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资战略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而融资结构(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否还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后续融资能力,甚至给公司的生存带来危险。由于公司的触觉可遍及全球,较之于纯国内公司,其融资优势也自然较大。
首先,公司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这种多元化经营通常可降低风险,因此母公司的股东往往愿意接受较低的股权收益率。而公司股权资本的成本也因而可以比同等规模的纯国内公司低。
其次,公司更易进入日趋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充分利用欧洲债券、外国债券、欧洲票据、欧洲商业票据和欧洲货币辛迪加贷款等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筹措资金。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设有子公司的公司,还可以利用东道国国内规模巨大的金融市场。
第三、公司利用东道国的金融市场时,当地子公司借助母公司的国际声誉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当地金融市场常常可以获得很高的信誉等级,从而能以优惠的利率取得贷款或发行债券。
第四、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已高度发达且结构完善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
最后,公司还可以通过内部调拨或内部交易把资金从一个子公司转移到另一个子公司或公司总部,这使得公司更易于利用不同金融市场的利率差异,获得成本较低的资金。即使东道国采取外汇管制或设置其它的资金自由移动的障碍,大多数公司仍能发现全部或部分地绕过这些障碍的途径。
因此,公司可从全球范围内权衡各类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从中选择最佳的资金组合,以达成公司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建立最佳的财务结构等三大融资战略目标。
尽管“完全市场”和“有效市场”的理论已不断成熟,国际资本市场也正在逐步向一体化方向迈进,但实际上,当今的国际资本市场还仍然达不到“完全市场”的标准。各国各种各样的行政干预以及某些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际资本市场仍可细分为众多的差异化市场。不同来源的资金,其成本不仅因风险不同而各异,而且,某些来源的资本可以得到补贴,而筹自另外来源的却要缴纳税收,纳税时,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或策略,所承担的税负也往往不同这些,都为公司实现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网络和全球范围内资金调度能公司所具有的信息力使之能较好地把握住这些机会。
一般说来,公司为实现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这一战略目标,主要采用三种策略:
1、减少纳税;
2、利用补贴贷款;
3、争取当地信贷配额。
