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图书馆作文 篇1
“当!当!当!”下课钟声回荡校内,大多数的同学都迫不及待的往游乐场狂奔,而我却踩着轻快的脚步往我的隐秘基地──“图书馆”前进。
每当踏入图书馆,我总会亲切地向图书管理员问好。开放式的书架上,陈设着各式各类的图书,彷佛在向我说:“嗨!我们又见面了”。看着不同班级的小伴侣正专注的找着自己想看的书籍时,彷佛有种“寻宝”的期盼心情。学校的图书馆陪伴我度过很多下课时间,不管是晴天或雨天,不管是严冬或是盛夏,借书和还书早已成为我下课时的最佳消遣。
我喜爱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读到“地球公民”的科学常识版,让我了解蚯蚓的一生,特别的身体构造让它们彷佛拥有特异功能般能够“复活”好几回;日常生活版里的法律常识,让我明白原来“借书不还也会被通缉!”。有时,我会沉醉在奇幻的小说世界,透过哈利波特的奇妙魔杖,穿梭在正邪不两立的魔幻世界,随着故事的进展,心情也跟着起起伏伏。“图书馆”有如一艘飞行船,带领我飞翔宽阔的天地,穿梭古今、放眼世界。跟着故事中的主角一起到世界各地“寻宝”及“探险”,既好玩又刺激。
“当!当!当!”上课的钟声督促着我返回教室,我轻声地向图书管理员说再见。在走廊上,看着很多同学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奔回教室,而我却带着满意的微笑拎着书走着。“图书馆”是我的隐秘基地,她供应我满满的学问,也陪伴我度过很多美妙时间。
描写图书馆作文 篇2
踏着一路巷道,迈着轻快双脚,转过街角,望着翠林,这便来到榕城图书馆。图书馆似矿洞中的宝藏,如沙漠里的绿洲,闪耀着异样的绚烂与光线。它引领着我们通向学问的海洋。
刚进入大门,就有片片绿林环绕这这幢五层楼高的藏书楼。我骑着单车进去,看着草绿,闻着花香,心里无限的愉悦。蜜蜂和蝴蝶飞在草丛中,不停地采着花粉。这生气盎然的世界伴随着馆里飘出的书香,在每来到这里的人心里都会留下了美妙的印象。
在图书馆,我找到了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仔细阅读。书,有很多英雄壮士,残暴国君,它们用自己的力量与才智为历史添彩,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使我印象深刻。自越军大败,勾践便患病了敌国的诸多耻辱,但他信任自己会东山再起,最终,勾践抓住机会毁灭了吴国,成为了一位春秋霸主。
胜利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这就是书籍给我们的启示和人生哲理。
读完书籍,我感觉自己在文学方面又提高了层次。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四周,同学们三个一团,五个成群地来到阅读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表现出对学问学习的渴望,由于抱负的书籍是才智的钥匙。走进图书馆,我们阅览的不仅仅是那一本本书籍,更多的是从书中汲取精华。走进图书馆,能为我们打开学问的大门,勇攀才智的高峰,何乐而不为!
描写图书馆作文 篇3
我对这座图书馆可以说慕名已久,由于据说它与自然可谓是融为一体,毫无违和。
我在海滩边,走过一个又一个长满贝类的岩石,感到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着沙滩,没过我的脚边。在海滩的那边有一座图书馆,与沙一样的颜色 像是几个巨大的集装箱。我也是颇为意外,这里竟然没有信号。
走进大门,无声。面朝大海,是一排落地窗,坐在椅子上能直面大海,赏美景。我坐在落地窗前,听着风吹过窗沿,手捧一本《瓦尔登湖》。窗外,就连海浪拍打海滩的声响,鸟儿飞过的振翅声也清楚可闻;带着一种淡淡孤寂。
梭罗喜爱野外,由于那有大自然。如今的这里,人与海浪共存,没有吵闹,没有互联网那快得难以置信的传播速度;有一份安静,有一份和谐,一份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读《瓦尔登湖》浑然天成,毫无讳和。
有阶梯能上二楼,我扶栏而上,打开了天台的门,找一处坐下。抬起头,仰视天空。随我之后,“吱嘎”一声,门又开了,一人走来,似是未发觉坐于地上捧着书的我,只是找了一处空地站着,也抬起头,望向天空。但她看向的是那北归的候鸟。
又是“吱嘎”一声,又一人走上天台;随后“吱嘎”声不绝于耳,我正担忧这一“世外桃园”会被人打破,而充满上一股烟味。不料,不分来者,只是各做各的一件事。提着长短炮的对着天空不停地拍着,只留下一声声快门声;站着的,或感受风中的那一番诗意,或悄悄地想着;席坐的,或捧一书,或轻闭双眼享片刻安静。
怪极,人虽多却静无声,又行不停。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吱喀”声又响,人慢慢少了,天光也略暗了,一丝绯红傍上了天的边缘,似是喝醉了,又似古时少女桌前的那一抹通而不华的胭脂,天台上又独留我一人。
晚霞似一仙子,身着红衣。我第一次感到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行为是多么有道理。诗人因美景而沉醉,我因与自然的融为一体而观赏。站在天台上,论谁似也不愿坏了这悠远的意境。
我喜爱落日的残霞。晚风吹得已是温柔,书页在风淘气地翻动下一闪一闪地跃于我的手心,天空的颜色也一点一点变着,淡蓝、天蓝、深蓝、浓蓝、淡紫,没有一丝一毫的光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多么美的傍晚,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透喜悦。我以怪得特别的自由,在大自然里走来走去,已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梭罗在《离群索居》中写道,与此时的我感觉颇为相像。天有凉意,多云伴风,没有像五岳黄山那样壮美到无可复加的景致,也没有故宫那沉稳端庄甚至有点压抑的气氛。但我坐在图书馆的天台上,确感到了一种自然,与书的自然。
这是一座孤独的图书馆,但在它立足于海滩边的时候,便已不仅仅是一座图书馆了。这里有着自然,有着安静,有着我喜爱的和谐。
远处的海滩边,有人在玩耍,笑声隐隐传来;飞鸟已去,但照旧生气勃勃,馆内虽静却亦有好处,我就像是观局者,观看这一方天地。
水气慢慢攀上了窗玻璃,远物近景都染上了些许朦胧。
谨以此文,敬那座和谐的图书馆,一座难得的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