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则
1.全期设400分进行量化,分学月检查,量分结果交校长室,纳入教职工量化中。
2.如有违反本细则者,按相应条款扣分。
二、细则
(一)思想品行(具体量化见《教职工职业道德量化评估细则》)
1.全体教师必须服从以校长室及教导处的安排,临时安排的事务及课务不得借故推诿。
2.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重点培养,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排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教师必须注重仪表及言行,不穿拖鞋、短裤、背心等进教室,为人师表。
4.教师请假,其课务或事务(包括学校组织的考试等)必须自行安排,并将安排交教导处存档。否则,作误课论处。
(二)计划与总结50分
1.每位科任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周内或规定时间内制订并上交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学期结束前或在规定时间内撰写上交论文或总结。每少一篇扣5分。
2.各科计划必须内容齐全,经检查不合要求的计划扣1分,并责令其重写。
(三)备课50分
1.科任教师课前须认真钻研教材及资料,精心设计教案。每发现一次无教案上课者扣10分。
2.各科备课要求内容齐全,应注明重点、难点、课后札记等内容,凡不符合要求的教案一律不算数。各科(包括非主线科)备课节数每周不少于实际开设节数的80%,其中语文科要求写作文的每两周不少于1节作文备课。全期每少一节扣3分。
3.每学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检查前各科任教师必须主动在规定时间内将教案、学生作业等要求上交备查的内容交教导处备查,逾期不交自行负责。每发现有一学月未交常规检查内容者扣10分。
4.具体要求见“排上中心小学备课制度”。
(四)上课100分
1.教师上课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每发现一人次扣3分;迟到、早退达15分钟以上者作误课处理。
2.误课每节扣10分;旷课每节扣20分。
3.体育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30分钟以的上课时间师生均不得提前离校。
4.上课必须用普通话,违者一次扣3分。
5.踊跃承担教改实验课、公开课或其他教改活动,一经安排不参与者一次扣5分。
6.教师上课必须关闭手机,违反者扣10分/次。
7.具体要求见“排上中心小学上课制度”。
(五)作业及作业批改50分
1.学生的作业必须认真批改。要求:全批全改,有正误标记,有日期及次数记载。否则不计入记录中。
2.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其次数不得少于应备课节数的80%;课堂作文每两周不少于一篇。全期每少一次作业批改扣2分,每少一篇作文批改扣4分。
3.对学生平时考查、单元测试及考试的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应有全体学生的成绩记录。若发现只批阅部分试卷者,每次扣3分,并责令其全部阅完。
4.具体要求见“排上中心小学教师布置作业与批改作业制度”。
(六)课外辅导及成绩考查50分
1.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其命题、监考、阅卷等必须服从教导处的安排,在工作日内的监考不予补助。
2.各次考试的考勤及常规,其要求与平时上课等同。监考安排一经安排或打印,不得随便调动。
3.各次统一考试各科任教师应及时交成绩给班主任,并将学科成绩统计表及时交教导处;班主任将班级成绩统计表按要求统计好交教导处。超过规定时间上交者扣3分,不交者扣5分。
(七)业务学习50分
1.提倡教师相互学习探讨,业务学习时,必须有记录(包括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等),全期须达15次,每少一次扣1分。具体要求详见“排上中心小学听课制度”和“排上中心小学评课制度”。
2.教师在经常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会,不得迟到、早退、旷会,对请假、迟到、早退、旷会者分别按学校《考勤制度》扣分。
排上中心小学备课制度
1.上课必先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在进度上要做到周前备课,并做到于上课前再熟悉和修正完善。
2.做好“五备”工作:(1)备大纲: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要求。(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与教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智能培养和创新训练。(3)备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智能状况,注重因材施教。(4)备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5)备学法。引领学生悟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实践运用,提高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达到“五有”要求: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
3.要求单元备课,先确定单元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划分,然后写出课时计划。
4.课时计划要写出教学目的(或目标)、教学过程、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作业练习、课堂实验,还要考虑到板书布局和教具准备,并积极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5.备课时教师应将课本作业做一遍。
6.教案的书写、使用因人而宜,体现教师授课个性化。按事先教导处要求,结合个人实际申报,经学校批准注册后认真实施。内容要具体、实用,重反思,不搞形式主义和繁锁哲学。
排上中心小学上课制度
1.上课前要做好温课工作。要重新检查上课所需教具,要耐心细致地重温教材与教案,做好充分准备。
2.实行侯课制度。授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2分钟要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地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不得提前进入教室上课。
3.上课时不早退、不拖堂。按教案设计上课,不搞自由主义。学生练习时经常巡回指导,不准随便串课或丢课。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由教务处负责安排并做好记录。
4.课堂教学要把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做到“五为突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严禁满堂灌,讲满堂,看满堂,听满堂,不让学生训练。抓好每堂课的最佳时间,力争优质高效。
