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布啡在产科手术后镇痛的应用
梁力夫
(竹溪县妇幼保健院, 湖北 十堰 442300)
0 引言
产科患者在进行产科手术后,机体常发生中度、重度疼痛情况,因此,为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镇静情况,临床工作者对于术后疼痛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由于当前临床可采用的术后镇静药物种类相对较多,故而合理为患者选择相应安全、科学、有效的镇痛药物对于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2]。在本研究中,笔者为了探究在产科手术后运用纳布啡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特抽选2018年3月至9月于我院产科实施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具体研究情况见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8年3月至9月于我院产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8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上述88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3-57岁,平均(39.52±
2.10)岁;体质量在46-67 kg,平均(54.29±1.46)kg;手术类型:20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14例卵巢切除手术,10例子宫切除手术。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4-59岁,平均(39.61±2.17)岁;体质量在45-68 kg,平均(54.36±1.38)kg;手术类型:21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14例卵巢切除手术,9例子宫切除手术。将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化对比可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案。手术前,两组患者均禁食,手术过程中给予硬膜外麻醉处理。手术结束后,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控制。观察组患者镇痛泵内药物选择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27)使用剂量为1.5 mg/kg,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以2 mL/h的速度进行输注,其镇痛泵锁定时间为15分钟。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则采用吗啡(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351)进行镇痛治疗,其使用剂量为0.05 mg/h,镇痛泵锁定时间为20分钟。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与镇静情况。术后疼痛主要采用VAS视觉模糊进行调查,0-10分范围内,患者评分越高,则表明其疼痛越剧烈。镇静情况评价采用Ramsay 量表,1-7分范围内,患者评分越低,则表明其镇静效果越差。此外,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皮肤瘙痒、嗜睡、恶心呕吐、头晕以及注射灼烧或疼痛等,计算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处理方法。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VAS评分、Ramsay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行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Ramsay评分对比。两组VAS、Ramsay评分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术后VAS、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VAS、Ramsay评分对比(分,±s)组别例数VAS评分Ramsay评分
观察组44 4.01±0.44 5.36±0.45
对照组44 6.65±0.87 4.26±0.44 t- 3.66 2.48
P-<0.05<0.05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组别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总发生率观察组1(2.27)1(2.27)1(2.27)0(0.00)3(6.82)对照组2(4.55)3(6.82)3(6.82)2(4.22)10(22.73)χ2 4.42
P<0.05
3 讨论
产科患者的术后疼痛通常发生于手术结束的24小时范围内,即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出现的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属于产科手术的正常现象。按照疼痛的发生性质进行划分,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属于急性疼痛类型,疼痛的发生有可能引起患者初选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因此,术后疼痛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生理舒适度,往往也会对其术后康复产生较大影响[3]。有研究学者指出,疼痛应当作为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的第五大生
(下转第168页)
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手术后运用纳布啡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3月至9月于我院产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8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按照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另44例观察组患者则选择纳布啡进行镇痛,对比两组术后镇痛、镇静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1±0.44分<6.65±0.87分、5.36±0.45分<4.26±0.44分),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2%<22.73%),P<0.05。结论在产科手术后运用纳布啡,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加深其镇静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纳布啡;产科手术;镇痛;镇静;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1.105
本文引用格式:梁力夫.纳布啡在产科手术后镇痛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66+168.原酶中的重要类型,可调节细胞外基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TIMP-1、MMP-9均属于调节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造成的炎症细胞浸润可释放大量的TIMP-1、MMP-9,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如何降低MMPs、TIMP-1、MMP-9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MMPs、TIMP-1、MMP-9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可更好的改善MMPs、TIMP-1、MMP-水平;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氯吡格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提高治疗效果。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血小板抑制剂,其抑制血小板的机制是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受体与二磷酸腺苷(ADP)的结合,并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降低MMPs、TIMP-1、MMP-9水平[4]。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并可增加心肌细胞的供血、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及脑组织供血[5-8]。因此,氯吡格雷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获得协同的效果,更好的MMPs、TIMP-1、MMP-9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以氯吡格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脑梗死,对于改善MMPs、TIMP-1、MMP-9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有更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7):1599-1602. [2] 张万玲,李红梅,向海荣.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
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7):4-5.
[3] 程慧,刘琦,李一.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
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6):5-7.
[4] 贾小汉,杜广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脑梗死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业,2018,27(5):65-68.
[5] 王鑫,马宏恩,张赞伟,等.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
心病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CD40配体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4):120-123.
[6] 王海峰,韩雅君,王燕芳.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9):4-8.
[7] 陈小云,陈春颖,白海波.软坚散结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AS患
者对血清黏附分子、蛋白酶及内皮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9):1194-1197.
[8] 顾婕.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
全性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67.
(上接第166页)
命体征开展实时监测,而积极给予患者相应的镇痛、镇静处理干预,其临床价值也不言而喻[4-5]。
临床常采用的镇痛药物种类相对较多,如阿片类、激动剂类、激动拮抗剂类、醋酸衍生物等,其中阿片类药物是当前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的镇痛药,该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通过有效发挥脑室促兴奋效果而降低患者对于生理疼痛的感受力,从而实现镇痛目的。但尽管这类药物可收获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从用药不良反应上说,其呕吐、恶心发生风险相对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与疾病预后。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纳布啡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于阿片类激动拮抗剂药物,应用于术后疼痛患者时,可收获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经肌肉注射或是皮下注射30 min以后,能够达到血药峰值,并且药物持续作用的时间较长,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同时,纳布啡对患者呼吸系统与心血管所产生的刺激相对较小,具有较高安全性,且该药物对σ阿片受体的活性很弱,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6]。此外,使用纳布啡后会出现恶心等症状,均属正常现象,但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显著低于吗啡等这类传统镇静药物。在本研究中,笔者以2018年3月至9月期间于我院产科实施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另44例观察组患者则选择纳布啡进行镇痛,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VAS、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1±0.44分<6.65±0.87分、5.36±0.45分<4.26±0.44分),P<0.05。由此说明,采用纳布啡进行产科术后镇痛、镇静时,其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其次,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2%<22.73%),P<0.05。该结果则进一步提示,与吗啡等传统镇静药物相比,采用纳布啡进行术后镇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在产科手术后运用纳布啡,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加深其镇静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努尔哈那提·艾尔肯别克,古丽加娜提·居马斯依提.纳布啡在产科
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1):202. [2] 史光辉.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临床效果观察[J].
心理医生,2017,23(12):296.
[3] 刘亚军,刘晓芳,冯宇峰.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切除术后镇
痛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3):119-121.
[4] 丁盼盼,陶文辉,张庆.纳布啡在经腹全子宫切除中术后镇痛的效
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10):36-37,.
[5] 李博.低剂量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在子宫肌瘤腹腔
镜手术术后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3):4354-4355.
[6] 曲兆祥.纳布啡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
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