过轨管及在路基两侧设置电缆井的方式完成。
目前客专铁路过轨主要由路基、隧道过轨和车站站内过轨三部分组成。路基过轨位置及种类一般按《吉珲区间预留管线表》中标注的位置及里程实施,隧道内预留过轨按《隧道内综合管线图》实施,车站范围内过轨站场专业提供《车站范围内综合管线图》实施。
过轨管及电缆井的一般技术要求
1、过道管
(1)通信信号过轨钢管随站前施工同步预埋。凡预留的过轨钢管处均应设置标桩一处,以便后续施工时查找。
(2)通信信号过轨钢管采用镀锌钢管,壁厚4㎜,管径100㎜。钢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及显著凹凸不平、严重腐蚀等情况,内壁光滑无毛刺,管口应磨光。
(3)施工时每根钢管内预留穿线用φ4㎜的铁丝两根,且在管道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以备施工时使用,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
2、电缆井
(1)电缆井设计参照“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通路(2010)8401)”图。
(2)区间中继站处信号电缆井采用8401通用图II型电缆井。站内过轨处一般采用I型电缆井。
(3)通信信号电缆井与电力电缆井之间净间距不应小于1m。
(4)站内预留信号电缆过轨钢管时,在线路与线路间必须预留手孔,以便施工。手孔位于两线路中心位置,尺寸要求:850㎜(长)×600㎜(宽)×900㎝(深),底部需预留4个φ50㎜的泄水孔。手孔材质同I型电缆井。信号过轨钢管一侧开口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另一侧开口引至手孔,分别与电缆槽、手孔内壁齐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