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中心小学 宋妍
摘要: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出发,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必要性、内容和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师 专业化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告诉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被推倒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信息技术教师更面临着专业化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这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前面的一项战略课题,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坚定地走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心开始,由关注教师的地位论转向关注教师的角色论、实践论的转变。可以说,时代赋予了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在传统“专业特性”的基础上还增加到了新的含义——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其他教师以及通过课堂实践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并且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教师专业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为信息技术教育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专业化发展是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状况,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在学校中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机房管理员,电脑维修工,还要维护校园网,给其他教师制作课件,甚至还兼着学校的打字员,电工等等,以至于信息技术教师大都忙于这些“杂事”,没有精力做好教学工作,更谈不上专业化发展,相信这是困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难题。
信息技术教师付出的比别人都多,却很难得到回报和认可。虽然形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会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状况,实现自我价值,赢得尊重和认可的有效途径。
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与磨炼、追求与付出, 才能培养出适合信息社会的人才,这是社会对于我们的必要要求。
专业化发展是教学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课堂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在某一领域超过老师,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新课程倡导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原来的处于重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未来教学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教师的专业化是以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探究、总结、反思、创新:在教育理念上树立正确的事业心、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在知识结构上,能掌握精深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技能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新达到一定的层次;在教育规范上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学术规范、言行规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地付出,而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就是在这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立足课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是教师的最重要的“战场”,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思想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只有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和磨练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2、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实践中队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观察、监控、调节和自我评价。具体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在教师城战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师同样学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使之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形成“实践反思提高”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3、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说过,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研究的意识,是一个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教师。
近几年兴起的校本教研就是一种操作性强、非常有效地研究形式。它是指学校根据本校及其教师的需要,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组织指导教师从事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活动。校本教研的目标是让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校本教研不同于专业的理论研究,它着重考虑如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校本教研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捕捉的能力,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把它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校本教研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但务必追求实效,防止校本教研随意化、形式化、空泛化。
除了开展校本教研,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加强与同行或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教研不同局限于学科内部或学校内部,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研,一个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数一般都不多,开展校本教研有一定困难,学科之间、校际之间也有必要开展交流,向其他学科教师、外校的同行学习、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4、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环境给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通过网络,极大的开阔了教师们的事业,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将以往的封闭的环境转变为交流丰富的、师生共同成长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通过专题网站获取资料、信息。网络是以个巨大的资源库,以一个关键词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可以找到好多个网页,可见网上相关资源的丰富。但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要学会如何筛选、鉴别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
总而言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与磨炼,追求与付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相信通过我们不懈努力,一定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带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