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元老“当代草圣”于右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8:56
文档

元老“当代草圣”于右任

元老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爱国志士、孙中山先生的密友和坚定的追随者,而且还是一位成就非凡的书法家,人称“当代草圣”。同时,他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别号甚多。原籍陕西泾阳。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西安府三元县一个贫苦家庭。2岁丧母,由伯母房氏抚养。幼年在私塾里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熟读经书。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三元县学,曾先后到三元宏道等书院学习。20岁时,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25岁时,以第十名中举。被人们誉为“西北奇才”。1904年,于右任因写诗讥讽朝政遭到
推荐度:
导读元老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爱国志士、孙中山先生的密友和坚定的追随者,而且还是一位成就非凡的书法家,人称“当代草圣”。同时,他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别号甚多。原籍陕西泾阳。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西安府三元县一个贫苦家庭。2岁丧母,由伯母房氏抚养。幼年在私塾里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熟读经书。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三元县学,曾先后到三元宏道等书院学习。20岁时,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25岁时,以第十名中举。被人们誉为“西北奇才”。1904年,于右任因写诗讥讽朝政遭到
元老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爱国志士、孙中山先生的密

友和坚定的追随者,而且还是一位成就非凡的书法家,人称“当

代草圣”。同时,他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别号甚多。原籍陕西泾阳。1879

年4月11日出生于西安府三元县一个贫苦家庭。2岁丧母,由伯

母房氏抚养。幼年在私塾里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熟读经书。17岁

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三元县学,曾先后到三元宏道等书院学习。

20岁时,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25岁时,以第十名中举。

被人们誉为“西北奇才”。

1904年,于右任因写诗讥讽朝政遭到清廷通缉,被迫只身到

上海。进入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公学学习,次年协助马

相伯办复旦公学。1906年,谒孙中山于东京,并加入中国同盟会。

自此,他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几十年,奋斗不已。1907年至

1912年,他在上海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

吁日报》和《民立报》,大力宣传民主思想,揭露清王朝的

腐朽统治,抨击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为辛亥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中华成立后,他任交通部次长、代理。1927

年南京建立后,历任常务委员、常务委员、

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和审计院长。自1931年起任监察院长,达34

年。1949年被胁迫去,1964年病逝于,终年85岁。

于右任首先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他始终坚持孙中山的新三

民主义,积极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一贯主张

国共合作,共同建国,坚信“合则两益,离则两损”,并对此矢

志如一,从不动摇。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著调国共合

作救中国,反对当时的逆流。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支持和平

解决,并设法冲破阻力,在上层宣传中国党的正确主

张。就是在他被胁迫去后,还试图从当局上层做工作,

书赠蒋经国一副对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希望祖国早日统一。

作为一代书法名家,于右任的草书别树一帜,驰名中外,创

立了别具一格的“于体”,在我国当代书坛犹如斗横中天,堪称

独步,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草书潇洒、飘逸、俊秀、严谨,有的

柔如玉女,有的刚如武士,有的逸如仙鹤,有的圆如珠玉,有的

豪放如江河,有的苍劲如山岳,字中有画,画中有字,达到了出

神入化的奇妙境界,有“草圣”之美誉。

于右任之所以在书法艺术上成就卓然,是与他博采众家

之长,

多年精研苦练分不开的。他习行草字,始于王羲之的“鹅”字帖;

青年时代专习北魏碑帖,并精心临何绍基的书法,临写《石门铭》

及《龙门二十品》,天天练笔,寒暑不断。后又由北魏碑帖旁及

各家,真草隶篆,博采融会。他不仅广临各派名家书法及汉魏木

简,而且广为收集古碑,逐块细心钻研考究。因而他的书法功力

深厚,并自成一体。他从50岁以后专事草书的研究整理。1932年,

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标准草书研究社,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规范

化的工作。他以“易识、易写、美丽、准确”8字作为草书的四

大原则,对于一字多型、结构各异的各家草书,进行定型归类,

统一造型,编定了《标准草书》,影响深远。

于右任学书,历来刻意求新,法古而不泥古。他常说:“写

字如同作画,应求天然浑成,最忌矫揉造作。临帖也是一样,不

能泥古不化,只求形似。”因此,他对古帖不仅能够捉其形,而

且能够得其神。他的经验,实为学书的至理名言。此外,他还精

于鉴别古碑的真伪。

于右任的诗如同他的字一样,不尚雕凿,精理内含。他一生

作诗甚多,有《右任文存》留世。他的早期诗,如《署中狗》、

《从军乐》等,针砭时弊,议论风发,大抒忧国忧民之情怀,绝

无无聊的咏花叹月和消极虚无的伤感、颓唐,充分显露了作者超

人的才华和宏伟的抱负。他的晚年诗多为感怀之作,抒赤子思乡

之衷情,盼祖国早日统一。如:“垂垂白发悲游子,隐隐青山见

故乡”(《书钟槐村先生酬思诗后》1958年)、“夜夜梦中原,

白首泪频滴”(《有梦》1961年)、“江山须自造,指日见升平”

(《不寐》1962年)等。特别是他在辞世前2年写的“葬我于高

山之上兮,望我;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这首无

题诗,充分表达了他怀念故土亲朋,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读之

令人泪下。

就人品而言,于右任一生为官清正,不惧权势,具有民族气

节,总是想法运用有限的职权做澄清吏治、收拾民心的工作。他

的行动曾受到周恩来的高度赞扬。尽管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

蒋介石里,他的许多政治主张绝少被采纳,他的鼎新政治,

制止的努力也往往付之流水。但他决不同流合污,出污泥而

不染。他身为元老,生活却极为勤俭,几十年来起居简朴,

布衣粗食。生前仅有一铁箱用来放置私人物品。去世后,人们为

寻找他的预立遗嘱,打开这个铁箱。里面除了他生前一些日记之

类的记述外,只有几张借帐单,使在场的人无不感慨唏嘘。人

赞誉他:“右老遗产,仅有债单,清廉自苦,元老典范。”

文档

元老“当代草圣”于右任

元老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爱国志士、孙中山先生的密友和坚定的追随者,而且还是一位成就非凡的书法家,人称“当代草圣”。同时,他也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别号甚多。原籍陕西泾阳。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西安府三元县一个贫苦家庭。2岁丧母,由伯母房氏抚养。幼年在私塾里受过传统经典教育,熟读经书。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三元县学,曾先后到三元宏道等书院学习。20岁时,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补廪膳生。25岁时,以第十名中举。被人们誉为“西北奇才”。1904年,于右任因写诗讥讽朝政遭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