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闯关。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 ,当代作家,他的散文《 》鼓励了无数的人。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至少用其中的3个进行联词组段。 (1)注音:瘫痪( )( ) 侍弄( ) 憔悴( )( ) 整宿( ) (2)联词组段: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北海菊花时,母亲是喜出望外。
B.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很痛苦。
C.因为双腿瘫痪,史铁生曾一度暴怒无常,脾气特别差。
D.忆起母亲洗衣时泼泼洒洒的样子,史铁生忍不住哭了。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海棠树(节选)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选文有删改)
4.奶奶所做的事,按季节选填。
A.扫院子、扫大街 B. 在灯下学习 C.糊纸袋 D.补花、洗菜
春( ) 夏( ) 秋( ) 冬( )
5.文中作者与奶奶之间的感情是很丰富的。试体会“奶奶。”“奶奶!”“奶奶——”的朗读语气。
“奶奶。”( ) “奶奶!”( ) “奶奶——”( )
A.平常的呼唤 B.撒娇 C.提高声调,略带不满
6.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请结合原文为以下各句分别选出照应句。
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
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
A. “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
B.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C.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