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驱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课件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视频: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新词,扫清字词障碍。
(2)课件出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齐读)
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自豪。
三、课文学习,整体感悟。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梦?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圆的?
预设: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现--艰苦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2.抓住具体事例和重点语句体会交流感悟深刻的句子,体会圆梦的艰辛和不易。
相机引导体会写法。在谈体会的过程中,重点点拨理解以下句子。
(1)出示: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圆梦的艰辛和不易?(无数 惨重 始终)
(2)出示: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列数字,这庞大的数字让我们体会参加到研制、建设、发射的单位及工作人员之多,体会他们的同心协力、团结合作)
结合不懈努力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大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杨利伟用3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
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你怎么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
(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这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
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和民族自豪感大声齐读这三句话。
4.教师小结: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真是--千年梦圆在今朝。
四、拓展朗读,升华情感
千年梦一次又一次地圆了,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大空。(配乐:在《超越梦想一起飞》歌声)
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把航天精神发扬光大。相信你们一定会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技术建设的大潮中去。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
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奇妙想象-勇于实践-锲而不舍-梦圆今朝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视对文章所表达的精神的体会。针对本课的体会中华儿女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体会,这里的学习,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奇妙想象-万户飞天-卫星上天-载人航天工程-神五飞天,再具体抓住关键句段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感悟,其实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就在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