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说明:
近年来,经过我们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我校的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可喜的进步。为了确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建立健全、修改完善以下控辍保学规章制度,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
二、制度目录:
1、控辍保学活动月制度
2、班级出席日点名制度
3、学籍管理制度
4、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5、家访(登记)制度
三、实施时间:
以上各种制度自公布之日始实施执行。
四、具度:
控辍保学活动月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每学期初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控辍保学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控辍保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我校继续将每学期初的三月、九月作为“控辍保学活动月”。
(一)组织领导:学校“控辍保学活动月”活动由教导处组织实施。
(二)方式内容:
1、在每学期的活动月,要充分利用班(团)会活动时间,进行主题鲜明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依意识。
2、教导处传达下发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和各种表册。
3、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好新学期学额变动情况,如实填写好上报表册。
4、教导处核实各班上报数据、清理各班学籍,及时、准确掌握学额变动情况,清查休、转、寄、降人数,完善应备手续,建立电子文档。
5、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公布各种规章制度和辍学生发布情况,组织教师进行家访,据实填写家访记录表。
(三)工作目标:
每学期伊始为控辍保学工作关键点,控辍难度大,通过宣传教育和家访动员的活动,努力营造“依法控辍”、“全民保学”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齐抓共管,多管齐下,防患于未然,尽最大努力保证无学生辍学。
班级出席日点名制度
一、目的意义:
控辍保学工作事关“普九”成果的巩固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此项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为了便于随时掌握学额变化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辍学现象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特制定班级出席日点名制度。
二、工作流程:
1、各班级班主任或值日班长每日晨会认真清查统计学生出席情况,据实填写好《学生点名簿》,汇总后报送交教导处。
2、教导处根据各班汇报,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或上报校长处理。
三、具体要求:
1、各班主任要据实填报,不得流于形式。
2、教导处将组织值日教师定期或临时抽查,以保证对报表数据真实性的监督。
3、教导处根据报表,密切追踪辍学动态,及时组织安排相关教师家访动员,将辍学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
4、教导处将把各班控辍保学工作纳入班主任考核项目,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表现好的班级给予表扬嘉奖,表现差的给予批评处罚。
5、各班如出现学生休、降、转、寄等学籍变动情况,及时通知教导处做好学籍变动登记,办理好各种手续,并微机存档管理。
学籍管理制度
学生的学籍是适龄少年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标志,是在校学生的身份证明。建立健全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也可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及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籍管理制度。
1、凡属我校学生都要建立学籍。
2、有正当理由,有相关手续由外校转入我校的学生,必须建立学籍(转入学籍)。
3、学生需转往外地就读的,应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4、在本校借读的学生,不予建立学籍。
5、本校学生在外校寄读的,由本校负责建立和保存学籍。
6、对休学、复学学生的学籍,依据上级有关文件执行。
7、学生学籍要实行微机化管理,在校生的学籍要既有文本文档,还要有电子文档。
8、每个学年度初,教导处都要认真彻底清查核实各年部和各班级学额人数,建立本学年度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名册》。
9、对于休学、转学、外寄、借读、复学、辍学等学生的学籍管理,凡需要必要手续的,必须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手续,并登记存档;凡不须手续而变动的,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及时登记存档。
10、凡从我校转出、外寄的学生,所需手续的办理必须待其开具回《回执证明》,才能予以办理。
11、严肃学籍管理,对在工作中徇情枉法、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相关责任人,学校将追究其责任。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为了加大管理控辍的力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有效地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一)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负责机构为教导处,第一报告人为班主任。
(二)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并要于当日进行家访,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区分有无正当理由及是否有辍学苗头,其结果向教导处汇报,登记备案。
2、如发现学生经家访后,还继续未上学,班主任应该及时报教导处登记。教导处报告校长,共同研究并制定控辍方案。并通知村委会主任,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有村委会成员参加的集体家访,并把结果报上级。
(三)责任落实:
1、班主任:班主任为第一报告人,发现学生未请假不到校,班主任必须当日向教导处报告。
2、教导处:及时向校长报告,不得拖延。
3、校长:负责与村委会沟通、向上级通报情况。
(四)辍学月报:
1、领导机构:由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报告,并具体负责实施。
2、报告内容:当月辍学名单、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辍学原因以及动员返校情况。
家访(登记)制度
为了随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在校与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思想和行为动态,密切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间的相互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信息快速传递、相互配合,教师与家长积极互动、密切协作,以达到家校共管塑未来、师长携手育英才的目的。实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学校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战略,现结合我校控辍工作及学生家庭实际,制定家访(登记)制度。
一、家访人员:全体教职工均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义务和责任,其中以学校各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
二、家访对象:全体学生,特别是已经辍学的学生、学困生、单亲生、贫困生、偏科生、违纪生以及有辍学动向的学生等作为家访的重点。
三、家访原因:a.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b.反映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c了解学生在家情况;d.动员流失生反校;e.帮扶贫困生;f.控制欲辍生流失;g.学生在校意外情况;h.其他临时原因,需要家访。
四、家访形式:1、走访学生家庭;2、电话联系; 3、请家长来校座谈。
五、家访要求:
1、凡进行家访的老师态度要端正,务求实效性,要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进行家访活动。绝不搞为了完成家访任务而进行的家访活动。
2、班内时间进行家访前,进行家访人员要与主管领导请示,说明家访对象及进行家访原因。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离校进行家访,家访回校后要向主管领导作口头汇报,对应急问题要做及进办理。并如实填写《家访(登记)表》,存档备查。
3、进行家访要携带由学校统一印发的《家访记录簿》,家访时要把与家长进行谈话的内容作概要性的记录,家长要签字或盖章。
4、《家访记录》要在进行家访人员手中保留(学校随时抽查)期 末统一交到教导处档案室存档备查。
5、家访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教学,服从于学校的发展。任何教师或领导不得以家访为借口出校办理其他事情,经查出视为旷职,并按学校出勤有关条例严肃处理。
6、进行家访活动人员数量的要求:
(1)课任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家访,每学期每人不少于1次。
(2)学校领导每学期进行重点家访,3—5人次。
(3)班主任进行家访,每学期每人不少于2次;辍学生家访不少于3次。
7、家访人员要主动积极、热情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访问每一个家庭,外塑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客观、公正、主动、真实地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师资情况,阐述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宣传学校在社会的良好声誉。
8、家访要做到经常性,并改变告状式家访为座谈式家访;改变学生犯了错误才家访、辍学以后才家访的做法,要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真正使学生家长体会到老师的对学生爱心与无私,学校的温暖与关怀。
9、家访的形式要多样性,并及时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作法、决定,通过教师家访传递给家长,加深家庭对学校的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
学校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和调查研究,是我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控制流失帮助学生学生完成学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进行家访活动的人员,认真按本制度开展此项活动。
埭头汀岐小学
2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