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观课有感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物理组张书艺 11月16日,我有幸在飒飒秋风中,和来自全国多地的同仁们相聚在77中进行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活动,感慨万千,对我今后的日常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位老师分别对物理《光的折射》进行教学,异彩纷呈,精彩不断。第一位出场的是来自77中的侯宇老师,对光的折射规律进行半开放式探究教学,即:老师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他最后关于《光的折射》的说唱,更是为本节课增色不少,给在座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位授课老师沉稳儒雅,掌控能力很强,在精彩引光的折射规律后,就完全放手让学生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自由探究,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老师只是对学生的发现做艺术化的处理,探究效果显著,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本节的学习目标。这些做法,在我校目前的物理教学中是从来都不敢尝试的,因为总害怕学生做不好,从不敢放手。第三位授课老师亲切自然,号召力、感染力强,总能恰到好处地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兴趣高涨,热烈参与,在兴趣为位最好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学习任务。看得出,学生们意犹未尽,对这样的老师和课堂恋恋不舍。这些教育智慧,真值得我们去用心揣摩,并践行。
第四位授课老师来自苏州,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让我为之一振,并且感觉自己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太落伍了。她用ipad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拍照和录像,并针对共性问题切换到大屏幕进行点评,这样的指导更及时、更有效。
这四位老师各具特色,教学效果显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1.能创设情景,精彩引入课题。
2.能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有效突破。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具体明确,方法灵活。
4.能有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梳理疑难问题,并适时介入精讲。
5.能准确把握小组长合作交流的时机,把学生暴露的疑难问题渗透到小组学习中。
6.注重课堂生成,善于观察,适时鼓励指导。
7.语言准确、精炼,板书工整。
8.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短短的一堂课,授课老师能做到这些,而这些正是我们想做但没做好的,所以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蚂蚁总觉得椰子壳里的水就是整个大海,没听他们的课之前,我总觉得自己的课已经很好了,但现在看来,真是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更觉得学无止境,学生如此,老师也是如此。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