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8:48
文档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编著独孤三策《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一位笔名独孤三策的作者写得一本历史典故大全,在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经典的成语典故,以及他背后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以独特的现代视角,挖掘出一些现代主流历史学家和书本中所没有的观点。本书原为作者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写,作为一本横跨历史与语文的知识读本,但后来成年人的喜爱超过了他当初的设想。独孤三策的一句口头禅是,历史的上半部可以看正史,历史的下半部要看野史。历史学家们有义务告诉后人真实的上半部历史和下半部历史。《历史上的那些典故》
推荐度:
导读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编著独孤三策《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一位笔名独孤三策的作者写得一本历史典故大全,在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经典的成语典故,以及他背后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以独特的现代视角,挖掘出一些现代主流历史学家和书本中所没有的观点。本书原为作者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写,作为一本横跨历史与语文的知识读本,但后来成年人的喜爱超过了他当初的设想。独孤三策的一句口头禅是,历史的上半部可以看正史,历史的下半部要看野史。历史学家们有义务告诉后人真实的上半部历史和下半部历史。《历史上的那些典故》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编著  独孤三策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一位笔名独孤三策的作者写得一本历史典故大全,在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经典的成语典故,以及他背后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以独特的现代视角,挖掘出一些现代主流历史学家和书本中所没有的观点。

本书原为作者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写,作为一本横跨历史与语文的知识读本,但后来成年人的喜爱超过了他当初的设想。独孤三策的一句口头禅是,历史的上半部可以看正史,历史的下半部要看野史。历史学家们有义务告诉后人真实的上半部历史和下半部历史。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序言。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历史典故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成语来源于什么朝代什么人吗?《历史上的那些典故》,让你看到中国经典历史的原汁原味,偶尔翻之,获益匪浅,回之有味,既可了解历史重大事件,又可领略典故的深邃,是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的普及读本,也是普及历史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学涵养的工具之书。回望十九朝,八千年历史精髓尽在此。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历史的快餐,更是文学的精髓。

历史引导我们思考,而不是让我们去高考。历史给我们知识,而不是仅仅是娱乐素材。历史激活了我们无限想象力。

看《历史上的那些典故》,可以看到历史的,看到历史呈给你的知识。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上下八千年,前后十九朝,典中历史,史中名典,透过典故去看到一个真正的历史,历史可以很简单,历史可以很精炼。

一部八千年历史典故的百科全书。

一部以成语典故方式述书十九朝历史的书。

一部以社会历史事件和文学典故进行有效结合的书。

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泛滥的时代,因为有太多以历史的名义写小说的古装剧,有太多以小说的名义写历史的小说,《历史上的那些典故》让你重温历史上那些真实的、最富戏剧元性的经典画面,佛置身于事件现场,历历在目。

黄帝之前能者兴,夏商之时德者兴,西周之时礼兴之,春秋之时仁义起,战国之时兵者兴。然而,名臣、名帝,其晚年都是凄凉的,这是我们在正规的历史书上很难看得到的,所以,要了解真正的历史,一定在历史的上半部看史书,历史的下半部看野史,带着典故看历史,带着思考破直相,粉饰的历史误人子弟,那么我们就在历史的中去学到经验。

在《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中,作者还详细列附了《各重要时代中国分界地图》、《诸子百家起源分析》《春秋战国名剑录》《春秋战国能工巧技传奇》《中国名将排行分析》《古代语言习惯变迁史》《古代服装与生活习惯的变迁》等有着作者独特观点的文章,看完之后让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本博客连载《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从历史传说开始,按朝代,说说历史上那些最为经典、最为精彩、最为有趣、也最为留连的故事。

古史有云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盛极而衰

衰极而变《三国演义》开篇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一个周期中,一般也是到了非常强盛后而开始衰亡,衰亡到底谷后开始变革。

《太古和远古》

天地元始起

世界本无极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无极者

道也易也

古代,人们把盘古也称为元始天尊,而道家则把盘古称为道的化身,道也被认为是无极。无极,就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没有方向,是世界最原始的状态;后来经过碰撞运动,有了太空中心,就成为了太极;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泛指天和地,或阴和阳;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关于宇宙的演变,清代也有五阶段说法:“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太极两仪、道生一”最早源自《易经》的解说书籍,即《易传·系词》。《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专门解说《易经》的论文集,其书源于孔子学说,具体成书于孔子后的学子之手。

据科学家的测算,地球开成于46亿前年,而地球生物则是在20亿年前产生的,6000万年前,地球上产生了哺乳动物,400万年前,产生了人类,250万年前进入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很多远古传说,都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

