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态,指神情态度。人物的神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在某时、某地,面对某一事件、物体时的神情态度,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通过神态描写,读者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品质等。
那么,描写人物的神态应该掌握哪些要点呢?
(1)神态描写一定要准确,要有所选择。
首先要注意神态产生的前提,要考虑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还要考虑到神态是不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依赖细致深入的观察,动笔前要看准,落笔时才不至于出现偏差。
通常,人的内心情感多多少少是可以从神态中看出来的。比如,怒目圆睁,说明此人正怒火满腔;眉开眼笑,说明此人心花正怒放;愁眉不展,说明此人正愁肠百转。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的眼神。比如:有的人看人时目光躲躲闪闪,说明此人不够大方或者心中有不能直说的隐情等。
人的心理素质是不同的。有些人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强,控制能力也比较强,轻易不露声色,而有些人则比较脆弱,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差,遇事就情绪激动,什么都摆在脸上。因此,作文时,我们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看准了下笔,这样写出来的神态描写才不至于与实际产生偏差。
其次,写神态时一定要根据表达的目的来选择材料,和外貌描写一样,神态描写也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而要有的放矢,抓住最值得写的比如那些最能反映出人物内心活动、性格特点、思想状况的神态来写。
(2)要善于捕捉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描写越细腻越好,越能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状态。比如,同样是哭的表情,有人遇悲大恸,有人则默默垂泪。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性格或心理素质。
有一篇描写女歌迷的作文《表姐》,是这样描写歌迷姐姐的神态的:
姐姐见大家对流行歌星的话题没多少兴趣,顿觉无精打采,默默走到一边,戴上耳机听流行歌曲去了,一时间她神采飞扬,异常兴奋,冲着我们大叫:“就是这首歌,我好喜欢哟。”见我们莫名其妙的神态,她尴尬地笑笑,转过头去,不一会儿又摇头晃脑、闭目微笑起来。
看来她是没有碰到说话对手,比如旅游车上的那个大学生,当他刚说起谭咏麟的名字时,我看到姐姐的眼睛一亮,像天上掉下个知音似的,非常兴奋。整个旅游途中,她一直叽叽喳喳地和大学生谈歌、歌星,只见她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要让外婆看见了,准会说女孩子应该持重,不可以手脚不停,喳兮兮的。……
上面这段描写,把姐姐听歌入迷的痴态活泼泼地写了出来,又把她那种“眼睛一亮”的瞬间神态写了出来,读者由此可以想到姐姐当时的心态,他乡遇知音,一石激起千层浪。
(3)在描写神态时,不能把神态和心理状况、言语举止等割裂开来。因此,神态描写一定要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结合起来使用,相互穿插,神态才能写得活龙活现,有声有色。
比如上文写姐姐神态,无精打采——神采飞扬——尴尬地笑笑——摇头晃脑闭目微笑,反映了典型的歌迷心态:一切围绕着流行歌曲、歌星转,以此为生活中心。写旅游车上的谈话,姐姐眼睛一亮、兴奋异常的神态配以手舞足蹈,就更能说明姐姐那种歌迷的精神面貌和风格。
这种多种手法综合、灵活地使用、相辅相成的例子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1.故事奶奶
故事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她住在隔壁,因为爱讲故事、会讲故事、讲的故事好听,所以我们都叫她故事奶奶。夏天晚上,我们总爱到她那里集合。我最爱听她讲小时候在浦东乡下的事:怎样和小伙伴赌输赢,赢了就得意忘形起来,结果笑歪了嘴,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又是怎样偷了舅舅店铺里的糖果,躲在被窝里吃;还有,怎样在天主教堂边的坟地附近偷挖山芋,由于月色太亮而被人发现,没命地逃窜……这些故事总是让我入迷。一次,故事奶奶仰头望着星空中的圆月,喃喃自语:“老了,眼力不济,看不到月亮里的人、篮子和树啦,小时候我看得可清楚啦。”这话我信,故事奶奶小时候眼力一定很好,什么都能看清楚,不然她怎么会讲那么多故事呢?此刻,奶奶正凝神望着夜空中很远很远的地方,很久,她的目光也没收回来。莫非奶奶的心此刻也去了那很远很远的地方,那地方是奶奶童年的乐园吗?
2.我的语文老师
下课了,和蔼可亲的刘老师微笑着走出教室。我凝视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的身影,心里不禁油然升起一层敬意。
刘老师是一位“老语文”了,她的教龄等于我的年龄的三倍,如今她已经两鬓斑白,慈祥的面庞上刻下了许多皱纹。这根根银发,道道皱纹,记载着她三十多年来在教师岗位上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事迹。她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她的课讲得很生动,她每讲一篇课文我们就像听她讲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
一天,刘老师给我们讲《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漫游记》这篇课文。只见她照例先用既严肃而又和霭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接着就津津有味的给我们讲开了。“……这里跟一般的动物园相反,这里关在笼子里的不是动物,而是游人。动物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漫步、猎食,游人则被关在旅游车里……”嗬!真有趣,教室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好学好问的田文宇得到老师的许可后问道:“听说大象能把汽车推翻,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刘老师微微点了点头说。
同学们的目光紧紧地盯在刘老师身上,随着她绘声绘色的讲解,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喜笑颜开。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刘老师就像课文里说的导游“阿里”一样,把我们带到了长颈鹿的颈下,带到了斑马的身边,带到了大象的脚下。正当我们听得入神的时候,只听刘老师说:“今天就讲到这里,好,下课。”说来也真巧,刘老师的“课”字刚落音,清脆的下课铃声就响起来了。你瞧,我们的刘老师不但是“老语文”,而且还是“老时钟”呢。
3.小河边的笑声
陈晶正得意洋洋地做着炒豆芽,心里暗想:这次比赛我准得第一。忽然他看见一个黄乎乎的东西掉进了自己的油锅里,随后就是一阵“噼噼啪啪”的响,锅里的熟油四处飞溅,吓得陈晶扭头就跑。大家看着陈晶的狼狈样,笑得前俯后仰。吴民正用勺子弄着汤尝鲜,见此情景,“噗”的一声,把汤喷得满地都是,抱着肚子笑起来。李燕芳红着脸吐了吐舌头,继续做她的菜。
王志强瞧见王伟已经把鸡汤烧好了,香味扑鼻。他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拉着王伟的手高声宣布:“王伟第一个做好,给他一个快速奖!”说着,他就迫不及待地揭开王伟那碗鸡汤的盖子,尝了一口:“哎呀,太烫了,太……太烫了!”顿时,脸涨得通红,眼里噙着泪水。王伟笑着说:“谁叫你急着喝的,刚烧好能不烫吗?”王志强气得鼻子都歪了,悻悻地离去。我们刚想笑,但看见王志强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只好捂着嘴,背过身,“咯咯咯”地暗自笑起来。“呀!灶火灭了!”高声叫道,他自己不会生火,却怨灶砌得不好。“这该死的灶!”顿时,他急忙找了些柴,放在灶前,去拿火柴。谁料,一不小心把柴踢了一下,柴骨碌碌地滚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引来一阵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