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小就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唐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朝代,更是兴致浓厚。遗憾的是,囿于繁忙的学习而一直鲜有机会对唐朝多进行一些了解,真是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兹仅就我十分有限的阅读,畅谈几点对唐朝的认识吧。
一代史家陈寅恪先生在其最重要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通过对《魏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大量文献资料和大量史料的考证,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方面论证了隋唐的各项典章制度均是采用和改进了当时南朝和北朝双方的最高成就,故能推陈出新,独创一格。其言“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北周”甚是。然则有唐一代,其各项典章制度中最具特色的乃是政制中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合作,各以其最高长官为最高宰相,实行宰相负责制。其具体运作如下:尚书省总览六部,执行经常政务;中书省则可视为设计厅,主持重要的敕诏起草及有关于制度的更革;门下省则可以视作一种复核机关,其审查各种公文,更正错误,甚至连皇帝的敕诏如其有误也可加以驳斥并原封退回,有时也提议政务上的调查。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则是具体负责尚书省所下达的各项政令,并严格执行。在初唐政治清明时,三省和六部各司其责,多能以身作则,创造了中国文官制度史上办事最为高效的时期。因而此项制度也为以后历朝历代奉为圭臬,沿用至满清一代,其间虽有稍加改变,但也只关及细枝末叶,于制度本身则影响甚微。与三省六部制共同为初唐政治创下千古美谈的另一项最显著制度保障则是被日本近代著名史家内藤湖南所称的“律令政治”。当日法律分为律、令、格、式,所公布的各项规定,皆以此四大项目加以区分。大概律指刑法,令为行政上的指示,格为衙门内的规章,式为执行时的细则。而这种组织上的区别,特别有助于帝国草创初期的的秩序重建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此体系日后也为日本大化改新所摹仿施用。初唐凭借以此两项制度为最优的各项政治制度的有效运行,加之太宗本人杰出的政治家素质以及各级的清正廉洁,有如此清明的政治,“贞观之治”便不难成为隋末战火中重生的凤凰。
唐朝的经济繁荣异常。唐承隋制,众所周知,唐朝的经济发展实则也因陈隋代而来。隋自开过以来,统治者便意识到江南的重要性,而以炀帝为最突出。隋炀帝杨广自小便十分欣慕江南的风俗文化,加之其在指挥统一江南伐灭陈朝和平定江南叛乱的战争中,又更深入了解了江南,欣欣向慕之意更上一楼。因此当其践祚即尊,御宇之后不久,便开始筹谋经营江南的种种了,当代著名史家唐长儒等概括之为“南朝化”,其中影响最深远者,乃在当时条件下不惜民力开创大运河以通达于江南。然而,当日炀帝出于对江南的特殊喜爱所开创之运河及所制之趋向,并不因炀帝本人和隋朝的陨落而中断。大唐仍旧沿用此运河以沟通南北和关中地区,沿袭开发江南的倾向而着力于南方的发展。江南因此生产发展,圩田大量开垦,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粮食生产远超历代。江南的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等各项手工业兴旺发达。扬州、苏杭等城市异军突起,经济地位不下于长安与洛阳二京,成为以后历代最繁华的城市。当日沿海各地港口众多,而尤以江南地区为最集中区域,广州与泉州甚而成为国际性的通商港口,来自国内与国外的货物大量集散。丝绸、茶叶、瓷器、纸张等大宗出口货物就地采之于江南而输出海外,无须复从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转运于此。海上丝绸之路航运繁忙,各国船只来回往返,满载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复又刺激江南经济增长。有唐一代,得此江南之利,复加中原生产恢复,较之于江南还未曾开发,主要仰赖于中原黄河流域为经济来源的历代,其经济总量可谓多出一倍。大唐一朝创设两个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便在情理之中了。而江南之利,也始终于李唐一代,逮至安史之乱后,中原藩镇林立,不奉皇室,自擅财政,不入贡赋,长安朝廷得以继续存在而与藩镇作殊死之斗,其经济基础全仰仗于江南。诚如陈寅恪先生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所指出:“唐代安史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长安文化势力外,仅侍东南八道(指江浙、福建,岭南等)财赋之供给。至黄巢乱后,既将此东南区域之经济几全加破坏,复断绝汴路、运河之交通,而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之李唐政治集团,遂不得不土崩瓦解。大唐帝国之形式及实质,均于是告终矣。”
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唐朝是“中国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其具体论述到:“当中国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一个叫阿萨密的篡位者被押赴长安受审;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热忱的是日本人,其中像今日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在中国即曾居留达几十年。他们回国之后,对日本的文化有了具体的贡献,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自铜币的设计到妇女的发髻,自室内的布置到围棋——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色彩。高丽与越南也有同样的趋向,但不像日本这么热切。”诚如所言,初唐及盛唐之世,文治灿烂至无以复加之地步。当日唐诗发展至鼎盛,仅一部《全唐诗》所留下来的有名有姓的诗人即多达万人,其诗作之多则更是汗牛充栋,如在瘐之粟粒。何况于当日朝廷选官任能皆从进士中,而进士科主考诗赋,公卿百辟皆以诗赋文章闻达于天下,为取禄位,至于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以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唐诗是故臻于美备。除此唐诗之外,各类宗教,传奇小说,绘画艺术等也勃勃发展。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六祖慧能开创禅宗。而《柳毅传》《莺莺传》也开后世传奇小说之先河,并成为中国以后许多重要文学作品的滥觞。极高的文化成就,加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开明文化,唐朝的文化魅力远袭四海,吸引无数外国人士前来中国就学。他们又将所学之中国文化带回故乡,播种生根,影响之所及,今日世界不少国家仍旧目中国人为“唐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唐朝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因其浓厚的世界主义色彩,开明开放的文化,唐朝人的社会生活较之中国历代,便明显地显现出一种自由奔放,潇洒无拘的姿态来。文人雅客时常聚会沙龙,互为吟诗作对,丝竹管弦之乐不绝于耳,美酒佳肴陈列于前,此中情调,即使今人见及,也不得不为之羡慕非常。唐人自由开放,即使中国历代最受束缚之女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妇女可自由出游,并参与政治。武则天因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以女主的姿态君临天下时,已远早在俄罗斯女皇凯瑟琳二世1100年前。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也以女性身份参预朝政而名垂后世。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多姿多彩。裨益于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引进了大量的外国舞蹈,音乐,美术,杂技……其中包括拜占庭帝国,西域诸国等。这些外来的娱乐项目,经常性的在民间演出,长安、扬州等大城市中并有“瓦肆”“瓦子”等固定演出场所,夜不停息,通宵达旦。今日位于甘肃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中,在不少精美绝伦的唐代壁画中尤可见当时演出的盛大热闹场面。民间百姓常十室九空,争相观睹演出,以一尝欣赏域外奇技之眼福。
由于历史知识十分贫乏,本无以下比属文。然而喜之万分,所幸曾得窥见大家之作一二,因之略陈读后感想,以成此瞽言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