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10:14
文档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1、文言实词:竟(jìng)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P73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推荐度:
导读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1、文言实词:竟(jìng)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P73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1、文言实词:竟(jìng)

<动词>①完毕、结束  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头到尾   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                

                                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

<形容词>整、终     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副词>①终于、最终 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P73

②竟然、居然 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

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

<连词>假如         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2、文言实词“卒”

    zú <名词> 士兵        例: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动词> 死,终      例:初,鲁肃闻刘表卒

<副词> 终于,最终  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P84

     Cù  通“猝”,突然      例: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刺客列传》P104

 

3、文言实词“数”

<名词> shù 命运、定数

例: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腾王阁序》

<动词>shǔ 责备、列举罪状

例:(文天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副词> shuò 多次、屡次  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文言实词:诚

<副词> ①实在,确实

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果真,如果确实

例: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三国志·赤壁之战》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5、文言实词:属

shǔ <动词>隶属、归属  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名词>类、辈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zhǔ <动词> ① 连接、连续  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写作、撰著   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③ 跟随      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④ 通“嘱”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文言实词“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

   2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4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

   5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6坐法去官(触犯,违犯)

7、文言实词“就”

<动词> 接近,靠近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登上    例: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魏公子列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刺客列传》

     就职,赴任 例: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成就,成功 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副词> 即,便   例: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聊斋·促织》

8、文言实词“被”

<动词>覆盖      例: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蒙受,遭受 例: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刺客列传》

禹,汤被之矣。《论语》

(传说夏禹时曾遭九年水灾,商汤时曾遭七年旱灾。)

<介词>表被动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Pī<动词>通“披”,穿,披着。

例: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立诸侯。《汉书·高帝纪》

    通“披”,散开。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9、文言实词“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魏公子列传》 (名词,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名词,文词,文学)

   3、(曹操)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名词,托词,借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动词,推辞,拒绝)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动词,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动词,讲究,计教)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辞令:应酬的言辞 )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蔺列传》     (动词,辞谢,婉言道歉)

10、文言实词“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动词,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动词,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动词,依傍,紧靠着)

  5弟走从军阿姨死(动词,参与)

 6从此道至吾军(介词,由,自)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活版》

(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得到了。)

  8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短语】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从事,官职名)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从事,官职名)

▲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11、文言实词“幸”

<形容词>幸运;例:则吾斯役之不幸, 未弱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可(您不知道,)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

<动词>宠爱,宠幸; 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蔺列传》

帝王到某所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副词>侥幸;       例: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ōu)寄传》

幸亏,幸而;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蔺列传》

表示敬意,即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12、文言实词“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副词,都,全)

2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形容词,周全,详尽)

【注】成语:至纤至悉 纤:细;悉:周全。形容极其细致周全。

3丞相亮其悉朕意 《三国志·诸葛亮传》(动词,知道)

4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史记·张仪列传》 (动词,尽其所有)

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动词,详尽地叙述)

 13、文言实词“属”

shǔ<动词>隶属,归属 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掌管       例: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名词>下属  【属吏】:下属官吏。例:遂于庙,致属吏,皆受宪。《管子》

        (译:到达都邑的当天,就在祖庙里召集所属官吏,同来领受法令。)

           类,辈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zhǔ <动词>连接,连续 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撰著 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跟随 例:项羽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通“瞩”,嘱咐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吏】交付给主管官吏 例: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高祖本纪》

 

14、文言实词“谢”

1、①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②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后汉书·鲁恭传》(推辞,谢绝)

2、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认错,)

3、①乃令张良留谢。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辞别)

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

6、及花之既谢。(李渔《芙蕖》)(凋落)

7、年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拒绝)

 

 

 

15、文言实词“既”

<动词>尽,完,终于 例: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语未既,有老甿(老农民)笑于旁。(《书褒城驿壁》)

<副词>已经……以后例①既克,公问其故。②既来之,则安之。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完全,都  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屈原列传》

    后来,不久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连词>既然 ①将军既帝室之胄。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例:①将军既帝室之胄。

         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与“且”“又”等呼应,表示并列

例①三军既惑且疑。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①将军既帝室之胄。②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16、文言实词“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17、文言实词“顾”

1、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场主集薪其中《聊斋志异·狼》 (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考虑,顾虑)

6、①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促织》                ( 表轻微

②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转折

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只是,

③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不过)

分享:

文档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1、文言实词:竟(jìng)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屈原列传》P73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