5.要优化训练,避免不动脑筋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能力,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去创造;突出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尽力体现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真正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拔出尖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进,消化好,不掉队, 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有所得。
6.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7.对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暗示教育,尽力做到不影响正常教课安排,不得随便把学生撵出课堂或停课训斥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
8.教师课堂板书要注意照顾学生视力,并要做到工整、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具有概括、启示作用和不失时机。
9.上课时要注意教态仪表,不得酒后及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课堂,不得在教室内吸烟。
排上小学教师布置作业与批改作业制度
为使教师正确、科学的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布置、批改的作用,根据行政的相关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相关制度:
1.布置作业应先了解学生装的学习情况,做到因人而宜。
2.布置的作业应做到难易适度。作业的内容包括课本、练习册、练习试卷等。
3.做到作业的形式多样化,除书面形式外,应多设计课外的,思考类的,动手型的等形式的作业。
4.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年级作业完成时间为:
一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二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
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
五 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
5.学生作业的批改一般应当天批改,如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天,对差生的作业采取面批,不允许集体订正作业。
6.作业的批改应做到正误明确,并作出相关符号,部分作业写上评语,可打出分数或等级以激励学生。最后标出批改时间。
7.作文的批改教师应把学生的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改标出来,且必须写出评语。
8.作文批改的时间一般应在一周之内完成。
排上中心小学听课制度
听课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流的极好方法,也是领导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指导的有效途径。
听课数量:
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听课30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20节。 任课教师听课15节。 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
听课形式:
1.听课。任何教师可随时到任意班级听课。
2.集体听课。学校(业务组)组织的校级(业务组)性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等。
3.新教师、青年教师与指导老师跟班听课。
听课要求:
1.听课可不事先通知被听课人,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人听课。
2.听课人要在上课前进入教室,遵守教学秩序,尊重任课教师,任何人听课均不得影响教师正常授课。
3.听课采取随机或跟踪方式,全面听课与重点听课相结合。重点听青年教师的课。对授课效果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要实行跟踪听课,帮助改进,限期提高,不思改进或改进效果差的将作必要的组织处理。
4.听课态度要认真,当堂写好听课记录。记清听课时间、班级、学科、授课人、课题;记全教学过程;记好分析,并及时、认真负责地做出课堂评价,填写在听课记录上。
5. 课后及时与授课人交换意见,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听课后,要组织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在借鉴中创新。
6.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对优秀课要充分给予肯定,帮助总结经验,在学校宣传推广。
7.不得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假造听课笔记。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听课笔记,并做好记录,纳入考评。
排上中心小学评课制度
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所以要踏踏实实地搞好这项工作。
1.评课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所以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当天听课当天评课,特殊情况不超过三天。
3.评课可采取单独交换意见或集体评议的形式。
4.教研组或学校性研究课、观摩课,由组长或教导主任统一组织评课。主要探讨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手段及教学效果等。
5.集中评课时,每位听课者必须发言,而且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校性 、教研性要做记录)。评课既要肯定示教老师的优点,又要敢于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组织者要根据学校提出的评课标准,对示教老师作恰当的评价。授课教师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戒骄戒躁,及时总结教师建议,进行教学反思。
6.将“评课”与“说课—上课”形成系列化,围绕学校教研课题和年级组专题开展活动,带着问题去指导、改进教研工作,解决倾向性问题。
7.评年轻教师的课,要注意评课形式,应有利于年轻教师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