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去友人家探访,主人却不在,失意之际,一枝红杏让叶绍翁看到了盎然的春意,这就是 。转眼间,夏日来临,苏轼眼中的西湖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杨万里眼中的西湖与其他三季与众不同,怎样的不同呢?正是:
2.春天,万物复苏,原本枯黄的草叶下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我不禁想起了 的《赋得古草原送别》:“ , 。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4.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嘱咐朋友,若有亲友问起来,就说自己的内心依然纯洁无暇,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片冰心在玉壶 )
5.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春运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的诗句:“ ”。(暖)8.过去晋朝的王、谢家贵族府第到了唐朝已经变成普通老百姓了,只有燕子依旧年年飞来栖息。这就是《乌衣巷》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 代诗人 。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诗中童子回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 )
10.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敲”原先是“ ”,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 文字叫做“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 推敲)
11.《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 诗,诗人连用九个“
12.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3.《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形象地表现出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敌重兵,压黔境 )
14.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昌龄的《从军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7. 现在是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三百六时行,行行出状元,请你用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 ,________________”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8. 反动派不让鲁迅发表文章,但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 ,___________”。(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
19.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真是:“ ”,强中更有强中手。(山外青山楼外楼)
20.《清平乐 六盘山》中的“ , ”表达诗人激情迸发,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感。(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二、选择题
1.1.“万马齐( A )究可哀”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A.喑 B.咽 C.谙 D.鸣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3.下面的诗句中哪句不是描写西湖的?( D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下面的诗句中,哪句不是边塞诗? ( D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下面各项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是写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好友孟浩然。
B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中是诗人王维劝好友元二再干上一杯离别的酒。
C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诗人杜甫在落花时节又遇见了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
D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是写诗人王维在天明时送友人辛渐。
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就是( D )
A武汉 B岳阳 C杭州 D扬州
7.《题秋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B )
A 王维 B 王士禛 C 韦应物 D杜甫
8.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是( A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9.《芙蓉楼送辛渐》中,表达诗人清廉正直的句子是( D )。
A寒雨连江夜入吴 B平明送客楚山孤 C洛阳亲友如相问 D一片冰心在玉壶
10.下面哪首不是词牌名 ( D )
A《长相思》 B《渔歌子》 C《清平乐》 D《望洞庭》
11.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A )
A.《山行》 B.《早发白帝城》 C.《题西林壁》 D.《宿新市徐公店》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C )的美丽景象。
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镜泊湖
13.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两联诗句是( B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14.最能表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 C)
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 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
15.《赋得古原草送别》是( C)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16.王昌龄《从军行》中,借事抒情的诗句是:(C)
A青海长云暗雪山 B孤城遥望玉门关C黄沙百战穿金甲 D不破楼兰终不还
17.下面诗句中,描写战争的诗句是( A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8.下列诗句表现季节不同的是?( C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乌蹄。
三、判断题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诗人林升对南宋王朝统治者腐朽生活无尽的谴责。( 对 )
2.《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对 )
3.《宿新市徐公店》和《小池》的作者都是宋朝诗人杨万里。 ( 对 )
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李白诗歌的评价。 ( 错 )
5.“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是可怜的意思。( 错 )
6.《逢入京使》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 对 )
7.“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中的“苍龙”指日本帝国主义。( 错 )
8.《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军民鱼水一家人”。( 错 )
9.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对 )
1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唐秦观所作。( 错 )
四、简答题
1.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寻隐者不遇》,然后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隐者的钦慕之情和寻访隐士而不得的失落之情。)
(2)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首诗的共同点是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两首诗的隐者都没有出场(一个是“采芝何处未归来”,一个是“采药去”),两首诗都通过描写隐者的生活环境来刻画人物形象:他们都与白云、松树为伴,一个是“白云满地无人扫”,一个是“云深不知处”。这种手法从侧面烘托出了崇高、高洁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钦慕之情。)
2.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3.阅读《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完成题目。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这首诗上阕一、二两句写出了六盘山秋天的景象,请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碧空万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停立山顶,极目凝望着一行行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逝在碧空的尽头。
)
(2)这首词中能体现出作者的壮志豪情且常被人们引用以表示战胜困苦艰难决心的是哪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3)这首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表达出了作者夺得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4.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地上是稀稀疏疏的极为纤细的芽,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的到来呀!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瞧,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
五、作文。
1.《古诗伴我成长》(从幼学启蒙开始,家长教授古诗文的经历,再来就是写学生生活时对古诗的进一步了解,可以举例谈一谈学习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或者收获等等,当然也可以讲一讲古诗在生活中应用。)
2.《我最喜欢的诗句》(叙述与诗句相关的经历,或描写由诗句引发的,自己亲历的某种景象,或谈谈由某一诗句引发的生活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3.可以赏析或改写某一首诗作;也可以就诗中的某一个主题或某一句话谈谈见解,抒发情感。还可以联系生活抒发感悟。(要求:自拟题目,标题要鲜明,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