夏朝以前,史学家一般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类诞生以前,叫做太古,人类诞生之后到五氏末期即炎帝时,称为远古,黄帝王朝即五帝之时,称为上古。

夏朝以后,受各个朝代史学家的影响,划分各有不同,古代史学家一般把夏商周三代分为中古,近现代史学家则把夏商周秦汉晋南北朝皆分为中古,而把隋唐宋元明朝称为下古,清后称为近现代。

虽然神话和传说的真实性都不高,但神话感觉明显是不可能,而传说却是有迹可循。因此,一般有远古神话和上古传说之说法区别,说明上古的传说虽不一定是史实,却也为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盘古挥斧

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

造化为人

天地人皇

三皇开泰

天皇安部落

地皇定星辰

人皇分九州

世界的初始,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褐色的,宇宙处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约公元前276万年(本年代是神话传说,不代表真实历史),传说盘古大帝生在黑暗团中,因不能忍受黑暗,手持盘古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尚没有人类,此后经过若干万年,女娲觉得世界缺少人气,就抟捏黄土造了人,但一个个抟土造人太累了,于是就拿绳子把泥浆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女娲造人之后又过了很长很长时间,到了三皇统治的原始社会中后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万年—公元前1万年之间,甚至更前,基本处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关于三皇流传有很多版本,因为是传说,有人把女娲wā、伏羲xi、神农列为三皇,也有人倾向于把三皇类比于盘古一样的人物:天皇、地皇、人皇。传说中每一皇统治了一万八千年,每一个皇都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天皇安定了各个部落,地皇确定了日月星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皇把世界划分了九个大州。

有巢氏出

构木为巢

燧人氏起

钻木取火

伏羲八卦

结网猎渔

经过三皇的5万4千年后,中国进入了原始社会中后期,即远古的氏族时代,也即是新石器时代,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开始。传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分别是前后五个著名氏族首领。关于三皇五帝有很多版本,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把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定为三皇,并补充到《史记》中,成了古代史学家比较主流的版本,然而,现代学者考究,连史祖司马迁都未能给三皇记传,可见三皇确实是一种传说。

氏族时代从公元前150世纪开始,到公元前30世纪左右,在这一万二千多年间,我估计至少有几十个朝代几百个氏族部落存在,但其中最有名的,却是五氏,其它的人物在浩瀚的历史大流中因无重大事件留传下来,以至于没人记得。而五氏中的帝王,也是多如牛毛,而其中的开朝帝王,才得以扬名历史。

关于五氏的传说是这样的。

公元前1万年前时,出了个有巢氏,有巢氏学着鸟儿的样子,在树上造小屋,这样住人就安全了,人们把这叫做构木为巢,中国原始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

到了公元前90世纪左右,人们不知道用火,东西都是生吃,茹毛饮血,后来,燧人氏发明了用尖锐的木头与石头钻出火星,这就是钻木取火;

公元前78世纪左右,伏羲氏发明了八卦,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传说伏羲和女娲原来是兄妹,后来结成了夫妻。

伏羲氏之后,女娲氏一族继承了伏羲王朝,建立了女娲氏王朝。伏羲女娲王朝、炎帝王朝是目前传说中最长寿的二个王朝,每个王朝大约都有2000年。

神农氏出

号为炎帝

遍尝百草

农耕药经

到公元前大约30世纪时,氏族时代最后一位首领是神农氏,号为炎帝,传说神农氏发明了用耒耜lěi sì耕地,种植五谷,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教人们农耕,编写药经,传说是神农第一次发现了茶叶。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关于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约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首先炎帝魁隗氏kuí wěi继女娲氏之后创建了一个朝代,其继任者世称炎帝,炎帝魁隗氏王朝经过六七代后慢慢衰落,这时,同宗的另外一个部落神农氏起,经过战争的此消彼长,逐渐取代了炎帝魁隗氏王朝,并继承了炎帝称号,建立了炎帝神农氏王朝。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那个神农氏,应该就是炎帝神农氏王朝末期的一位。

文档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

历史上的那些典故(1)编著独孤三策《历史上的那些典故》,是一位笔名独孤三策的作者写得一本历史典故大全,在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最为经典的成语典故,以及他背后发生的真实故事,并以独特的现代视角,挖掘出一些现代主流历史学家和书本中所没有的观点。本书原为作者专门为中小学生所写,作为一本横跨历史与语文的知识读本,但后来成年人的喜爱超过了他当初的设想。独孤三策的一句口头禅是,历史的上半部可以看正史,历史的下半部要看野史。历史学家们有义务告诉后人真实的上半部历史和下半部历史。《历史上的那些典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