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写——字如其人
作文时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使人赏心悦目,得“感情分”。
A.端正书写态度。工整、清楚、一目了然,满格而不出格,忌连笔字、忽大忽小。
B.戒错别字,错了扣分。根源:字义理解不清;随意加减笔画。检查
C.控制字数,字数达不到,适当用修辞手法来增加;字数超限定范围,减少修饰话语。
D.注意标点正确,忌一点到底。
E.使用修改符号修改,尽量少用涂改液、胶纸或乱勾乱抹。
2.审题——作文的第一步
A.确定体裁。抓住关键词区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如:我的语文老师、妈妈减肥。
B.审清写作范围。哪些可写,哪些不可写,在范围内选材,使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C.抓作文题眼,确定重点。题眼是题目关键词,文章的重点、中心。词组型题目中动词或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
D.通过字面弄清题目深层含义。
3.立意——确立中心思想
立意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成败,立意要好、深、巧、新,要胜人一筹、出奇制胜。
A.紧跟时代、思想向上。提真善美、抨假恶丑。
B.不落俗套,角度新奇。如“雪”,阻塞交通,雪灾危害;生病住院,不要都母爱,而要如生病痛苦、拖累母亲,健康重要。
C.立意深,独到。
4.选材——血肉
血肉丰满,充实魁梧有力;血肉少,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A.围绕中心选。哪些写,哪些不写
B.真实、典型
C.新颖、有特色
D.确定主次,详略得当。
5.构思——内容和表达方式总体设计——精
忌“溜冰”或“挤”,那样则干巴巴,毫无生气。
A.弄清要求,打开记忆大门搜寻信息,联想,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
B.选最佳角度,提炼主题。
C.对全文进行布局,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略。
D.列提纲,布局合理,段落层次清楚,不跑题。先定题目、中心思想,然后列出主要结构:开头写什么,主要内容,结尾什么,详略等。
6.内容——言之有物,文章之本。
内容不空洞,要真实、具体。
A.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
B.耳闻目睹的印象深的
C.自己熟悉的
D.表达真情实感。
7.语言——文章的细胞
A.准确,恰如其分。
B.通顺连贯
C.具体形象,使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D.语言妙笔生花。:精心锤炼动词;选用形容词和成语,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善用修辞;借用名言警句等,使文采飞扬、富含哲理。
8.标题——作文的眼睛。让作文有双明眸,让师青睐。
题好一半文,题目新颖可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标新立异、画龙点睛,内容丰富多彩。
A.扩展法。书——谈读书,世界因书而精彩
B.想象法。书——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
C.拟人法。书——书的自白、书与书柜的对话等。
D.引用法,引用相关名言诗词等。如书——开卷有益、书山有路勤为径、无巧不成书。
E.引申法。书——善于“书”、认真读“天书”
F.悬念法。书——书的高血压有几何
G.借用符号法。如:1+1=?等
9.开头——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起笔不俗、引人入胜,愿意读。凤头、猪肚、豹尾。
A.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不罗嗦。
B.设置悬念。先倒叙结果或提问,引起关注,激发兴趣,再交代经过。
C.环境烘托。
D.联想回忆。广泛引用。如俗语:三个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沉默的爸爸
10.结尾——锦上添花,意味深长、余味无穷;忌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A.自然收束式。——剧终
B.卒章显志式。——画龙点睛
C.启发结尾式——意已尽而意无穷
D.抒情议论式——引起读者共鸣
E.首尾照应式——前有交代,后有着落,结构严谨,加深印象,浑然一体。
F.名言警句式——揭示真谛。
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方面有适当的选择余地,真实反映考生水平。
结构形式:前空式;中空式;后空式;双空式。
关键:补题,题目补好就是命题了。
方法: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如迷上了
2.把握相应文体,选择熟悉题材。如第一次 叙事性的记叙文;
之行,游记类的记叙文;我的 (父亲、老师等),写人的记叙文。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注意:
A.一反应避与人雷同;
B.立意新,思想积极健康;如我学会了 (不能写吸烟、偷东西等)
C.补题不要太犹豫,浪费时间,一旦确定主旨、角度、突破口就马上拟题,定体裁,筛选材料,构思行文,以免错失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